崇祯十三年
崇祯十三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崇祯十三年 > 第12章 京畿铁壁

第12章 京畿铁壁

加入书架
书名:
崇祯十三年
作者:
柳易十三
本章字数:
4450
更新时间:
2025-06-17

崇祯元年五月廿二,卯时初刻。

紫禁城午门广场笼罩在薄雾中,三千神机营士兵列队完毕,新铸的鲁密铳在晨光中泛着幽蓝。陈默登上点将台,看见士兵们脚下的军靴不再是破布裹脚,而是清一色的牛皮战靴,靴筒里插着备用火绳,这是用江南棉纺厂的边角料特制的。

神机营听令!他的声音在城墙上激起回音。

杀!士兵们齐声怒吼,声浪掀翻檐角残雪。陈默满意地点头,转头对身旁的徐光启说:先生设计的连珠火铳何时能量产?

回陛下,老臣拂袖,眼中闪烁着兴奋,只需再给臣三个月,便能造出首批五百挺,每挺可连续发射二十弹!

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广场东侧的工坊上。那里正在赶制万人敌炸弹,陶制外壳上刻着崇祯年制,旁边堆着从山西运来的无烟煤。他忽然想起现代的手榴弹,嘴角扬起一丝苦笑。

传袁崇焕。他下令。

片刻后,辽东巡抚袁崇焕阔步上台,甲胄上的辽东督师银印还未完全铸成。陛下,他单膝跪地,关宁铁骑己整装待发,末将请命率三万精兵,抄后金军粮道!

陈默盯着他眼中的血丝,知道他刚从宁远疾驰而来,尚未休整。不急,他递过一碗红薯粥,先吃点东西。朕问你,对皇太极绕道蒙古入塞的战术,你怎么看?

袁崇焕接过粥碗,狼吞虎咽地喝完:此乃险招!但建奴算准了我蓟镇防备空虚,又有蒙古部落作向导...他忽然放下碗,陛下是否己着人加固喜峰口防务?

喜峰口有周遇吉的代州飞骑驰援,陈默指了指地图上的红色标记,但朕更担心这里。遵化他用朱砂笔在遵化城上画了个圈,传旨给刘策,让他把所有一窝蜂火箭部署在城头,再埋三百斤火药在城外洼地。

袁崇焕眼中闪过一阵惊讶,他从未见过如此打法

陈默示意王承恩捧来木箱,里面是金属质地的触发式地雷模型,这是朕让汤若望改良的震天雷,踏中机关即炸,碎片可及十丈。

老臣抚掌赞叹,忽然听见广场西侧传来轰鸣,那是新组建的车营在演练,战车由熟铁包裹,配备佛郎机炮,可攻可守。陈默望着战车卷起的烟尘,想起现代的装甲部队,心中一阵激荡。

巳时三刻,粮草调配会议在武英殿召开。户部尚书毕自严呈上账册:陛下,江南首批五万石粟米己抵天津卫,通过龙尾车运河系统,三日内可运抵京师。

不够,陈默摇头,把晋商抄没的二十万石粮食全拿出来,优先供应前线士兵,百姓暂时以红薯代餐。他顿了顿,再给每个士兵发三斤炒面,用猪油炒过的,能扛饿七日。

毕自严一愣,这炒面之法闻所未闻,但见天子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只得领命。陈默知道,这炒面配方来自现代野战军,此刻却成了大明士兵的救命粮。

未时初刻,皇太极的中军大帐设在蒙古草原深处。鎏金大帐内,八旗贝勒围坐炭火旁,烤着刚猎获的黄羊。皇太极用匕首割下一块羊腿肉,油脂滴在虎皮毯上,发出滋滋声。

汗王,代善啃着骨头,明军在喜峰口增设了火器营,咱们的铁骑怕是不好冲。

皇太极擦了擦嘴,目光落在地图上的遵化城:汉人有句话叫避其锋芒,击其惰归。他指向龙井关方向,让多尔衮率正白旗,佯攻喜峰口,吸引明军主力;阿济格带镶黄旗,从龙井关切入,首取遵化,那里的守军,不过是些吃糠咽菜的老弱。

帐中响起一阵低笑,贝勒们眼中满是轻蔑。忽然,帐外传来通报:启禀汗王!大明使者求见!

皇太极挑眉,与代善交换眼神:带进来。

使者走进帐中,呈上一个漆盒,里面是半块烤红薯和一封书信。皇太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建奴小儿,朕以红薯为饵,候尔等入瓮。

代善大怒,拔刀劈碎漆盒:欺人太甚!

皇太极却笑了,拾起半块红薯咬了一口,甜香在口腔中散开。有意思,他说,这个崇祯皇帝,比万历、天启难对付多了。他转头对军师范文程,派人去中原散布谣言,就说崇祯苛待百姓,强征红薯充军粮。汉人最喜欢听这个。

范文程点头,眼中闪过阴鸷:臣再修书给遵化守将,许以万金封侯,让他做内应。

好,皇太极拍了拍膝盖,站起身,五日之后,朕要在遵化城头,饮大明皇帝的酒,食大明百姓的粮,至于这红薯...他将剩下的半块扔进炭火,等攻破京师,朕要让全女真都尝尝,什么叫天子饵。

申时三刻,陈默站在正阳门城头,看着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运入京城。远处的永定河上,龙尾车泵站昼夜运转,将河水提升至三丈高的水渠,灌溉着城外的屯田。他摸出怀表残件,齿轮在阳光下转动,像在计算着决战的时刻。

陛下,王承恩递来一件棉甲,该穿甲胄了。

陈默接过棉甲,看见内衬上绣着忠勇二字。那是江南绣娘连夜赶制的。他忽然想起代州的周遇吉,想起雁门的卢象昇,想起那些在边疆浴血的将士。

告诉汤若望,他轻声说,今晚子时,在午门广场试射红衣大炮,让建奴知道,大明的火器,早己不是他们认识的模样。

王承恩领命而去,陈默望着西方的天空,那里正聚集着大片乌云,像极了后金的铁骑。但他知道,在乌云之下,是他用三个月时间构筑的防线:屯田兵的粮仓、火器营的炮台、还有无数心怀希望的百姓。

这一夜,京师的工坊彻夜通明,锤打兵器的声音与运河的涛声交织,仿佛一首战歌。陈默站在城楼上,看着天边的启明星,忽然想起现代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而他,正用这双穿越时空的眼睛,在明末的黑暗中,寻找着大明的光明。

五更时分,后金大营传来号角声,皇太极跨上战马,抽出腰间的女真弯刀。刀刃映出他眼中的熊熊战意,也映出远处遵化城的轮廓,那座即将被铁蹄踏破的城池,此刻还在沉睡。

出发!他一声令下,八旗铁骑如潮水般涌出大营,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而在他们前方,大明的京师,正敞开怀抱,等待着这场决定王朝命运的决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