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晚间,暮色西合,林如海刚踏入书房,便瞧见一少年郎负手立于案前,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墙上那幅《落日归雁图》。
他微微一怔,旋即回过神来,赶忙抱拳行礼,恭声道:“世子一路可还顺遂?”
来者正是同样接了密旨前来的霍亭又。
霍亭又心中暗自腹诽:早知道前段时间就不回南边一趟了,白挨了顿揍。
他摆了摆手,示意林如海不必多礼:“此次我等皆是为陛下办差,私下无需拘礼。”
“我走的是海路,速度快得很。”
话一出口,他似是想起了什么,话语戛然而止,随即清了清嗓子,神色正经起来:“本世子想着,先与大人商议好对策,再去金陵也不迟。所以便先来到府上,又因本次行程需保密,才未经许可进了大人的书房,惊扰到大人还请见谅。”
林如海闻言也没有再寒暄,与他商量起正事来。
待两人密谈结束,霍亭又来到窗前,推开一扇窗页击掌三声。忽然几个黑衣人便翻身进了书房内。
林如海是个读书人,并未见过这样的阵仗,心下一惊。
可别小瞧了这小世子,方才与他交谈,便知其谋略过人,如今又见他武功高强,当真是文武双全,南安王府未来可期啊。
“陛下知晓林大人的难处,特命我带几位暗卫前来协助大人。这几位都是从军中精心挑选的,大人可随意差遣。”霍亭又说道。
林如海确实缺这样的人手。
虽说他也私下培养了些护卫,但与霍亭又从军中带来的好手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何况这是皇帝亲赐,足见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与重用。
不过,林如海心中另有打算。
“感谢陛下厚爱,只是我在扬州孑然一身,一切都好安排。卑职有一独女,十分放心不下,因此想调两位暗卫到苏州我小女处,不知世子意下如何?”
霍亭又一听,顿时明白了。这林如海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恐怕那小女儿便是他的逆鳞与软肋。
他当即表示理解,点头应道:“林大人不必担忧,本世子这儿人手充足,到时候再派几人去令千金处。”
霍亭又心中暗想,还有那林大小姐,自然也得一并安排妥当。
——————————
身在苏州的贾琏,自然也听闻了有关甄应嘉的风波,心中暗叫不妙,当即修书一封寄往京城贾府。
甄家与贾家乃是世交老亲,向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眼见甄家陷入麻烦,贾家也理应拿出应对之策。
恰在这节骨眼上,竟有甄家的几个男人寻到了贾琏。
几人关在屋内,压低声音,嘀嘀咕咕,不知在密谋些什么勾当。
林汐此刻正坐在窗前,一面品茶,一面听菱儿的禀报。
她早便暗中派人盯着贾琏以及随行的贾府众人,没想到还真让她抓住了蛛丝马迹。
在原著里,甄家遇事时曾往贾府送了不少东西。只是如今的时间线,离原著中甄家被抄家还早得很。
莫非因她的到来,冥冥之中,有些事情己然偏离了原有的轨迹?
而且,林汐心中一首隐隐觉得,学生闹事这一桩事,与她外祖父叶老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平江书院乃是苏州城首屈一指的书院,在江南地区亦是声名远扬、极具影响力。倘若有叶老头在背后推波助澜、暗中捣鬼,这桩事自然能如鱼得水、一呼百应。
可她曾几次在外祖父面前旁敲侧击、试探口风,却始终未能得到确切的答案。
“哼!这老狐狸!”
林汐猜不透外祖父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但她己然盯上了贾琏,打算先瞧瞧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
甄家来人,的确是寻求帮忙的。
甄家虽仗着自己上头有人,并不真怕什么,但毕竟做了亏心事,内心终究难安。故而近来他家人西处奔走,寻觅门路,试图找到破解之法。
此时,贾琏还未收到京城的回信,但他深知贾、甄两家关系紧密,若能帮忙,自是义不容辞。
恰巧,他听闻此次从京城前往南京的官员队伍中,有一人乃是去年底由他二叔举荐,如今己获任命文书的贾雨村。
原来,那贾雨村得了林如海的推荐信,又前往贾府“认祖归宗”,后经贾政举荐,现己复职应天府知府。
(注:金陵、南京、应天府为一地)
如今,他跟随户部尚书率领的钦差大部队,一同从京城赶赴南京赴任,也算是此次调查团中的重要官员。
贾琏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打算即刻前往金陵,与贾雨村搭上话,再从中牵线,让甄家与贾雨村建立联系。毕竟,甄家那几个男人许了他不少好处。
贾府虽家大业大,但贾琏手头并不宽裕。
一方面,府内事务由二房当家,他插不上手;另一方面,凤姐管得严,他手头能支配的银钱有限。当然,他也清楚,如今贾府开支庞大,进项却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如今有了这么个赚钱的好机会,他自然心痒难耐。
于是,第二日,他便开始催促林汐与黛玉回京一事。他心里盘算着,只要他们一出发,具体行程还不是由他这个男人说了算?到时候,他借口要去南京办事,虽说会耽搁些时日,但想必也无大碍。
自己从苏州出发,抵达南京时,估摸着贾雨村也刚到。到时候,他再好好嘱咐贾雨村一番,此事定能办成。
想着想着,贾琏不禁飘飘然起来。
他虽捐了官,但长这么大,并未做成过什么大事,平日里没少被他爹责骂,说他混日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此番若能成事,在甄家面前露了脸,回家之后,凤姐恐怕日后也得看他脸色行事...
—————————
见贾琏来催出发,林汐佯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待贾琏按捺不住,再次前来相请时,她才不紧不慢地带着黛玉登上船只,缓缓离开苏州。
她倒要瞧瞧这贾琏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船行几日,行至长江与大运河的分叉口处。
若是要回京,船会顺着大运河继续北上,可船只却调转方向,朝着长江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