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沂河水势渐缓,在田善的治理下灾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朝廷派了两次圣旨赞扬勤王元野知的功劳,元野知心安理得的将奖赏收下。朝廷中逐渐有了抵触的声音。
“圣上,微臣以为此次功劳当属田大人,若无田大人亲力亲为,此次水患恐怕不会轻易度过。”
“臣附议...”
...
这几只出头鸟,有秦家的,也有二皇子交好的,两队平时闹得不可开交,此时倒是意见一致,都不想让元野知领了这功劳。
皇帝坐在高位颔首,似认同又似乎并不认同,最终还是决定等勤王回朝再议
而这些大人们口中的轻易治理的水患并没有让人完全放下心来。田善连月劳作,早就累垮了身体,喝的药比喝的水都多。
而“捡漏王”元野知也并不好过,为了收集更多证据,这几个月下来身上新伤累旧伤。
他也不避着田善,因此虽然外界盛传勤王抢了田善的功劳,但是田善本人并不在意,毕竟元野知可是为了保护他顺利治理水患受了不少伤。
一拖再拖,等元野知计划回京时己经是五个月后,想着回去肯定不会顺利,因此他大张旗鼓的搞了个回去的队伍,自己则是半路偷跑,绕了东部好大一圈回京都。
再回去又是将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耽误的久了些,但好在齐王并未察觉,一路上也没有人继续追杀,让他们的脚程快了不少。
想想回去就可以向皇上讨赏,将岁安接回家中,他就有些归心似箭,就连伤口崩开渗出血丝也不愿多歇一日。
良时在夜里揉着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再次感慨,以后这种体力活还是交给良序来吧,他武功底子本来就弱,陪着元野知这血气方刚的年岁真是有些吃力。
两人趁着夜色偷偷回了勤王府,良序收到消息早早的在书房候着。
即便是有心理准备,看到元野知惨白的脸色还是吃了一惊。
“何必如此着急?”良序将人扶到贵妃榻上,元野知彻底失了力气躺平,任由良序给他拆解衣服处理伤口。
背部腹部各有一处极深的刀伤,被缝合后却经不住连日的奔波,有些发炎。
良序扔给元野知一块帕子,让他咬在嘴里,又重新处理了伤口。一番折腾下来,元野知的脸色由白转青,终是忍不住昏睡过去。
洗干净手后,良序将良时带出门外。
“你也由着他?要不是底子好,这非得落下病根不可。”
良时无奈,“他着急接回岁安。”
说起岁安,良序沉默片刻,扯了扯下唇的死皮,面色难堪的说道:“你们在外头,我怕阿野分心所以没跟你们说...”
“岁安被大皇子认作义子,据说小世子为了不让岁安离开,坚持要成为岁安的家人,如此一来阿野就不好随便讨人,岁安恐怕也出不了皇子府。”
这...可如何是好。
纠结再三,良时还是在第二天同元野知说了这个消息,元野知怔愣许久,最终叹了口气。
“岁安大约是个命好的,如此一来便成了高门子弟,哪怕是个义子呢...也总是好的。若将来大皇子有个什么意外,我也会是他的后路。”
这样一来便绝了心思,皇上问他要什么封赏他也恹恹的失了劲头。
再说李岁安这头,自从成了大皇子的义子,他便越发焦灼,日日盼着阿野来寻他。
他并不想一朝枝头落,他清楚自己身体的残缺,可是他不想同小世子讲,可这样瞒着就莫名其妙的成了小世子的兄弟。
皇子妃看他的眼神越发狠厉,可偏偏无人察觉般,就这样由着小世子胡闹。
后来他在大皇子府中听说阿野去了灾地,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悬着,央求小世子同他一起去郊外黄觉寺为百姓祈福。
也在为阿野祈福。
元乐晟觉得新鲜,也想出去玩,便求着大皇子带他岁安去,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黄觉寺,大皇子干脆搭起粥棚顺便做了一把仁善的好角色。
皇上一听心中欢喜,在朝堂上褒奖一番,之后达官贵人效仿,黄觉寺周围居然搭起七八个粥棚,街上的懒汉早晨去溜达一圈能吃撑肚皮。
李岁安悄悄吐槽,有这个闲心怎么不去淄川赈灾去,害得阿野现在都没回来。
又过去许久,久到院里的秋叶都成了金黄,阿野还是没来接他,岁安不敢明着打听,偷偷的东一点西一点的听着零碎的消息。
原来阿野己经回来了,还受到圣上嘉奖,让他统领城外校旗营,加上他之前己经领了京都护卫的实职,如此一来皇帝手里的兵交了一半在他手上,可见对这个弟弟的信任和看中。
岁安则更加疑惑为何阿野还不来接他,日子久了他就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黏人,或者是太无用?以至于阿野己经烦了他,正好趁此机会同他断了联系,还是说自己成为大皇子的义子给他造成了麻烦,不管是哪种,岁安都开始沉下心来,不再期盼。
元乐晟惊喜的发现岁安最近不再沉默寡言,心不在焉了,而且同他一起上夫子的课,学的特别认真,也愿意同他一起学习骑射,元乐晟想着,让他成为父亲的义子果然是对的,这样一来岁安就不会总想家了。
而此时的朝廷暗潮汹涌, 秦、项两家有些坐不住,到此再看不懂皇帝的意思那就算他们傻,可是皇上目前没动他们两家的兵,反而将自己手里的牌先发了出去,他们两家也只好按兵不动。
“晟宝,你说我是不是挺没用的?”饭吃一半,李岁安忽然抬起头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
元乐晟嘴里塞了一大块排骨,不上不下的噎在半截,好不容易吞了下去,呛红着眼睛说道:“谁烂嚼舌根子,小爷我去揍他!”
李岁安哭笑不得,“没人说,只是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没用,你看明明长你两岁,可是你长得飞快,都高了我半头。”
“那你多吃肉,吃的那样少跟只猫儿似的,怎么能长高!”元乐晟夹了一大块排骨给他。
俩人在元乐晟自己的院子里吃饭,皇子妃那规矩大,元乐晟不愿意去,所以中午借口课业紧张,就在自己院子里用餐,同李岁安俩人乐的自在,吃饭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