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风云录
大明洪武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洪武风云录 > 第87章 走访调研

第87章 走访调研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洪武风云录
作者:
上山的道
本章字数:
4484
更新时间:
2024-12-27

在大明巍峨朝堂之上,诸位肱股之臣经连番激烈研讨、权衡利弊,达成一项关乎社稷民生根基的重要决议:为求精准立法,能丝丝入扣地贴合大明各地的实际民生百态,彻彻底底地解决百姓疾苦、涤荡官场积年沉疴与积弊,决定选派诸多贤能之士分赴广袤疆域的各个角落,广纳民意,搜集最为鲜活、真切的一手资料,作为立法的关键依据,以期打造一套公正严明、实操性强的律法体系。

张贤,这位品性高洁、学识渊博且心怀苍生的臣子,肩负着朝廷与百姓的双重期许,踏上漫漫征程,一路餐风宿露、风尘仆仆,奔赴那闻名遐迩、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江南富庶之地。在世人眼中,江南仿若人间仙境,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处处应是富足安乐、祥和美满之景。可当张贤真正踏入这片土地,深入民间巷陌、村落田间,亲眼目睹百姓的真实生活后,才惊觉那繁华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诸多棘手的民生问题仿若隐匿在暗处的荆棘,肆意刺痛着百姓,亟待有人梳理规整、连根拔除。

他特意换下那彰显官身威严的朝服,一袭质地素雅、色泽质朴的素色衣衫加身,装扮成寻常书生模样,只为让百姓见之不心生拘谨、隔阂,能坦诚道出心底委屈。身边仅带了一位机灵聪慧、手脚勤快的书童相随,书童肩背书箱,手持纸笔,主仆二人如探寻真相的行者,悄然穿梭于市井街巷的喧嚣热闹之中,继而辗转至宁静质朴的村落田间。

一日,骄阳高悬却难掩村落里的愁云惨雾。行至一处静谧安宁的小村,村口那棵枝繁叶茂、仿若撑开巨伞的老树下,几位农户正围坐一团,仿若霜打的茄子般,唉声叹气,愁容满面,每张面庞上都写满生活的重负与无奈。张贤见状,快步上前,拱手作揖,礼数周全,脸上挂着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温和问道:“诸位老乡,看你们满脸愁苦,可是碰上难处了?我路过此地,虽只是一介书生,但自幼研习经史子集,知晓些为人处世、排忧解难的道理,若力所能及,愿帮上一二。”

众人缓缓抬眼,瞧见是个面容和善、气质儒雅的书生,眉眼间透着真诚与关切,虽心存几分疑惑,不知此人来意何为,但终究被那暖人心扉的目光所打动。一位身形佝偻、满脸皱纹仿若镌刻岁月沧桑的老汉率先开了口,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与颤抖:“官爷啊,不瞒您说,咱这日子,真真是快过不下去喽!就说我赵老汉吧,祖祖辈辈靠着那几亩薄田活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到头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的老茧厚得能磨刀,好歹能混个温饱。可谁成想,村里那黑心地主,最近几年越发张狂,巧立名目,今儿个说要修啥祖祠,美其名曰是为了光宗耀祖、庇佑乡里,实则借机占地捐田;明儿个又扯出个风水由头,非说我家田冲撞了他家运势,得低价置换。咱老百姓老实巴交,一辈子跟黄土打交道,哪懂得那些弯弯绕绕、花花肠子,只知道田是命根子,没了田,往后咋活呀!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点收成呢。”

旁边一位年轻后生也气呼呼地插话道,满脸涨得通红,攥紧拳头,义愤填膺:“就是!那地主还勾结官府里的胥吏,平日里在村里耀武扬威,作威作福,跟土皇帝似的。咱去理论,人家根本不理会,还翻出旧律法条文一摆弄,这儿模棱两可、那儿含糊不清的,硬是把黑的说成白的,咱有理说不清呐!官府还向着他们,说咱无理取闹,扰乱公堂秩序,这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咱老百姓就活该被欺负吗?”

赵老汉抹了把老泪,那泪水顺着脸颊沟壑滑落,浸湿了衣衫领口,接着诉苦:“官爷,我实在没辙了,去县衙告状,击鼓鸣冤,那鼓槌敲得手心都肿了,等了大半日才见着官老爷。可还没说上几句,就被不耐烦地打断,官老爷眼皮都没抬一下,说我这案子证据不足,旧律里没写清楚这类事儿咋处理,让我回去等消息。这一等,就没了下文,田地都快被折腾光了,眼瞅着就要颗粒无收,一家老小只能喝西北风咯!往后的日子,黑漆漆一片,看不到头啊。”

张贤听得心头一阵酸涩,眼眶也微微,仿若感同身受一般,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拍赵老汉肩膀,温言安慰道:“赵老汉,诸位乡亲,莫要太过伤心,天无绝人之路。朝廷既派我来,就是要查明这些不公之事,给大家寻个公道。你们放心,方才说的一字一句,我都仔细记下了,一个标点都不会漏。” 说着,他转头看向身旁书童,眼神坚定,郑重叮嘱:“务必将众人话语详尽记录,不得遗漏分毫,这字字句句可都是乡亲们的血泪控诉,关乎民生大义。”

书童郑重点头,神情专注,迅速掏出纸笔,蘸墨挥毫,刷刷写着,字迹工整清晰。赵老汉等人见此情形,黯淡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希冀之光,仿若在黑暗中觅得一丝曙光,原本佝偻的脊背也稍稍挺直了些。张贤又拉着赵老汉的手,微微俯身,轻声问道:“赵老汉,除了这夺田之事,平日里地主、胥吏可有其他盘剥欺压之举?您尽管说,越详尽越好,哪怕是点滴琐事,或许都暗藏关键线索。”

赵老汉沉思片刻,浑浊眼眸里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缓缓说道:“官爷,还有收租的时候,那秤砣都被他们做了手脚,明明说好的租子数目,到了称粮时,总能莫名多出几斗。咱要是不给,就派人来家里闹事,砸锅摔碗,吓得娃娃们直哭,夜里都睡不安稳。还有劳役摊派,专挑咱穷人,富户们使些银子就能免了,咱穷人没钱,只能丢下田里活儿,去给官府白干活,误了农时,来年收成更没指望。这一年到头,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张贤一一认真记录,手中毛笔在纸面划过,沙沙作响,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在新律中堵上这些漏洞,绝不让百姓再受这般欺凌压榨。他仿若看到未来律法颁行后公正施行的画面,看到江南百姓重归安宁、喜笑颜开,田里稻穗摇曳、家中炊烟袅袅,一片祥和。攥紧手中纸笔,愈发坚定了此番立法调研的使命,脚步也愈发沉稳有力,向着村落深处走去,继续探寻民间疾苦,搜集立法所需的珍贵素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