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65章 平江归降

第65章 平江归降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10124
更新时间:
2024-12-11

至元十二年十二月丁未,天地间仿佛被一层寒霜笼罩,平江城在这肃杀的氛围中,宛如一座沉默的堡垒。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得城墙上的旗帜猎猎作响,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声响。

丞相伯颜身披锃亮的铠甲,那铠甲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他外罩一袭黑色披风,在风中肆意翻飞,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伯颜面容冷峻,剑眉微蹙,一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无尽的睿智与果敢。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登上城头。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脚下的石板微微颤抖。

登上城头后,伯颜静静地伫立着,目光如炬,扫视着城下排列整齐的元军将士。

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铠甲鲜明,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仿佛在向丞相宣誓着他们的决心。

伯颜微微扬起下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元朝的荣耀,更关乎天下苍生的命运。

“众将士听令!”

伯颜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城墙上空回荡。那声音仿佛具有穿透力,直入每一个士兵的心底。

“撤去宋军,布置我兵于城上!”

士兵们闻令而动,动作迅速而整齐。铠甲的碰撞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战歌。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

不多时,元军将士便井然有序地布置在了城上。伯颜满意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们。

随后,伯颜又在府厅事召集诸将佐。

府厅高大而宽敞,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彰显着威严与庄重。厅内灯火通明,将众人的面容映照得格外清晰。

伯颜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他的双手放在面前的桌案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众将佐们分列两旁,个个神色肃穆。他们有的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眼神中透露出勇猛之气;有的面容冷峻,眼神犀利,仿佛能看穿一切。他们静静地等待着丞相的命令,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诸军听令!不得辄入人家,扰害百姓。若有违抗,牙嗽贿重罪!”

伯颜的声音如雷霆般在厅内响起。那声音充满了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违抗。众将齐声应道:

“谨遵丞相之令!”

他们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在向丞相宣誓着他们的忠诚。

此言一出,平江城的居民们心中稍安。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捋着胡须,微微点头说道:

“看来这元军的丞相倒是个明事理之人。”

旁边的一位年轻人也附和道:

“是啊,希望我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百姓们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悦服之色。

当天,丞相伯颜派遣囊嘉特、范文虎下属王政带着宋使柳岳前往临安,抄录了元主忽必烈给宋朝皇帝的诏书一封,还有丞相伯颜给宋朝大臣的书信等等。

临行前,伯颜郑重地将谕宋诏书一封交到他们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嘱托,说道:

“此去临安,务必不辱使命,将我朝之意传达给宋主。”

囊嘉特身材高大,面容坚毅,他恭敬地接过诏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

“丞相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丞相重托。”

与此同时,董文炳派遣都事杨晦前来禀报。

杨晦一路快马加鞭,疾驰而来。他身着有些破旧且沾满灰尘的战甲,发丝在风中略显凌乱。

那匹跟随他历经无数征程的战马也喘着粗气,浑身湿漉漉的,显然是经过了长途跋涉。杨晦风尘仆仆,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之色,眼眶下有着淡淡的黑影,那是连日奔波未得好好休息的印记。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仿佛有一团炽热的火焰在其中燃烧。

他匆匆来到府厅前,利落地翻身下马,顾不上整理自已的衣衫,便快步走进府厅。

府厅内庄重而肃穆,高大的梁柱散发着古老的气息,灯火摇曳,映照着四周的墙壁,投下一片片神秘的光影。

杨晦迈着坚定的步伐,脚下的石板发出轻微的声响。他径直走到丞相伯颜面前,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双手拱起,声音洪亮地说道:

“丞相,我部军兵一路奋勇向前,现已成功攻下许浦、澉浦、顾泾、上海、华亭等处。我军纪律严明,对这些地方已行抚定次第。百姓们逐渐安定下来,局势一片大好。”

杨晦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仿佛在向伯颜展示一幅胜利的画卷。

伯颜坐在主位上,身着华丽的官服,神色威严。

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那一丝笑容如春风拂面,瞬间让整个府厅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伯颜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然后沉稳地说道:

“凡归附官,可就便区处。务必妥善安排,让他们为我朝效力。”

伯颜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决断。

杨晦恭敬地低下头,再次拱手说道:

“末将领命。”

随后,他站起身来,转身大步离去,准备去执行伯颜的命令。他的身影在府厅的门口逐渐消失,只留下一阵坚定的脚步声。

为了确保前路畅通无阻,伯颜双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虑。他深知前路的重要性,那是大军前进的关键所在,一丝一毫的阻碍都可能影响整个战局。片刻之后,伯颜果断地挥了挥手,派遣使者前去觇前路窄隘之处。

使者得令,立刻翻身上马,扬起马鞭,那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马蹄扬起的灰尘在空气中弥漫,仿佛在诉说着使命的紧迫。

使者快马加鞭,一路上风驰电掣,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完成任务,为丞相提供准确的情报。

不久,使者便返回禀报。他满脸焦急之色,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他快步走到伯颜面前,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

“丞相,前路窄隘至极,军马根本无法逗遛。那狭窄之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若大军强行通过,恐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和损失。”

伯颜听后,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他沉思片刻,随即果断下令:

“令千户宁玉等前部军兵,速速复修长桥等处通道。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得有误!”

宁玉接到命令,立刻带领士兵们奔赴前线。

此时,寒风凛冽,大地被一层厚厚的冰霜覆盖。然而,士兵们不畏严寒,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尽快完成任务,为大军开辟前进的道路。

宁玉身先士卒,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大声鼓舞着士兵们:

“兄弟们,我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为了丞相,为了大元,我们必须不辞辛劳,全力以赴!”

士兵们齐声回应,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他们日夜赶工,没有一刻停歇。白天,他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手中的工具不停地挥舞着,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

夜晚,他们在篝火的映照下,继续忙碌着。那熊熊的火光,照亮了他们疲惫但坚毅的脸庞。他们不畏艰难,不辞辛劳,只为尽快完成任务。

经过数日的艰苦奋战,不旬日,通道便修成了。宁玉满脸自豪之色,他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他快步来到伯颜面前,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

“丞相,通道已修成。我等不负丞相重托,圆满完成任务。”

伯颜满意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赞赏。他微微点头,说道:

“干得好!你等辛苦了。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将为大军的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伯颜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士兵们的心中,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自豪。

随后,伯颜召宋降将范文虎、蒙固岱前来。

范文虎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眼神中透露出勇猛之气。蒙固岱则面容冷峻,眼神犀利。伯颜看着他们,严肃地说道:

“你二人即日起行两浙都督事。务必尽心尽力,保境安民。”

范文虎拱手说道:

“末将定当不负丞相重托,为两浙百姓谋福祉。”

蒙固岱也说道:

“末将必当全力以赴,守护一方平安。”

接着,伯颜又任命宋降将王邦杰为安抚招降宋军,遥授王矩之温州安抚。其余归附官员也都升加不等。

伯颜站在营帐之中,面色凝重,目光深邃而坚毅。他微微沉思片刻,旋即再次做出重要决策。只见他果断地一挥手,又遣使前往董文炳董参政处。

使者接到命令,立刻行动起来。他迅速牵过一匹骏马,那马毛色光亮,四蹄矫健,仿佛也感受到了任务的紧迫。

使者翻身上马,扬起马鞭,骏马一声长嘶,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灰尘在空气中弥漫,仿佛在诉说着使命的重大。

使者一路快马加鞭,风在耳边呼啸而过。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尽快将丞相的命令传达给董参政。

沿途的风景飞速后退,他无暇顾及,只是紧紧地盯着前方的道路,不断催促着胯下的骏马。

伯颜派遣使者传达的命令是让万户张弘范等军返回行省,另听安排处置,屯驻于平江。

这一决策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旨在更好地布局兵力,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而此时,在平江城中,气氛也格外紧张。人们似乎都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重大变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不安交织的气息。街道上,士兵们来来往往,忙碌地进行着各种准备工作。城墙上,旗帜在风中飘扬,仿佛在向远方宣告着这里的坚定与决心。

使者在疾驰的马背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着丞相的嘱托和期望。他知道,自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尽快将命令传达到位,确保军队能够按照丞相的部署行动。

终于,经过漫长的奔波,使者看到了董参政所在的营地。他用力一夹马腹,骏马再次加速,如一阵旋风般冲向营地。

使者来到董文炳参政面前,气喘吁吁地传达了伯颜丞相的命令。董参政听后,神色严肃,立刻着手安排张弘范等军的行动。

随着命令的传达,张弘范等军开始有序地行动起来。他们收拾行装,整顿队伍,准备踏上返回行省的征程。

士兵们的脚步声、铠甲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力量的战歌。

在使者的见证下,张弘范等军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向着平江进发,准备在那里屯驻,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在伯颜的精心部署下,平江城乃至整个两浙地区逐渐稳定下来。百姓们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活,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

而伯颜则继续为元朝的统一大业忙碌着,他的身影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以坚定的信心和力量。

此时,宋将张世杰正率领着一支劲旅日夜兼程,一心想要奔赴平江,以期能够稳固防线,为岌岌可危的大宋王朝增添一份保障。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当张世杰及其所率兵马尚在路途之中,尚未抵达平江之际,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平江城已然向敌军投降。元丞相伯颜以其雷厉风行之势,率浩浩荡荡的大军迅速入驻平江,一时间,平江城内尽是元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但张世杰绝非轻易屈服之人。尽管面临如此艰难困境,他丝毫没有退缩之意。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心中怀揣着对大宋王朝的忠诚,张世杰毅然决然地率领麾下那支历经战火洗礼的兵马,以最快的速度火速奔赴临安城。

他深知,临安城是大宋最后的堡垒,也是王朝存续的关键所在。在这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的历史关键时刻,张世杰那伟岸的身影犹如一座坚定屹立、不可撼动的丰碑。他的双肩承载着南宋王朝那摇摇欲坠的希望,他的脊梁挺起了王朝最后的尊严。

他用自已的行动诠释着忠诚与勇敢,为那个即将走向末路的王朝注入了最后一丝顽强的生命力。

十二月癸丑日,天空阴沉,寒风凛冽。大地仿佛被一层寒霜覆盖,一片肃穆景象。

大元译史阿里历经漫长的旅程,终于从大都返回。

他身着庄重的官服,满脸疲惫之色,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阿里骑着一匹骏马,马蹄声在寂静的道路上回荡。那匹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心情,迈着有力的步伐,快速前行。

当阿里抵达目的地时,众人早已翘首以盼。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向丞相伯颜的营帐。

在那气氛肃穆的营帐之中,伯颜丞相端坐在案前,神色凝重,双目深邃而专注,仿佛能穿透无尽的时空。

他的心中满是对阿里即将带来的消息的期待,那期待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在他的胸膛中跳跃。他微微前倾着身子,双手紧紧地按在案几上,似乎在借此稳住自已内心的波澜。

周围的空气仿佛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变得异常沉重,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此时,阿里风尘仆仆地走进营帐。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带着对使命的敬畏。

他身着整齐的官服,脸上带着恭敬之色,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忠诚。来到伯颜丞相面前,他双手高高举起奏折,如同呈上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

然后,他用沉稳的声音详细汇报了在朝廷奏事的情况,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重要的历史。

远在大都的皇宫之中,元主忽必烈正坐在金碧辉煌的御座上。他的面容威严而庄重,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果敢。

他认真地审阅着阿里带回的伯颜奏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解读着天下的命运。奏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如同跳动的音符,在他的心中奏响一曲宏大的乐章。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深思的表情。良久,他微微点了点头,完全批准了丞相伯颜所奏之事。这一决定,将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将引起巨大的波澜。

在得知元主的决定后,丞相伯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那微笑如同破晓的曙光,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他深知,元主的这一决定将为大元朝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仿佛看到了大元朝的辉煌未来在眼前徐徐展开。

周围的将领和谋士们也感受到了这一决定的重大意义,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整个营帐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氛,仿佛一场伟大的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