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和李兰打小都没读过什么书,所以对知识分子总有种莫名的崇拜感,总觉得读书是天底下顶顶好的事。
林秀珠听出李强话里的潜台词,忙不迭向他表决心:“钱的事您不用担心,前两天我去农贸市场转了转,里面好几个摊位都卖得热火朝天的,到时候攒足本钱做点小买卖,想挣钱不是难事。”
“是,搞买卖是能挣到钱,可你能吃得了这苦吗?”
“只要能让咱们一家过上好日子,能读书考大学,我什么苦都能吃。”
林秀珠这话说得中气十足,半点不心虚。
考大学她肯定是要考的,毕竟高学历往往是阶级跃升的敲门砖,好大学能带给她的不止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那些值得结交的人脉。
但不管怎么样,考大学这事还得等她把生活理顺了再从长计议。
李强被她一下说得没了辙,李兰却还是一脸忧心忡忡的表情:“秀珠,妈不需要过什么好日子,妈就想你能过得好,安安稳稳一辈子……”
林秀珠笑了笑,拍拍李兰的手:“妈,您放心,我提前了解过了。现在的人都讲究时髦,要是咱们能去羊城批发几套款式新潮的衣服拿回荆北卖,销路一定差不了!”
华国现在还没有正式进入经济腾飞的时期,什么互联网全球化,更是还没影的事。
可林秀珠作为后来者,清楚地知道:80年代的华国其实正好处于发展的拐点。
彼时的人们虽然还不清楚时尚是什么,但其中部分人己经对衣服的款式、面料和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华国的服装市场,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典型的蓝海市场,充满了未知潜力。
林秀珠曾经也是被各大时装周奉为座上宾的人物,不说别的,至少挑衣服的眼光绝对足够时尚。
想想看,一件成衣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相差多少?
到了那个时候,可就不止一两块的赚头了。
林秀珠说得倒是轻轻松松,李兰却怎么也放不下心来。
林秀珠也知道,在她真正把钱赚到手之前,做再多保证都像是在开空头支票,没几个人会真的信。
还不如索性少说点,闷声干大事。
第二天依然是恼人的阴雨天,林秀珠学着前一天的模样边走边叫卖,不到午时就卖光了两百多个包子馒头。
回家吃完午饭,稍微歇了会儿,林秀珠转头又走去了城东的农贸市场。
荆北市不如江州面积广,但也有一大一小两个农贸市场,规模小的那个在城西,规模大的那个在城东,离槐花街也就三西里的距离,林秀珠走了半个多小时就走到了。
虽然先前她在李强面前夸下了海口,但实际上这是她第一次来农贸市场。
哪怕上辈子活到了快三十岁,林大小姐也一次都没去过这种地方。
这会儿不是早上,农贸市场里头人不多,但大部分摊位面前都站着零零散散的顾客,明显不愁生意。
林秀珠径首往前,走向不远处一家买衣服的摊位,有几个年轻女人正在摊位上挑挑拣拣。
“这条裙子的碎花也太难看了吧,就这你还敢卖20块钱一条?”率先向摊主发难的女人留着一头齐腰长发,大眼睛,红嘴唇,模样标致极了。
“这位女同志,我看你应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难道看不出来这条裙子是手工缝制的羊城最新款式?”摊主不仅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解释道:“我这的衣服,都是羊城卖得最好的热门款式,便宜又好看,绝对比百货商店卖的款式更时髦!”
林秀珠看了眼年轻女人手里的碎花红裙,又看了眼摊主一本正经的表情,低低嗤笑了一声。
年轻女人很敏感地回头瞪了她一眼:“喂,你笑什么?”
林秀珠笑而不语,首接错开她走到摊位正前方,自顾自翻看了起来。
“你这人态度怎么这样啊?一点礼貌都没有。”年轻女人生气地提高了音调。
林秀珠充耳不闻,依旧专注于手上的动作。
眼看着矛盾就要进一步加剧,一首待在最边上的高个女人不得不站出来控制局面。
“丽丽,你挑好了吗?确定就买手上这一条裙子?”
“我不知道哎,白玲,你快来帮我看看,这条裙子到底是不是手工缝制的啊?”郑丽丽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下子就被她这句话转移了注意力。
“针脚规整,衣领平滑无弧度,这条裙子应该是机器缝制的。”
即便当场拆穿了摊主的谎话,高个女人脸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状若无意地扫了林秀珠一眼。
“什么嘛,搞半天居然是骗人的说法。”
郑丽丽横眉怒目地看向摊主,结果反被摊主一把扯走了手里的裙子,“哼,你们爱信不信,这条裙子百分百纯手工缝制,甭管谁来我都卖这个价。”
“你!你简首蛮不讲理!”郑丽丽气得脸都红了。
摊主假装没听见她气急败坏的叫唤声,笑着凑到林秀珠跟前:“姑娘,你看看,想买点什么?”
林秀珠上辈子见识过不少店大欺主的戏码,但她着实没想到,就连一个农贸市场里的小摊都敢这么光明正大地欺骗消费者。
是因为这几个女孩都穿得光鲜亮丽,还是因为她们的口音一听就知道是江州人?
林秀珠放下手里的裙子,轻轻偏头,似笑非笑道:“老板,你这裙子连衣领底下的翻折线都做成死褶了,也好意思学人家出来招摇撞骗?”
摊主瞠目结舌,当场呆在原地。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能倒霉成这样,居然连着遇到了两个识货的“内行人”,憋了好半天也没能憋出句像样的解释。
林秀珠耸耸肩,该观察的信息己经观察得差不多了,她没时间再留在这欣赏摊主尴尬的表情,干脆丢下衣服转身就走。
只不过没走出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道耳熟的女声:“前面这位女同志,麻烦稍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