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宝宝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宝宝最好听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讲给宝宝最好听的故事 > 第三十四章·育儿心理学:成长心态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中)

第三十四章·育儿心理学:成长心态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中)

加入书架
书名:
讲给宝宝最好听的故事
作者:
北斗联星
本章字数:
2904
更新时间:
2025-05-27

第二章节:考试的烦恼

过了几天,学校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公布后,林小强看着试卷上那不太理想的分数,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怎么才考这么点分,我怎么这么笨,数学怎么就学不好呢!”林小强垂头丧气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王班长走了过来,看到林小强的样子,安慰道:“林小强,别灰心,一次考试代表不了什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错题,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林小强却沮丧地说:“没用的,我就是学不好数学,我己经很努力了,还是不行。”

刚好路过的牛伯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牛伯伯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他很关心孩子们的成长。牛伯伯走过来,笑着说:“林小强,可不能这么轻易就否定自己哦。学习就像爬山,有时候会遇到陡峭的山坡,爬起来很吃力,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爬到山顶。你这次没考好,说明你在某些地方还需要加强,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呀。”

林小强疑惑地看着牛伯伯:“牛伯伯,真的吗?可是我感觉好挫败,都不想学数学了。”

牛伯伯耐心地说:“当然是真的啦。你知道吗?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会’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从‘不会’到‘会’,这个过程就是成长。你看,你每次学会一道难题,是不是就进步了一点呢?而且,你每一次努力尝试,其实都在给自己的能力感账户存钱哦。”

“能力感账户?那是什么呀?”林小强好奇地问。

牛伯伯解释道:“就像一个存钱罐,你每尝试一次,并且得到肯定,或者自己克服了困难,就相当于往里面存了一笔钱,你的信心和勇气就会增加。相反,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就放弃,或者被否定,就会从里面取钱,勇气和信心就会减少。你想想,之前你在运动会上跑步,一开始跑不快,但是你坚持练习,后来不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吗?这就是你在为自己的能力感账户存钱呀。所以这次考试没考好,不要气馁,把错题弄明白,就是一次很好的存钱机会。”

林小强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好像明白了,牛伯伯,我会努力的。”

牛伯伯笑着说:“这就对啦,还有哦,你可以给自己找一个成长口头禅,当你觉得困难想放弃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比如‘我现在还没学会,但我可以练习’,这样能提醒自己用成长心态去面对困难。”

林小强想了想,说:“我想到了,我的口头禅是‘我是勇敢的学习者,困难就是我的小怪兽,我一定能打败它!’”

王班长也在一旁鼓励道:“林小强,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在牛伯伯的开导下,林小强重新振作起来,开始认真分析错题。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一定能学好数学。

那林小强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真的能像他说的那样,打败数学这个“小怪兽”吗?他的成长口头禅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智慧点拨,点亮故事内核:

在“考试的烦恼”这一章节中,主要蕴含了两大核心心理学原理。其一为 成长型思维理论 ,由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强调能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通过学习与努力提升。林小强起初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牛伯伯引导他将考试失利视为学习机会,便是帮助其转向成长型思维,重新建立对学习的掌控感。

其二是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账户模型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而“能力感账户”则是对其的具象化比喻——每一次成功体验或积极反馈都如同存入信心,增强自我效能;反之,失败或否定则会削弱信心。牛伯伯通过运动会的例子,让林小强回忆过往成功经历,正是在帮助他增加“账户存款”,重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成长口头禅的引入,利用 自我暗示效应 ,通过积极的语言强化,潜移默化地改变林小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