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街道办小干事
四合院:街道办小干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街道办小干事 > 第70章 合作展望与轧钢厂的关联初现

第70章 合作展望与轧钢厂的关联初现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街道办小干事
作者:
老张家老二
本章字数:
5420
更新时间:
2025-04-12

第七十章:合作展望与轧钢厂的关联初现

旅游集团的车早就没影了,可西合院的人还在院子里坐着,回味刚才的谈判呢。午后的阳光暖烘烘的,照在这老院子里,每个角落都亮堂堂的。李阳咳嗽一声,开口说:“今天这谈判虽说还没定下来,但好歹起了个好头。大家都说说想法,咱合计合计下一步咋做。”

阎埠贵抬手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旧但擦得干干净净的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睛透着世故的精明,还有面对大事时特有的谨慎。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依我看啊,今天跟旅游集团谈判,那些没谈拢的地方,咱们得好好捋一捋。把这些事儿都写成材料,以后再跟他们接着谈,也有个实打实的依据。就说分成这事儿,现在的算法稀里糊涂的,得有个更清楚、更合理的方案。大伙想想,为了西合院的文创项目,咱们从最开始修房子,一砖一瓦地盯着,到后来办各种活动,想点子、拉人脉,忙前忙后的,费了多少心思,出了多少力,这些可都是心血啊。旅游集团虽说投了钱,可咱们出的力也不小,两边的利益都得顾好,只有这样,以后的合作才能长久。”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都觉得阎大爷这话想得挺周到。毕竟要达成一桩稳当的合作,合同里的每个细节都得仔细琢磨,稍有差错,以后怕是要出大问题。

棒梗早就憋不住了,两只手不停地搓着衣角,眼神里满是年轻人的冲劲和热情,扯着嗓子大声说:“我觉得啊,咱们光把合作条款弄好可不够,还得好好想想怎么把西合院的文化宣传得更好。就拿我带游客参观来说,那些游客对以前西合院的生活特别好奇,过年包饺子有啥讲究,中秋赏月又有啥说法,问题一个接一个。所以啊,咱们得准备些又详细又好玩的内容,到时候给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讲,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西合院的烟火气,就像一下子回到过去,亲身体验西合院以前的生活场景。”

这时,刘海中清了清嗓子,故意咳嗽两声,腰杆挺得首首的,脸上神神秘秘的,压低声音说:“我跟你们讲,前儿个我碰到轧钢厂的老同事,他给我透了个信儿,说厂里好多人都听说咱西合院搞文创节这事儿了,而且还挺感兴趣。依我看呐,这可是个好机会。要是能跟轧钢厂搭上线,给厂里职工也弄些西合院文化体验活动,那好处可太多了。一来能把咱西合院的名声再往外传传,二来还能多赚点钱,一举两得啊。你们想想,咱轧钢厂人多着呢,而且大伙接受新东西也快,对这种新鲜有趣的活动,肯定乐意参加。” 这话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块大石头,一下子激起了千层浪。众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跟在大雾里找了好久,终于看到一条新路似的,立马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议论起来,话里全是兴奋和期待。

傻柱一听二大爷提起合作的事儿,一下子就愣住了,动作都僵住了,脑袋里也乱糟糟的。他下意识地抬手在脑袋上一顿乱挠,原本还算整齐的头发立马变得像鸡窝一样,乱七八糟的。挠完后,傻柱的手无力地垂下来,脸上满是困惑,眉头皱成了个 “川” 字,嘴唇微微张开,着急又不解地问:“二大爷,您说这合作到底咋弄啊?难不成把厂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叫到西合院来,又是参观又是吃饭的?可您看看咱这西合院,再宽敞也有限度啊,哪装得下厂里那么多人,这根本不现实嘛!”

刘海中脸上露出得意的笑,身子往前倾,一边伸手比划,一边兴奋地说:“傻柱啊,你得多动动脑子。咱可以搞点文创产品团购活动。比如说手帕,选些软乎、花色淡雅的,印上咱西合院的图案。还有书签,用硬卡纸做,也印上西合院的样子,当福利卖给厂里职工。这些东西既实用,平时能用,又能留作纪念,以后看到,就能想起咱西合院。再进一步,咱还能在厂里办个小展览,把做好的西合院模型拿去,配上些好看的剪纸,剪纸可以是西合院全景,也可以是院子里的砖瓦草木。到时候找个能说会道的,给大伙讲讲西合院的故事,从盖房时的辛苦,工匠们怎么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再到邻里间那些家长里短却又烟火气十足的事儿,像张家帮李家修水管,赵家给孙家送刚出锅的饺子,这些事儿肯定能勾起大伙兴趣,让大家对西合院了解得更深,更有感情。”

易中海慢悠悠放下手里的茶杯,脸上露出赞赏的表情,点着头说:“海忠,不得不说,你这主意真不错。咱这西合院传了好些年,有深厚的文化底子,不能光靠旅游集团往外推广,身边这些实在的资源,更得好好利用。” 易中海顿了顿,看着刘海忠,认真接着说:“这样吧,海忠,你在厂里老同事多,人脉广。你先去跟他们联系联系,试探着问问,了解下大家对合作的想法,看看具体咋合作。但你记着,跟人家说话要有分寸,既要把咱西合院的独特优势全亮出来,让他们知道合作的好处,也要让人家看出咱合作的诚意,可别因为说错话,把合作的事儿搞砸了。”

贾张氏也插话说:“对了,我记得轧钢厂以前有个老师傅,特会剪纸。我跟他聊过几次,他剪的花鸟鱼虫跟真的似的。说不定能请他来,给咱文创产品设计提点意见,或者请他来参加文化活动,露一手绝活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夏天树上的蝉叫得再响,也盖不过大伙的热情。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希望,对西合院的未来又多了几分期待。就在这时,何雨水急急忙忙走进院子,一脸兴奋。她头发都被汗湿透了,脸也跑得通红,大声喊道:“我跟你们说,我今天在医院看病,碰到个轧钢厂的职工。那人可热情了,跟我聊了好一会儿。他说厂里最近正计划搞个大文化活动,想找些特别的项目合作。我一听,就觉得咱西合院的文创产品,还有抖空竹、捏面人这些老北京文化体验活动,太合适了!这说不定是个大机会!”

李阳一听雨水带来的消息,眼睛立马亮了,就像黑夜里突然放了烟花,满是惊喜和期待。他着急地看着雨水说:“雨水,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你赶紧去打听打听具体情况,手脚麻利点,问得详细些。咱们得主动点,多想办法,一定得把这合作谈下来。这对咱们后面的计划可重要了!要是能跟轧钢厂合作成功,以后咱西合院的名声,说不定能借着厂里的人脉,传遍整个京城。”

大伙围坐在西合院,一边喝茶,一边热烈地讨论着。越说越觉得,西合院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正慢慢和周围的单位连起来。

轧钢厂,大伙在那儿流了多少汗,有过多少欢笑,机器声好像还在耳边响。那儿人多,又有影响力,说不定真能成为西合院文化传播的又一个重要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西合院的居民们又紧张又期待。他们一边老往门口邮筒那儿看,盼着旅游集团回信;一边分工明确,热热闹闹地准备和轧钢厂合作的事儿。

有人负责整理西合院的历史资料和文化亮点,打算做成精美的宣传册带到轧钢厂去。从西合院的建筑样式,到以前住这儿的名人故事,都详细写在里面;有人忙着联系轧钢厂工会,商量合作的形式和时间,在电话里反复讨论活动细节,就想做到最好。他们满心盼着,在大家的努力下,西合院的文化能像春天的花一样,开得越来越灿烂,给这老院子写下新的故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