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重回07年,掀起反贪风暴
官场:重回07年,掀起反贪风暴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官场:重回07年,掀起反贪风暴 > 第23章 孟兴邦投案,连环计!

第23章 孟兴邦投案,连环计!

加入书架
书名:
官场:重回07年,掀起反贪风暴
作者:
利己主义
本章字数:
5320
更新时间:
2025-04-18

市纪委调查组到东河县的当天晚上,县长孟兴邦投案。

看到孟兴邦主动到来,工作经验丰富的林海枫、宋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惊讶和警惕。

纪委接触了太多的干部,很多干部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纪委不一定会查到他们,正处级干部也不能避免。

市纪委调查组刚到东河县,孟兴邦赶着上门投案,很难不让调查组多想。

对李正一、薛素婉的审讯刚结束,时间卡的刚刚好上门,还能有配合工作从轻处罚。

孟兴邦上赶着投案,再不理解也要先对孟兴邦展开审讯,看看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位久经沙场的县长也了解纪委工作流程,送上门求轻判的县委正处级干部一位都没见过。

市里、省里没少见到,县里是听都没听过。

县里的处级干部基本上都是县委常委,正处级一共就两位,县长和县委书记。

孟兴邦作为东河县踏实走上来的干部,工作经验也很丰富,在东河县有丰富工作经验,指认他的也只有两位污点证人,市纪委想要对孟兴邦的问题盖棺定论,还有一段距离。

林海枫、宋霖并肩走进谈话室,监视、监听设备无死角的进行拍摄,两人看着孟兴邦故作镇静的表情,不由得微微点头。

看到林文涛的淡定自若,对比起来让他们都没有在纪委工作的感觉。

林文涛的淡定连他们都没怎么见过,县委大楼里被县纪委带走,基本上不可能翻案。

拿不出证据也不会有市纪委书记、市长出面组建调查组,东河县纪委上报给市委时己经定性,翻案也不可能。

看到孟兴邦投案,才有一种真正在纪委工作的感觉。

干部看到纪委也是怕的,不想跟纪委打交道。

“姓名。”

“孟兴邦。”

“职务。”

“东河县县长。”

“........”

“孟兴邦同志,我是市纪委调查组组长林海枫,你有什么需要交代的。”

林海枫双手抱在一起,锐利的眼神看过去。

拿出纪委的气势,一双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孟兴邦,想要让孟兴邦给出合理的解释。

市纪委调查组不至于让一位县长投案自首,来的太快也太果断,不符合常理。

孟兴邦满脸苦涩,接连叹气,“我要坦白,请市纪委的同志上报时从轻发落,前不久被纪委带走的李正一、薛素婉是受我指使陷害县委副书记林文涛,那50万也是我的。”

“你?你是东河县县长,根据我们对东河县县委的调查,林文涛同志调任东河县县委书记后跟县政府经常都有联络,什么理由让你对林文涛同志产生不满?”

林海枫也想听听孟兴邦能编出什么话,市委也在关注东河县的工作,上上下下的眼睛都盯着,都知道跟王文海有关系,苦于无奈没证据。

市里都在重点培养提拔的骨干,组织信任的年轻干部,要能力有能力,要前途有前途,要靠山有靠山。

有证据也不好违背组织意见,对一位前途无量的干部开展调查,更别说纪委拿不出证据。

县委会有常委用来结案,也是调查组到东河县之前就有考虑的,县委的工作不好做也是事实,孟兴邦投案自首也要找到理由。

况且主动投案也不对,污点证人指认孟兴邦也没用,孟兴邦是东河县县长,组织会对孟兴邦的工作位置重新调动,只有污点证人,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不会对孟兴邦怎么样。

“林文涛是空降到东河县的县委副书记,我在县委中跟县委书记王文海关系不好,需要找到帮手跟我一起反对王文海的工作。”

“正好组织派出了林文涛,我也选择跟他打好关系,帮他了解县委的工作,以及邀请他对县政府的工作提出建议。”

“期间帮林文涛接触了县政府过去合作的公司,都有相关资质,跟县政府有密切的合作。”

“林文涛接触之后收钱不办事,有公司找到我,拿出过去我收钱的照片威胁我,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

“我们这位县委副书记也不是表面的光明磊落,刚来东河县拉到和盛电子的200万投资款,用200万重新投标一家公司,介绍的公司给了钱项目没到手,心里也不舒服,让我想办法去说服林文涛答应。”

“我能有什么办法?林文涛性格强势,空降东河县后跟王文海书记在县委的工作中闹出矛盾,我只能从中调和。”

“县政府对路政的规划不少,林文涛拿了钱也不做事,公司招标没拿上,我只能另外想办法。”

宋霖皱了皱眉,声音一冷,“你的办法就是陷害算计?”

孟兴邦声音里带着郁闷,适时的带着愤怒和不甘。

坐在他对面的林海枫则是微微皱眉,一句话都不想听,又有些头疼,听完之后他知道事情三天内结束不了。

市纪委调查组到东河县,也没让王文海放弃,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很复杂。

不给市纪委面子,也不给市长面子。

林文涛有收钱还好,要是没收钱倒霉的也只会是孟兴邦,还会造成连锁反应,让东林市也掀起纪委调查风暴。

愿赌服输是潜规则,说清楚点对谁都好。

非要接二连三的搞事,耽误市纪委的调查进展。

给出的三天时间调查,孟兴邦的投案也让案子会朝着复杂的方向走,干部受贿比行贿严重,咬死跟林文涛有关系,市纪委的调查就不会结束。

市委都在关注的案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调查结束,还是将林文涛牵扯进去,听孟兴邦的话也拿不出证据,光是有指证调查组也不敢办。

“你说的这些,有没有证据?”林海枫双眼锐利的上下扫视,给孟兴邦施压。

“没有证据,给林文涛送钱的安龙建筑也没有证据才会找上我。”孟兴邦声音很低。

“没有证据才会找上你,安龙建筑为什么会找你?你跟安龙建筑是什么关系?”宋霖抓住重点深挖。

一旁的林海枫暗暗松了口气,宋霖没有站出来捣乱就还好,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突然的举报打的让他没法回过神,原来的计划是调查组拿不出证据也会冒险对孟兴邦进行审讯。

现在孟兴邦投案自首,还要顺带举报林文涛,里面的事情也很难说清楚。

在纪委的审讯过程中,先上报遇到的工作问题,再去考虑工作中的遭遇,也能在三天内结案。

孟兴邦不按常理出牌,投案自首也不忘拉林文涛下水,纪委不能迅速调查清楚,林文涛前途受阻,还会被纪委、组织部记录在案,影响后续的工作考核。

党内没有干部愿意跟纪委打交道,也没有干部想跟纪委走的太近,原因就在纪委走的太近会影响上级干部和组织部的判断。

跟纪委走太近都跟案件有关联,想解释也没办法解释清楚。

调查组早上到东河县,下午释放林文涛,晚上孟兴邦举报。

调查组在发力,背后的王文海也准备废物利用,拿孟兴邦再做一次局,彻底把林文涛踢出棋盘。

宋霖、林海枫在棋盘中,市纪委调查组的身份强势抵达东河县,也没让王文海放弃,就让他们看不清背后有谁。

安书记在市委中的谈判是用王文海和林文涛都平安无事,组织部也不会以此为理由卡晋升,调查组到东河县第一天就在出事,让他们没办法淡定。

对孟兴邦的审讯很简单,没有深入审讯,谈话很快结束,二人并肩走出谈话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