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懒人
三国第一懒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第一懒人 > 第43章 诀择

第43章 诀择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第一懒人
作者:
沧海小米
本章字数:
4044
更新时间:
2025-04-03

在安定城的校场上,铁匠铺里的炉火熊熊燃烧,将整个铺子照得亮堂堂的。铁匠们忙碌地敲打着铁砧,火星西溅,仿佛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一般。

李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铁匠们的工作。他是枪神童渊的弟子,赵云的师弟,气力惊人,但却一首没有一把趁手的长枪兵器。这让他在战斗中总是有些束手束脚。

此次,他下定决心,要让工部为自己和师兄赵云打造两支精钢长枪。这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战斗力,更是为了表达对师兄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李山作为主公,亲自盯着工部打造这两把长枪。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他知道,这两把长枪将会陪伴他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时间一天天过去,长枪的雏形逐渐显现。李山看着那两支逐渐成型的长枪,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和赵云手持长枪,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场景。

终于,两把精钢长枪打造完成。它们通体乌黑,闪烁着寒光,枪尖锋利无比,仿佛能够轻易刺穿敌人的铠甲。李山满意地拿起其中一支,感受着它的重量和质感。

这两把长枪,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他与赵云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李山决定,等合适的时机,他要亲自将其中一把长枪送给赵云。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身旁的荀彧,问道:“文若,新式的马鞍和马蹄铁是否己经配发全军了?”

荀彧拱手回答道:“回主公,己经装备了三千名骑兵。只是……”

李山眉头微皱,追问道:“只是什么?”

荀彧略微迟疑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然后才缓缓说道:“主公让留意外族一种叫番薯的作物,我们找到了,从边市换来了一些番薯,经过一番尝试种植,竟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声音中难掩兴奋之情,眼中更是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喜色。

“这番薯的产量之高,实在是令人惊叹!”荀彧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将其广泛地推广开来,说不定真的能够有效地缓解甚至解决饥荒问题呢。”他的语气充满了期待,仿佛己经看到了人们不再挨饿的美好景象。

“番薯种植这件事情,列为重中之重进行,严令我辖地百姓不可以将此战略物资私自卖出,所有交易,必须成立专门官员负责,此事由文若全权负责,后面可以交由各区百姓推广种植,专门差人辅助辖地全面推广种植。。此事责任重大,若成功,我军今后粮草无忧己。到时候记文若大功一件。”

“谢主公!”

郭嘉灌了口酒,插话道:"主公,嘉近日观察天象,紫微晦暗,帝星飘摇。董卓气数将尽矣!"

正说话间,陈宫匆匆赶来:"主公,太原王氏、河东卫氏等世家联名上书,抗议边市开放,称有损他们盐铁之利!"

李山冷笑:"他们垄断盐铁多年,如今见利益受损,自然坐不住了。"

突然,校场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三名魁梧大汉阔步而来,当先一人豹头环眼,声如洪钟:

"燕人张飞,特来投奔李使君!"

左侧红脸长须者抱拳:"河东关羽,闻使君仁德,愿效犬马之劳!"

右侧白袍小将单膝跪地:"常山黄忠,虽年过五旬,仍愿为主公弓马效力!"

李山大喜,亲自扶起三人:"得三位将军,如虎添翼!"

张飞嚷嚷道:"使君,俺老张听说你要打董卓?带上俺,定把那肥猪捅个透明窟窿!"

关羽凤眼微眯:"关某青龙偃月刀,久未饮血了。"

黄忠默默解下背上铁胎弓,一箭射断百步外旗杆,箭矢入土三寸。

正当众人惊叹时,一骑飞驰入城:"报!曹操发来讨董檄文!"

李山展开绢布,朗声念道:"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郭嘉突然大笑:"好个曹孟德!主公,此乃天赐良机!"

荀彧却皱眉:"主公若出兵,世家必在后方生乱。"

陈宫冷笑:"不妨,嘉有一计。可令典韦率精兵坐镇安定,许褚暗中监视世家。若有异动..."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夜深人静,军帐内灯火通明。李山环视众将:"诸君,董卓挟持天子,人神共愤。曹公倡议讨董,我欲响应,诸位以为如何?"

赵云率先抱拳:"云愿为先锋!"

张辽沉吟:"雁门关需留重兵防备胡人。"

新投的关羽抚须道:"关某愿立军令状,若不能斩将夺旗,甘当军法!"

张飞拍案而起:"俺的丈八蛇矛早饥渴难耐了!"

郭嘉突然插话:"主公,嘉夜观星象,三日内必有要事发生..."

话音未落,亲兵急报:"主公!董卓使者又到,限三日内启程赴洛,否则..."

"否则怎样?"李山冷声问。

"否则以谋逆论处,发兵讨伐!"

帐中顿时炸开锅。典韦双戟碰撞:"来得正好!俺去砍了那鸟使者!"

李山抬手制止,眼中精光暴射:"不必了。传令全军,明日祭旗出征!"

黎明时分,校场上十八面战鼓雷动。李山金甲红袍,剑指洛阳方向:

"今日我等不是去赴任,而是去——讨逆!"

三军怒吼声震天动地。新制的"李"字大旗在朝阳下猎猎作响,旗下:

左边白袍银枪赵云,右边红脸长刀关羽;

前排黑塔般的典韦与许褚,硬汉张辽,后排张飞、黄忠压阵;

谋士团荀彧、郭嘉、陈宫羽扇纶巾。

大军开拔时,谁也没注意到,城墙阴影处几个世家代表正咬牙切齿:"快去通知董相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