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懒人
三国第一懒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第一懒人 > 第38章 意外收获

第38章 意外收获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第一懒人
作者:
沧海小米
本章字数:
4954
更新时间:
2025-04-03

在启程的那一天,三千名雁门的将士们自发地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前来送别他们的将军。这些士兵们面色凝重,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将军的不舍和担忧。

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卒格外引人注目。他双手捧着一面沾满鲜血的军旗,缓缓地跪在道路旁。老卒的声音颤抖着,仿佛用尽全身力气说道:“将军此去,我等如失父母啊!”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李山见状,连忙下马,走到老卒面前。他轻轻地扶起老卒,接过那面军旗,凝视着上面的血迹,心中感慨万千。然后,他解下自己的佩剑,递给老卒,郑重地说道:“此剑随我征战多年,曾斩匈奴左贤王,今留雁门镇守,望你等好生保管。”

李山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他故意提高了声调,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接着,他又说道:“朝廷既命张奂接防,尔等当好生辅佐。”这句话看似平常,但其中的深意只有少数人能够领会。

站在一旁的陈宫,心中暗叹主公的高明。他深知张奂与十常侍相互勾结,此事早己是人尽皆知。李山此时说出这番话,无疑是给新太守张奂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

行至河东界,道路崎岖,山峦起伏。突然,前方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身着粗布衣裳,手持各式兵器,拦住了去路。典韦见状,立刻紧握双戟,准备上前厮杀。

然而,就在典韦要动手之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队“山匪”竟然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黄巾降将周仓,闻李将军率军经过此处,愿率队效忠李将军!”声音在山谷中回荡,震耳欲聋。

典韦惊愕地看着这一幕,手中的双戟也不由得松了下来。他定睛一看,发现这些人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和忠诚,目测大概有近万人。

李山本来就对黄巾没有特别的感觉,在李山眼中,黄巾兵,也只是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民,为了一口饭吃,被迫当的黄巾兵,黄巾军也没有太多粮草,很多都成为了黄巾军的炮灰,为了节约黄巾军那本就不多的粮食。

周仓,也是一个三流武将了,在原三国演义中,周仓也是一个忠义之人。

此人,收了。

李山扶起周仓,道:“本将知道大家只是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民,为了一口饭吃,被迫当的黄巾军。既然大家愿意跟随我李山,那我李山就收了大家,大家记住,今后大家是官军,是我李山的兵,不再是贼!”

“拜谢李将军!”“拜谢李将军!”

“大家都出来吧!”

忽然,附近山中涌出了大量的黄巾士兵,约有数万,一下子把李山给看愣住了,好家伙,人还不少。

李山心头暗喜,对别人来说是负担,但对我李山来说,多多益善。

也少不了一番安慰,李山全部接收!众黄巾军感恩李山收留,从贼人变成大汉官军,一下子心情激动,今后再也不是人人喊打的黄巾军,遂全部归心。

有了这些黄巾降卒的加入,李山的实力大增。

“真是天助我也!”李山喃喃自语道。然而,他的眉头很快又皱了起来,“不过现在……我们得先当一阵子‘黄巾余孽’。”

安定郡守怎么也想不到,新上任的都尉竟然会带着整整五万“流民”前来赴任!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啊!当他看到李山拿出那封加盖了司徒印的《徙民令》时,郡守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仿佛被人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将军,这……这是怎么回事?”郡守哆哆嗦嗦地问道,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

李山却一脸轻松地笑着,他指着城外那片荒芜的土地,说道:“这些都是无家可归的百姓,我只是想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罢了。”

郡守瞪大了眼睛,他当然知道那片荒地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人。而且,那封《徙民令》上的司徒印,分明就是王允被盗的官印啊!

“将军,您这是要……”郡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李山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哦,对了,我听说黑山军最近好像很缺粮食呢。”

郡守心里“咯噔”一下,他突然明白了李山的意图。

果然,三天之后,安定的官仓就“遭劫”了,十万石粮食不翼而飞。而与此同时,李山外面安置的流民里,多了许多个粮仓,里面是安定官司仓丢失的十万担粮食。

在隆冬的深夜里,万籁俱寂,寒风凛冽。李山独自一人登上了安定城的城墙,他的身影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孤寂。

就在这时,陈宫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出现在李山身后。他轻声说道:“联络己经完成,太原王氏愿意派出三千私兵相助,但有一个条件……”

李山打断了陈宫的话,冷笑道:“我知道,他们想要的是日后的并州刺史之位。”

陈宫微微点头,表示认同李山的猜测。然而,李山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陈宫身上,而是望向了遥远的东南方,仿佛能穿透黑夜看到那里的一切。

他缓缓说道:“听说弘农杨氏的庄园最近有些不太平,似乎在闹‘鬼’?”

陈宫闻言,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自然明白李山所说的“鬼”并非真正的鬼魂,而是他们暗中派出的死士。这些死士正在杨氏庄园附近活动,悄悄地测绘着司隶地区每一处粮仓与武库的位置。

李山的计划显然不止于此,他的野心远不止于并州一地。陈宫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年轻的领袖有着远超常人的智谋和抱负。

除夕夜,万籁俱寂,唯有安定城的城门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守城的士兵们警觉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透过门缝向外望去,只见一队商旅正站在城门前,为首的虬髯客身材魁梧,他卸下斗笠,露出一张坚毅的面庞,竟然是消失多日的赵云!

“幸不辱命。”赵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从怀中取出一幅地图,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城门守卫,“凉州羌人愿以战马换盐铁,这是他们的聚居地……”

然而,话还未说完,赵云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了地上。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原本挺首的腰板也渐渐弯了下去,露出了腰间那道深可见骨的箭伤。

“子龙!”李山见状,急忙上前扶住赵云,满脸焦急地喊道。

赵云强忍着剧痛,用微弱的声音对李山说道:“路上遇到了一批羽林卫,他们在找……传国玉玺。”

李山和陈宫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不安。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象征,如今灵帝病重,这传国玉玺的下落更是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而羽林卫作为皇帝的亲军,此刻却在西处寻找传国玉玺,这其中的缘由实在让人深思。

在烛火哔哔的声响中,李山和陈宫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看来,灵帝病重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这传国玉玺的去向,恐怕也将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