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懒人
三国第一懒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第一懒人 > 第37章 寒心封赏

第37章 寒心封赏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第一懒人
作者:
沧海小米
本章字数:
2434
更新时间:
2025-04-03

雁门大捷的军报抵京当日,洛阳城飘着今冬第一场雪。

早朝上,灵帝听到奏报,十分高兴,“雁门关大捷,众卿家以为如何封赏雁门太守李山为好?”

太监张让接话道,“自古良将,效忠陛下乃为本份,微臣以为赏他一点金银珠宝和粮草就可以了,不然有点儿小功劳就大赏,岂不是人人可以当大将军,陛下到时候要如何封赏?”

大将军何进道:“击退匈奴八万铁骑,这是莫大的功劳,理应重赏。试问,如此大功不重赏,还有谁愿意去守我大汉边境,阻挡匈奴铁骑劫掠我大汉子民?请陛下三思!”

太尉陈蕃、太傅袁隗、司徒王允、执金吾袁逢、御史中丞陈翔、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虎贲中郎将刘淑、尚书魏朗、议郎巴肃等等,看两人争论,都不发表意见。

"陛下明鉴!"张让突然提高声调,尖锐的嗓音在大殿回荡,"李山不过两千石太守,若因一战便擢升高位,岂不坏了朝廷法度?"

何进冷笑:"张常侍此言差矣。霍去病十九岁封冠军侯,卫青七战七捷拜大将军。依你之见,先帝们都坏了法度?"

龙椅上的灵帝打了个哈欠,袖中把玩着新得的夜明珠。珠光映照下,他瞥见袁隗正与王允交换眼色。

"老臣以为..."袁隗突然出列,"可封李山为护匈奴中郎将,仍领雁门太守。如此既不违制,又可显陛下恩威。"

曹操站在殿柱阴影里,嘴角微扬。这提议看似折中,实则阴毒——护匈奴中郎将虽位列比二千石,却要受张奂节制。而张奂,早被十常侍喂饱了金银。

"不妥!"议郎蔡邕突然开口,"李山当封关内侯,加..."

"蔡议郎!"张让尖声打断,"您前日奏章里还说国库空虚,现在倒大方起来了?"

殿角传来窸窣笑声。蔡邕脸色铁青——他那份奏章明明只呈给了皇帝。

"够了。"灵帝懒洋洋摆手,"拟旨:赐李山黄金百斤,加奉邑三百户。另..."他突然瞥见张让比划的手势,"调任安定都尉,即刻赴任。"

满殿哗然。安定郡远在凉州,这是明升暗降!何进正要争辩,却见小黄门捧来新制的"西园卖官簿",灵帝己兴致勃勃翻看起来。

曹操盯着地砖缝隙里的血渍——那是三日前撞柱死谏的侍御史留下的。

当诏书抵达雁门时,李山正在校场为阵亡将士发放抚恤。传诏太监念到"即刻赴任"时,典韦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臣...领旨。"李山重重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青砖上。他听见身后有士卒摔了兵器,听见赵雨的佩剑在鞘中震颤。

太监刚走,陈宫一把撕开圣旨衬布:"果然。"衬布里缝着张绢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董卓欲夺雁门"。

是夜,太守府灯火通明。张辽拍案而起:"这朝廷不要也罢!"

"文远慎言!"赵云按住他肩膀,自己却咳出血丝——重伤未愈就听闻这等"封赏",急火攻心。

李山着诏书上"即刻"二字,突然轻笑:"你们说...从雁门到安定,要经过几个州来着?"

陈宫眼睛一亮,迅速展开地图。当他的手指划过河东郡时,与李山的目光不期而遇——那里有丁原旧部三万精兵驻扎。

其它将领都因黄巾暴乱,出兵镇压了,剩大将军何进,奉命守卫洛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