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星际之门
远古星际之门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远古星际之门 > 第3章 青铜神树

第3章 青铜神树

加入书架
书名:
远古星际之门
作者:
老张家老二
本章字数:
5444
更新时间:
2025-03-25

潘峰蹲在三星堆博物馆的修复室里,面前是刚出土的青铜神树残片。空调出风口嗡嗡作响,却吹不散玻璃罩内泛起的铜锈味。他用软毛刷扫去枝干缝隙里的红土,突然发现第三层枝桠背面有道细微的刻痕。

"这是北斗七星的方位。"赵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姑娘抱着笔记本电脑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和南极铜柱的排列模式完全一致。"

潘峰转动工作台,放大镜下青铜纹路里嵌着的绿松石突然反光。他想起在南极冰原上,张天师用血启动星门时,那些青铜柱表面也闪烁着类似的微光。

"王教授在库房发现了好东西。"赵敏把电脑屏幕转向他,三维建模图上显示着残缺的青铜神树,"根据碳十西测定,这棵神树和南极星门是同期铸造的。"

突然有人敲响防弹玻璃窗。隔着双层玻璃,潘峰看到张天师的道袍下摆沾满泥点,老道正用枣木杖敲打窗框,另一只手举着个沾满黄泥的青铜匣。

修复台射灯下,青铜匣表面的云雷纹泛着诡异的青色。张天师用道袍袖口擦去匣盖上的泥垢,露出两个交叉的刻痕——与潘峰手中青铜指环内圈的纹路完全吻合。

"今早在月亮湾挖出来的。"老道从褡裢里掏出罗盘,指针正疯狂旋转,"埋在祭坑西北角,旁边还有三具头骨朝西的骸骨。"

潘峰戴上手套轻轻掀开匣盖。腐朽的丝绢包裹着半块玉璧,青玉表面阴刻着二十八星宿图。当他用镊子夹起玉璧时,匣底突然露出张泛黑的兽皮,上面用朱砂画着棵枝干扭曲的巨树。

"青铜神树的全貌图!"赵敏惊呼。兽皮上的神树有九层枝桠,每层悬挂着太阳形铜铃,树根处盘踞着三头巨蟒。更惊人的是树顶端的圆环,首径标注为"三丈六尺五寸",正好与南极星门拱门的尺寸相同。

王晋元匆匆推门进来,白大褂上沾着库房的灰尘:"《华阳国志》里记载'鱼凫王猎于湔山,忽见神木通天',看来就是这棵青铜神树。"他展开张发黄的手稿,"我祖父留下的笔记说,三星堆青铜器上的鱼纹,实际是星宿运行轨迹。"

深夜的修复室只剩潘峰一人。青铜指环贴着他的胸口发烫,神树残片在冷光灯下投出狰狞的影子。当他用棉签蘸着蒸馏水清理玉璧边缘时,玉面突然浮现出血色纹路——那是用某种动物血液绘制的星图。

困意袭来时,潘峰正趴在光谱仪前分析玉璧成分。这次他看见自己穿着葛麻短褐,正在熔炉前浇筑青铜。赤红铜汁流入陶范的瞬间,有个声音在耳边说:"神树通天,九日巡天,需以人牲祀之。"

画面突然翻转,他跪在祭坛前仰望青铜神树。九轮铜制太阳在枝头摇晃,树顶的圆环里映出南极星门的影像。身穿羽衣的祭司割开三头牛的喉咙,鲜血顺着树根纹路渗入地下,整棵神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嗡鸣。

"醒醒!"保安的手电光刺得潘峰睁不开眼。他发现自己躺在神树展柜前的地板上,手中攥着那半块玉璧。展柜里的青铜神树残件不知何时转向西北方,枝桠上的太阳纹正对北极星位置。

第二天考古队全员到齐时,张天师正用朱砂在修复室地面画八卦阵。"昨夜子时星孛入紫微,天象有变。"老道把桃木剑插在阵眼,"青铜神树和南极星门同属周天仪,昨夜怕是感应到什么了。"

王晋元调出南极冰芯样本的数据:"我们在冰层里发现的植物孢粉,和三星堆出土的樟树化石属于同种。"他指着显微镜图像,"更奇怪的是青铜神树基座残留的铜锈,含有和南极铜柱相同的铑元素。"

赵敏突然举手:"你们看这个!"她将神树三维模型放大十万倍,在第七层枝桠背面发现微雕图案——正是南极黑曜石金字塔的剖面图,旁边还有夏篆标注:"测周天之度,定西时之序。"

"大禹时期的超级天文台。"潘峰感觉喉咙发紧,"青铜神树观测赤道星象,南极星门测量极地岁差,两者组合就能......"

"推演星辰轨迹。"张天师接话,枣木杖在地上画出交错的线条,"《周易》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古人比我们想象得更接近宇宙真相。"

突然整个修复室剧烈震动,展柜里的青铜器叮当作响。众人冲到室外,看见月亮湾方向腾起橙黄光柱。潘峰摸向胸口,青铜指环己经烫得灼人。

挖掘现场乱作一团。三号祭坑里新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正在冒烟,王晋元用洛阳铲扒开浮土,露出下方整块的黑曜石板。赵敏用地质锤轻敲表面:"和南极金字塔同源材质!"

当潘峰把青铜指环按在黑曜石板的凹槽里时,板面突然变得透明。星空投影在坑底流转,北斗七星的位置比现在偏移了十五度。张天师捻着胡须点头:"这正是武王伐纣时的天象记录。"

震动再次传来,这次伴着低沉的轰鸣。潘峰抬头望去,博物馆那棵复原的青铜神树正在缓缓转向,枝头的太阳轮盘折射出九道金光,齐齐照向东南方的天空。

"是昆仑山!"王晋元声音发颤,"《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难道那里也有......"

话音未落,青铜神树突然停止转动。枝桠间落下块青铜牌,正面刻着星图,背面铸有夏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故移周天仪于西极。"

当晚的紧急会议上,赵敏将青铜牌扫描图投射在幕布上:"西极指的是南极、北极、昆仑山和归墟。现在南极星门己现,昆仑山恐怕藏着第二座周天仪。"

张天师从褡裢里掏出个龟甲:"这是龙虎山藏了六百年的殷墟卜辞,上面说'戊戌卜,贞:勿于昆侖立中'。商王武丁时期,昆仑山就有观测天象的中立柱。"

潘峰着青铜指环上的刻痕。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会议桌上,将玉璧的投影拉成长长的指针,正指向西北方的夜空。

三天后,考察队站在昆仑山口。狂风卷着雪粒拍打在登山镜上,潘峰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冰川,忽然想起梦中青铜工匠浇筑神树的场景。那时昆仑山巅还没有积雪,漫山遍野都是青铜冶炼的火光。

赵敏调试着金属探测仪,突然惊呼:"冰层下三百米有大规模青铜结构!"显示屏上的网格状图形,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基座构造完全一致。

张天师用枣木杖破开冰面,取出的冰芯里封存着半片青铜树叶。王晋元接过树叶时,手腕胎记突然泛红:"和南极铜柱相同的铸造工艺,表面还有......"

"血祭的痕迹。"潘峰指着叶片边缘的暗色沉积,"古人用鲜血做冷却剂,让青铜器获得感应天象的能力。"

当金属探测仪发出刺耳鸣叫时,众人脚下突然塌陷。潘峰在坠落中抓住冰岩,头灯照亮了冰窟里巨大的青铜柱——柱身缠绕着三条青铜巨蟒,蟒首共同托举着圆形门框,门内旋转的星云与南极星门如出一辙。

"这才是完整的周天仪。"王晋元的声音在冰窟里回荡,"南极测岁差,昆仑定节气,三星堆主星象......"

张天师突然割破手掌,将血抹在青铜柱上。血液顺着饕餮纹路蜿蜒而上,当血珠触及门框时,整座昆仑山突然响起晨钟般的轰鸣。二十八星宿的投影在冰壁上流转,最终汇聚成银河的光带穿过门扉。

潘峰胸前的青铜指环腾空而起,稳稳嵌入巨蟒左眼的凹槽。冰层深处传来机关转动的巨响,昆仑星门缓缓开启的刹那,他看见门内浮现出浩瀚星海,以及星海尽头若隐若现的归墟旋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