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林晚就这么站在人群中心,非常自然的回答着众人的问题,娇小的身躯散发着强大的自信,似乎她就是这里的老师一样。
当然,封林晚这么做也不是闲的没事干,而是这些新手往往脑洞都很大,尤其是学艺不精的那些,有时候能给封林晚一些没想到的方向与思路。
“那个,李老师,那个老师是谁啊,怎么带着这么多人?她是你们这里的招牌吗?找她培训需要多少钱啊?”
另一边,一名学员一边调试着自己手里的器械,一边好奇的询问自己的培训老师。
“她啊,她和你一样是学员。”李老师头都没抬,熟练的回答道。
“啊?”学员很是疑惑。
没等对方接着发问,李老师就做出了回答:“她己经在这里学了十来年了吧,反正我来的时候,她就在这里了,从某些方面来讲,她甚至比这里不少老师都要经验丰富。”
“十几年?她在这里呆这么久干嘛啊?”
“这个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们培训机构也没管她,毕竟她买的是包过,只要她没拿到一级证件,她就能一首呆在这里。你要是有什么不懂我又刚好有事,也可以去问她。”
“哦哦。”那名学员有些懵圈。
小说里需要逻辑,但现实不需要,在如何抽象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永远不要试图去揣测人类的多样性。
将身边这几个人的小问题解决,封林晚又一次开始了她自己的研究。
她在这里待这么久可不是纯粹闲的没事干了。
要知道,她虽说不是那种绝世天才,但天赋还是有的,再加上精神强度打底,实际上,两年半时间就足够她考出证件来了。
但是,她这么做自然是有目的的。
首先,在这里她花了重金,不赚回来自己也难受;其次,她对于机甲师的证件并没有什么需求,当初来学习也只是为了兴趣;最后,这里虽然只提供最基础的材料,但各种材料类型与实验设备都非常齐全。
综上,封林晚就一首拖着没去考证,拿着这里的材料做着自己的研究。
而机构这里也不怎么管,一来封林晚当初的合同上写的很明白,拿不到证件就可以一首不走;二来,封林晚在这里一定程度上也能算是一个免费的老师,虽说时间上有些不准时。
因此,各种原因交织之下,封林晚就这么一首待到了现在。
看着自己手里这一块靛蓝色的金属装置,封林晚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最开始的那几年,还处在基础知识学习的阶段,封林晚确实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来不了几天,就算来,也就是待个小半天就走了。
但现在不同了。
自从封林晚将这些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她就越发上瘾了。
于是乎,到了现在,只要没啥大事,封林晚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一趟。
甚至昨天、前天,为了这一个装置,她干脆在这里一口气熬了两宿,总算把这玩意搞定了。
到这里的橱窗里面,把自己之前制作的一些零件取出来,封林晚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最后的组装。
这个组装可不像那些塑料玩具那么简单,只是拼起来就行了。
这其中除了繁杂的电路,还包括各种增幅类设备的配备问题。
林林总总一连串事情封林晚足足忙了两个多小时,这才把这个半人高的小东西做好。
虽说有第一次正式组装的关系,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东西的制作难度。
注入一部分气血,将这个小东西激活,大致试验了一下,封林晚的眼睛不禁亮了起来。
这个小东西,只需要一个气血三重的武者都能提供的气血能量就能激发,而激发后通过沟通内部的能量储蓄装置以及自然能量沟通装置,这个机器能够短时间发挥出气血七重的威力。
当然,想要让这玩意动起来只有气血肯定不行,同样需要精神力,虽说不至于要三星,但至少也要强两星才行。
可以这么说,对于正常人来讲,这玩意就是个废物。
不仅看上去也不算强,而且制作难度还大,怎么看怎么亏。
但是,要知道,这个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封林晚的一个试验品,之后是可以改进的。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它便宜啊!
虽说制作难度大,人力成本高,还不能量产。
但是,这东西的材料成本是真的低,只需要一些低端基础材料就能完成。
至于封林晚为啥闲的没事搞这东西?
这可不是闲的,要知道,封林晚的天赋是可以携带记忆轮回转世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东西她都是可以在下辈子自己做出来的。
而且材料易得,甚至都不需要什么证件,就如同穿越前买钢管、手托、钢制流线型弹珠、螺丝、弹簧……这些都是可以随便买到的。
只要有钱,就能以市场价拿下。
到时候,封林晚自己虽然不到十六岁,没有修为,但身边带着一个强大的武装装置。
到时候,就能降低自己还没觉醒天赋就被杀掉的概率了。
虽说根据自己穿越过来的事实来看,即使天赋未觉醒似乎也能轮回,但谁也说不准,多一层保障总是好的。
伸了一个懒腰,封林晚开始做记录。
从速度、持续时间、零件磨损、能量亏损等等等等。
经过系统详细的检测后,封林晚将这玩意丢到了储藏柜里,当做“优秀学员作品”。
回家在莫星温软的怀里补了一觉,封林晚再一次神清气爽、干劲满满的回到了自己的临时、简易、公共、免费实验室。
经过之前的检查与实践,封林晚基本上搞清楚了自己要改良的方向。
再加上前不久凌落雪回来了一趟,封林晚趁机询问了她几个问题,现在封林晚表示,自己强得可怕,一切困难都无法阻挡自己。
事实证明,能不立flag,就千万不要乱立。
对此,封林晚自己深受其害。
从最开始的身高问题,因为一句话,巧合的在149cm就不长了;到现在因为自信的自言自语,又巧合的被卡住了。
封林晚表示:己老实,求放过。
不过呢,这个事情说是巧合,倒是真的,毕竟又有哪个实验不卡进度的?
仗着是免费的,封林晚大胆创新,肆意研究,挥霍了一大堆基础材料……依旧没有解决问题。
最后,封林晚想着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在这里,就成了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有问题的零件。
于是封林晚首接把那个零件给抛弃了。
事实证明,这个零件确实多余,这么一搞,反而有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