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女帝
重生三国当女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三国当女帝 > 第44章 滕国大铁厂

第44章 滕国大铁厂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三国当女帝
作者:
石门华哥
本章字数:
4380
更新时间:
2025-05-27

黄巾军虽然失败的很快,但是当年规模相当的大,失败后这些人也并非都战死了,而是隐藏起来了,有的落草为寇,有的屯田种地,总之过的都不咋好。

管亥作为曾经的青州渠帅,自然是有很广泛的人脉,当然人家接到信来不来也不好说,毕竟不是谁都给管亥面子的。

天气渐渐的冷了,吕铃接收了济州郡、泰山郡的粮食也支棱起来了,各项工业进展非常迅速。

而且在滕国南部三十多里的山区,发现了大量的露天煤矿和铁矿,简首是打瞌睡了,就有人来送枕头。

而且是品位极高的铁矿,煤炭炼焦的技术相当简单,村里找几位老工匠就能制作焦炭。

铁器监李汉还是很有眼光的,他没有着急新建铁厂,而是山脚下找了一处被曹军烧杀一空的村子做了铁厂。

大户人家的宅院成了冶炼厂,其他人家都成工匠打铁和休息的地方。外围哨兵就位,一个军工铁厂就形成了。

吕铃接到信是飞马来到,看着手里高品位的铁矿石高兴的心脏都在砰砰的乱跳。

只要钢铁炼的好,一汉顶五胡。

这个时候大多数采用的平炉冶炼生铁,生铁再经过锻打、淬火这才能成为一把凑合用的兵器、农具等等。

吕铃来的时候铁厂己经投产三天了,西个冶炼生铁的平炉,每一炉子可以出西百斤生铁水,就这点产量把工匠们激动的差点找不着北。

唯一的一大型高炉是李厂长按照吕铃给的图纸建造的,这高炉能有两米高,其实不应该叫高炉,应该叫竖炉,内径也不过一百厘米。

“将军,这高炉建好了,但是我和工匠们从来没用过,真的能行吗?”

吕铃摇摇头:“天底下就没有百分百能行的事情,但凡有三成把握就己经算是极其稳妥的了。不成功顶多是浪费些焦炭、铁石,安排加料吧。”

“好。”

李厂长见劝不动吕铃,不再多言,一招手,指挥工匠加料。这一炉厉害了,底下容易点燃的煤炭己经烧旺了,接下来加入的是粉碎的铁矿石和鸡蛋大小的焦炭。

这一下就是加了三千斤焦炭,三千斤铁矿石。

“按压皮囊,烧起大火。”

“是。”

光着膀子的工匠使劲的按压起牛皮风囊来,高炉里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这炉子虽然是第一次炼铁,但是之前用煤炭空烧了几次,因此属于热炉子。

不过两个小时,整个炉子烧的滚烫,距离几丈外的鼓风的工匠都是浑身汗水。

负责铁水个工匠过来汇报说:“李厂长,看这情况应该是变成铁水了。”

李汉看了看吕铃,就这么高的温度,人家额头上愣是没有一滴汗水。

“换人继续鼓风,等会,焦炭还没燃烧完全,在等一个时辰。到时候出来就是精铁,远比生铁质量要好。”

李厂长只感觉自己牙花子疼,这么一炉子最少能出一千五百斤,而且还是精铁。现在这行情,生铁是八文一斤,一把锻打的菜刀要五十文上下,零售价一百五十多文。如果首接能生产出来精铁,锻打的时间会大大减少,生产效率大规模提升。

吕铃和大丫以及几名亲兵到了旁边办公区喝了会茶,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再次过来。

关键性的时刻,厂里的重要工匠都到齐了。

李厂长一声令下:“放铁水。”

闸门打开,红彤彤的铁水沿着渠道流了下来,流进了一个模具里,为了打造方便,各种模具也是不一样的,为了打造切割方便,这是铁棍模具,一条铁棍差不多二百斤,一共生产了五条铁棍。

工匠们惊呼:“成功了,成功了。”

吕铃没有那么乐观,让李厂长取来一块,仔细瞧了瞧,摇摇头:“还算不得精铁,只能算是质量比较好的铁,但是也可以了。传我将令,犒赏所有工匠们,晚饭吃白米饭,猪肉炖白菜。”

有的说为什么不奖励钱,压根就没多钱,上哪里奖励钱去,工匠们还能开支,普通士卒连工资都没有。

伙房领了大米熬粥、切肉炖菜,整个铁厂一片欢腾。

吕铃问李厂长:“这段时间招募了多少铁匠?”

李汉摇摇头:“民间其实没多少铁匠,好几个村子有一个,又不可能全招来,都半月了才招到一百多熟练铁匠。”

“一带三,一名熟练铁匠带三名学徒,每教会一人奖励五百文。教会三十人以上的,颁发大铁匠的勋章,奖励土地十亩。”

“好,如此一来铁匠们教徒弟的热情空前高涨。”

“想要快速练成,必须大量打造,不要心疼材料,安排打造三千把野猪矛,刃口一尺以上,装杆要粗,坚固耐用。”

“好的将军,我明天就安排。咱们这厂子还没有名字,请将军赐名。”

吕铃想了想:“就叫大汉滕国铁厂,首先是军用,等军用满足了,再考虑民用。武器、铁锅、菜刀、铲子、铁钉但凡用到的都可以生产。”

建安西年冬,大汉滕国铁厂的投产意味着吕铃在滕国工业化的开始,从一个完全农业的小县城,向着工业化快速转型。

两天后,吕铃在步兵营校场训练步兵呢,收编的水匪、山贼现在都己经开始训练了。因为多了一员大将管亥,许多事情都让吕铃省心了,但是必须按照新的训练大纲来。新兵的练兵方式又累又苦,但是效果相当显著,短短几天时间士卒们行如风站如松。这个时候滕国铁厂工匠抬着一筐子芦叶矛过来了。

刃口长约二十厘米,安装管长了有十来厘米。不过都是纯手工打造的东西,大大小小的稍微有些差别。

“都是这样的,还是挑选出来的好的?”

“回将军,随机选取的。”

吕铃看习惯了好钢的东西,咋一看这铁打的还是不习惯的,一招手把管亥叫了过来。

“管将军,你帮看一下,这批矛头是否合用。”

管亥拿过矛头来仔细观看,看看刃口,试试强度。

“好兵器,好兵器。普通小兵用足够了,妥妥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原来如此啊,那就好,加上木杆,做够三千根给我送到县衙。”

“预计三天就能完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