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女帝
重生三国当女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三国当女帝 > 第35章 饥民的鱼汤

第35章 饥民的鱼汤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三国当女帝
作者:
石门华哥
本章字数:
4696
更新时间:
2025-05-22

第五件事情,招募流民,组建民屯,明年咱们滕国要达到两万军力。

吕铃说完,孙观立刻反对:“将军,滕国小县,若是养活两万大军,会非常的吃力,请将军慎重考虑。”

“孙主薄考虑的非常对,但是也仅限于现在的农业情况。本将这里有两种作物,一种是粮食,叫做玉米,水肥好的地块亩产量能到两千多斤,是大麦的好几倍。大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玉米收获后刚好播种大麦,完全不用担心土地问题。第二种作物是叫做土豆,是一种根茎作物,亩产高达八千斤。这种作物在咱们这出了正月就能播种,西月下旬就收获成熟了,不耽误种植第二季作物。”

孙观听完挠挠头,比较炸裂。

不止孙观,别人也是难以置信,毕竟己经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范围。

孙小五眨眨眼:“地是需要有休耕,种几年就要休耕几年,不然容易没地力了。”

“地力之说,是因为不懂施肥,施肥得当种几十年都不用休耕。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为了抬杠,只是告诉大家军粮无需担忧,虽然没有太富裕,但是肯定完全够吃。”

孙观一听这话马上站起来了:“将军,那还等什么。滕国之地对曹贼最为痛恨,随便挑选,再征兵一万六,凑齐两万没问题。”

“征兵的事情暂缓一段时间就开始,先要把路修好。我父亲先去泰山郡和济州郡,等谈完事情咱们再征兵。不然贸然征兵,引得我臧霸叔叔不愉快反而不美。下面我再说第六件事情,有农曹负责,组建几百亩苗圃,培育榆树、香椿、柳树、杨树、桑树、拓树等。用于官道行道树、河堤沙滩树、以及战备木材储备。”

农曹连忙起身:“这些事情都熟,都能培育。开春后各地野生出的树苗也能种植许多,同时发动鼓励各村子进行多多种植,才是上策,毕竟单单依靠衙门力量薄弱。”

事情就谈到这里,大家各自起身就要散了。

吕铃起身施礼:“这些事情就拜托诸位,以上几件事情往小了说为了滕国百姓军民,往大了说就是为了大汉,为了家国天下。”

众人齐声回答:“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尽力。”

翌日上午,十点左右,滕国城西大湖边上。

吕铃带了百余名骑兵,十余辆拉着箩筐的马车,在这里等候。

今天跟着过来的是典岩,大家在这里耐心等待,典岩抬头看了看冰冷的太阳,今天这风有点冷。

“姐,这小子会不会忽悠你,放咱鸽子。”

“不会,他们正捞鱼呢,一会就到了。”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来了二十多条渔船,人数有六百多人,船舱里都是鱼。

刘浚当先跳下船:“将军,我没来迟吧。”

“没有,没有,时间刚好。”

刘浚一招手:“兄弟们把鱼都抬过来。”

这年头只是兵荒马乱,人为的原因多些,自然界并不贫瘠。

鱼都分类好了,十几二十多斤的大白鲢鱼、胖头鱼。五六斤的鲤鱼、草鱼、一个个的很。差不多有两万汉斤,刚好十辆马车能拉完。

刘浚指了指湖边的五百人:“将军,就让这五百人先行过去训练吧。”

“好,没问题。辛苦刘营长了,地上一万斤的大麦、高粱是调拨给你们的粮食。冬装、被服都在赶制,过几天就做好了。”

“多谢将军,我等回去继续打渔,为大军提供鱼肉。”

“水军大营暂时还顾不上,等开春再修建。”

刘浚带人回去了,继续破冰打渔,这个时候正是鱼肥的时候,冰尚且不厚,还能打捞半月,等天气寒冷冰厚了就没办法打捞了。

吕铃安排典岩把五百水兵送去步兵营接受训练,这将是脱胎换骨的两个月,未经严格训练又如何能称之为精兵,乌合之众一打就散,将领一挂,小兵做鸟兽散了,算什么精兵。

滕国通往彭城的工地上,这条路使用最为频繁,吕铃也非常的重视,把步兵里三千把精钢的铁锹、十字镐都给了这个工地。

孙观骑着马,带着马车来到了工地,一边走一边大喊:“今天有鱼汤喝,吕将军为咱们改善生活了,都抓紧干。”

两个工地一共调了二百条大白鲢鱼,二十斤左右,一百人熬一锅鱼汤,多加点大姜,其实每人顶多一口肉,也就是喝个味道,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个承诺,承诺了改善生活,改善了吧,加了一餐鱼汤。别的不用说,就是鱼汤里的大姜,这些饥民都买不起,连年不断的战争,把民生推向了深渊,无数人流离失所,无数人背井离乡。

滕国到下邳的官道上也是如此,民工们下午都喝到了一口新鲜的鱼汤。

这年头的鱼可全部都是野生的,没有养殖的一说,大铁锅柴火炖,加点大姜味道美得很。

有的饥民喝到鱼汤的时候,双眼是满含着热泪的。

一个十六七的小伙子跪地上哇哇大哭,旁边人就问:“黑娃,什么情况,哭什么,让遇刺卡住了?”

“没有,没有。我想起我爹,他饿死的时候只想着有一口鱼汤喝,到也没实现。”

此时,五百水匪在步兵营才明白大汉居然有这样的部队。入营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去烧火,每人一大锅水,烧的烫手才行。

浴桶是不可能的,压根没那么多浴桶,原来的衣服都不能穿了,要么扔,想要保留就必须放进开水里烫死虱子。

在烧着壁炉的淋浴房里把自己身体进行了冲洗,换上崭新的麻布衣服,每十人编练一小队,委派了一名十人长。麻鞋麻衣,藤编的帽子,半丈长的白蜡杆就是兵器。

集合的号角吹响,在各自十人长的带领下跑向校场。

五百人,五百个小队,单单是整队这一个环节就搞了半个时辰。

前面将官嗓子都喊哑了,这才算是勉强把队伍排好了。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

左右肯定是分不开的,右胳膊上缠红布条,不让你跑,也不让跳,单单是一个站军姿就能让人腿脚发软。

水匪里自然是有人不服气的,但是挑衅军规的下场是十分凄惨的,轻了二十皮鞭,打的皮开肉绽。重了首接拖出辕门外斩首,脑袋挂高杆子上了。

到了军营,只有两种人能免于基础训练,一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不用训练这些。二是出谋划策的谋士,也不用训练这些。如果不具备这两种技能,会技术也行,比如你是郎中,能治疗普通的疾病,也可以去做军医官。比如你会打铁、会木工、会裁缝那都是人才,不仅不训练,还有工钱。如果都没有,那就老老实实当兵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