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 第6章 科举革命风波,技术官僚萌芽

第6章 科举革命风波,技术官僚萌芽

加入书架
书名:
小白鼠?这是朕逆天改命的金手指
作者:
爱吃辣的冰淇淋
本章字数:
5208
更新时间:
2025-05-15

凛冽的寒风像女妖一样在外面呼啸着,正映衬着朱瞻基内心翻腾的风暴。

平时能让人平静下来的淡淡檀香味,此时也无法缓解他内心紧绷的紧张情绪。

皇帝的召见十分突然,那不容置疑的命令声凸显出局势的紧迫。

他满心寒意地确定,那些在宫廷回廊中悄悄流传的传言,即将变成更具体、更危险的现实。

紫禁城的太和殿色彩斑斓、气势恢宏。

用黄金和深红色精心雕刻的巨龙在柱子上蜿蜒盘旋,它们无声的咆哮似乎呼应着弥漫在空气中那无形的权力。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焚香气味,聚集在此的官员们之间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息,仿佛能听到电流的噼啪声。

朱瞻基朝着龙椅走去,脚步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回响,他脸上平静而坚定的神情掩盖了内心的波澜。

他还没来得及理清军事改革的复杂局面,一场新的危机就爆发了——江南的文人,那些自称传统守护者的人,联合起来反对他对科举制度进行的全面改革。

百度系统描绘了一幅黯淡的景象:对八股文的严格遵循正扼杀着创新,让帝国急需的、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科学和技术人才极度匮乏。

他提出的解决方案——采用双轨制,包括一条专注于传统儒家学术的“明经”轨道和一条聚焦于实用科学与工程的“致用”轨道,并在翰林院设立“格物院”——不出所料地引发了强烈的愤慨。

“殿下,”一位文人代表开口说道,他的丝绸长袍似乎因愤怒而闪烁着光芒,声音中充满了轻蔑,“这种……这种彻底背离既定传统的做法简首就是一种亵渎!它会让帝国陷入混乱!”他疯狂地挥舞着手臂,袖子像激动的翅膀一样扑腾着,“八股文是我们学术传统的基石,是我们文明的根本!”

朱瞻基毫不退缩地迎上他的目光,反驳道:“传统不应成为将我们束缚在过去的枷锁。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难道认为郑和那壮观的船队是靠诵读儒家经典来航行在广阔海洋上的吗?不!他们需要熟练的航海家、数学家、造船工匠——那些接受过实用技能训练的人,而不仅仅是会说空话的人!”

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愈发浓烈。

聚集的官员们开始窃窃私语。

那位文人代表气得说不出话来,脸涨成了难看的紫色。

他正要再次发起长篇大论的攻击时,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

“殿下的设想并非毫无价值,”翰林院大学士杨大学士走上前,举止端庄沉稳,“帝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新的应对方法。格物院将培养出塑造我们未来的人才,那些工程师、科学家、创新者,他们将确保明朝的持续繁荣。”

朱瞻基对这位老学者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他的支持在反对声浪日益高涨之时,是极为必要的助力。

朱瞻基趁机强调改革的益处,精心措辞,既诉诸理性,又激发野心。

他谈到了一个更强大的帝国、更繁荣的经济,以及一个由创新和进步保障的未来。

辩论激烈地进行着,这是传统势力与变革之风之间的一场唇枪舌战。

但朱瞻基凭借百度系统的知识,怀着坚定的信念,立场坚定。

会议结束时,即便没有得到热烈的支持,他至少也让改革方案得到了勉强的认可。

但当他离开太和殿时,一种不安的感觉笼罩了他。

他赢得了这场战斗,但战争远未结束。

在整个过程中,他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暗流,一股有组织的、试图削弱他的力量,一场精心策划的抵抗,这己经超出了通常的保守派反对范畴。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百度系统曾提到过一个名字……东林党初露端倪……

那天傍晚,当紫禁城的阴影逐渐拉长,朱瞻基独自坐在书房里,闪烁的烛光映照出他脸上的皱纹。

他收到了一封加密信,是一位同情他的太监偷偷塞进他袖子里的一张小纸条。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心跳加速。

纸上用潦草的字迹写着一句话,让他脊背发凉:“他们在青云观会面。” **第六章:科举革命风波,技术官僚萌芽**

金陵城的风,裹挟着初夏的燥热,吹不散朝堂上的剑拔弩张。

话说朱瞻基那小子,自从在军改上啃下块硬骨头,朝野上下都觉得这皇太孙不简单。

可谁也没想到,他下一个目标,居然是动科举这块几百年都没人敢碰的奶酪!

“殿下!科举乃国之根本,取士之正途!岂能由你随意更改!”

江南士绅代表胡大人,须发皆张,唾沫星子差点喷到朱瞻基脸上。

他身后,站着一排穿着青色官袍的官员,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把朱瞻基生吞活剥了。

朱瞻基端坐在太孙的位置上,小小的身板挺得笔首。

他心里清楚,这帮老家伙不是真的关心国家大事,是动了他们的蛋糕,急眼了。

“胡大人此言差矣。”朱瞻基慢条斯理地开口,稚嫩的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科举取士,固然重要。但如今科举,重文章辞藻,轻经世致用。朕要改的,正是这舍本逐末的弊病!”

“殿下!文章乃立身之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一样离得开文章!”胡大人梗着脖子,寸步不让。

“呵呵,”朱瞻基轻笑一声,心里暗骂,这老家伙还真能扯,“依胡大人之见,只会之乎者也,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了?”

他顿了顿,提高嗓门:“朕要的,是懂水利的,能修堤筑坝;是懂算学的,能开矿冶炼;是懂农事的,能改良耕种!朕要的,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人才!”

“殿下!此乃奇技淫巧,非正途也!”

“正途?”朱瞻基眼神一冷,“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国家积贫积弱,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正途?!”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这时,国子监大学士杨大人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所言极是。科举改革,势在必行。老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杨大人是老派官员,但思想开明,早就对科举的弊病深恶痛绝。

他这一站出来,朝堂上的气氛微妙地变了。

朱瞻基知道,光靠嘴炮是没用的,得拿出真东西。

“朕意在国子监设立‘格物致知’之学,招揽天下有志之士,学习算学、水利、农事、机械……凡有真才实学者,皆可入朝为官!”

“殿下!此举有违祖制!”

“祖制?朕看你们是只记得对自己有利的祖制吧!”朱瞻基毫不客气地打断,“朕是大明的皇太孙,朕说的话,就是祖制!”

说完,他扫视群臣,目光如炬:“谁再敢阻拦科举改革,休怪朕不客气!”

江南士绅们被朱瞻基的气势震慑住了,一时语塞。

科举改革的风波,暂时被压了下去。

但朱瞻基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那些既得利益者,绝不会轻易放弃。

暗地里,一股反对的势力正在悄然滋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流”。

(东林党的雏形)

而此时的朱瞻基,正埋头于一堆图纸之中。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改革科举,还要为大明培养出一批真正懂技术、会实干的技术官僚!

毕竟,光靠嘴炮,是建设不好大明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