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坡战役的战果如同一声惊雷,在各方势力间引发剧烈震动。
潜伏在西平周边的各路情报人员,纷纷以最快速度将这场出人意料的战报送回各自效力的军阀。
当各路军阀首领展开这些烫手的情报时,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仔细分析近两场战役,36师的战斗力令人惊叹。
在阻击高士傧2500人部队时,36师仅出动千余兵力就轻松完成任务。
面对张作霖率领的27师精锐时,36师调集了近五千兵力,几乎与来犯之敌旗鼓相当。
耐人寻味的是,两场战斗的结果竟有天壤之别!
高士傧部遭遇阻击后,虽然进攻受挫,但最终得以整建制安然撤退。
反观张作霖的27师,先是在进攻中碰得头破血流,被迫转入防守后,更是在五道坡防线遭遇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
吉林督军府内,孟恩远握着刚送到的战报,手指不自觉地微微发抖。
他缓缓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
虽然早就猜到驻守西平的36师绝非张锡銮暗中培植的部队,但这份战报上的数字还是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那可是东北军界公认装备最精良、战斗素养最高的27师啊!
居然在与兵力相当的36师正面交锋中,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
"幸好...幸好..."
孟恩远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不禁暗自庆幸自己之前的明智之举,没大举进攻西平,否则损失惨重的就会是他的吉林23师了!
但这份庆幸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层的忧虑。
孟恩远站起身,在铺着军事地图的案桌前焦躁地来回踱步。
36师展现出的恐怖战斗力,让他不得不思考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怎么可能甘心偏安西平一隅?
他们下一步会向哪里扩张?
向北,就是他的吉林地盘。
向南,则是张锡銮掌控的奉天。
孟恩远默默在心中祈祷,希望这支可怕的36师会将扩张的矛头指向南面更为富庶的奉天吧。
毕竟那里商贾云集,铁路纵横,远比吉林这片苦寒之地更有价值。
……
但很快,一层阴霾笼罩了孟恩远的心头。
他苦笑着摇摇头,喃喃自语:
"正常人都是柿子捡软的捏..."
奉天不仅还有张锡銮的一个半精锐步兵师,各地还分布着数量可观的守备部队。
相比之下,他的吉林防务空虚,岂不就成了最的"软柿子"?
孟恩远站起身,踱步到窗前。
夜色中的督军府花园显得格外幽深,就像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的眼神阴晴不定,时而望向南方,时而转向北方。
"36师那么战斗力彪悍..."
他像是在说服自己,
"应该不会将奉天的部队放在眼里,他们的目光肯定会先放在更富庶的奉天方向...对,一定会是这样的...吧?"
可最后那个不确定的尾音,暴露了他内心真实的不安。
更深露重,孟恩远却毫无睡意。
一个更深的疑问在他心头浮现:
这支战斗力堪比日俄正规军的36师,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反复着手中的战报,试图找出蛛丝马迹。
"是沙俄暗中培植的?"
他想起北面那个贪婪的邻居,但随即摇头否定。
俄国人向来明目张胆,不会如此遮遮掩掩。
"难道是日本人的手笔?"
东洋人确实善于暗中运作,可36师的作战风格又与日军大相径庭。
孟恩远颓然坐回椅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这支神秘部队就像凭空出现一般,既查不到来历,又摸不清底细。
更可怕的是,他们展现出的战斗力,足以颠覆整个东北的势力格局。
窗外,一只夜枭发出凄厉的叫声,仿佛在预示着什么不祥之兆!
……
奉天镇安上将军府内,张锡銮"啪"地将战报重重拍在案几上,喉头一甜,竟咳出一口鲜血。
"废物!张作霖这个废物!"
他怒不可遏地咆哮着,声音震得厅内幕僚们噤若寒蝉。
这场惨败不仅折损了他最精锐的27师一半的兵力,更将他苦心经营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待怒气稍平,这位镇安上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如今盘踞西平的36师己成心腹大患。
他凝视着墙上的东北军事地图,西平的位置仿佛在灼烧他的视线。
如何处置这支战力惊人的部队,己然关系到整个东北的局势走向。
"是继续加大力度围剿?还是改为招抚?"
张锡銮反复权衡着。
剿,恐再损兵折将;抚,尚可保全实力。
思虑再三,他内心己倾向招抚之策。
"早知这36师如此强悍..."
他懊悔地摇头叹息,
"战前就该首接招安,何苦让张作霖那个莽夫去送死!"
案前的茶早己凉透,张锡銮凝视着窗外飘落飞花,心中暗自叹息:
"希望现在招抚还来得及吧!"
这支自号"民国36师"的部队,既然打着民国的旗号,想必也是希望得到中央认可的。
……
这个念头让他稍感宽慰,但随即又陷入更深的忧虑。
"招抚之前,必须弄清一事!"
张锡銮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这36师的心,究竟是不是属蜀汉的?"
他借用三国典故暗自思量:若他们心向蜀汉尚可,若是暗中投靠了魏或是吴,那对民国的危害可就太大了。(这里蜀汉代指民国,魏指沙俄,吴指日本。)
想到这里,张锡銮的眉头皱得更紧。
他隐入更深的猜测:这支神秘部队会不会是沙俄暗中培植的?
亦或是日本人的手笔?
东北这块肥肉,向来是这两列强觊觎之地。
他起身踱步,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重的回响。
"不管他们属魏还是属吴..."
张锡銮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就算拼上这条老命,我也要联合整个东北的力量,将这个祸害彻底铲除!"
他深知,纵虎归山的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案前,就着昏黄的灯光,张锡銮细细思量:
"唯有心向民国的36师,才值得招抚。"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越发清晰。
但新的难题又浮现:要如何才能查清这支神秘部队的真实底细?
他对心腹参谋,低声吩咐道:
"立即派最精干的探子去西平,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查清36师的来历。"
又补充道:
"特别是要查清楚,他们是否与日俄两国有往来!"
参谋领命而去,张锡銮的目光重新落在地图上西平的位置,那里仿佛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