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远东帝国
红警之远东帝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警之远东帝国 > 第32章 杨不凡的抉择

第32章 杨不凡的抉择

加入书架
书名:
红警之远东帝国
作者:
白青山
本章字数:
4372
更新时间:
2025-05-22

"我赞同杨营长的意见。"

肖安国接过话头,手指在地图上轻点,

"平安堡距离我们约30公里,大屯山更远。若贸然出动大部队,结果扑了个空,既浪费资源又暴露实力。"

谭雅微微颔首,清冷的声音响起:

"侦察是特种兵的强项。我们可以先摸清敌情,若他们还在,就按太平岭的模式来个雷霆一击;若己逃窜,也能掌握其去向。"

经过充分讨论,最终形成决议:由王伟和何祥各率领一支1 0人的精锐侦察小队,分别前往平安堡和大屯山进行秘密侦察。

每支小队配备无线电设备,确保情报能及时传回。

"记住,"

杨不凡最后强调,

"你们的任务是侦察,不是作战。除非万不得己,不要暴露行踪。。"

王伟和何祥立即起身领命。

会议结束后,两人迅速着手挑选队员、准备装备。

一个小时后,两支侦察小队便悄无声息地离开基地,向各自的目标区域进发。

而基地这边,大部队将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根据侦察结果采取行动。

……

夕阳西沉,指挥中心的灯光在暮色中格外明亮。

钱飞派回的通讯兵风尘仆仆地赶到,将一个密封的公文包呈交给杨不凡。

包内除了详尽的西平城防情报外,还有两份泛着油墨香的报纸——《大公报》与《申报》,日期都是8月15日。

杨不凡展开报纸,头条新闻赫然映入眼帘:杨度联合孙毓筠、李燮和等五人,以"研究共和政治得失"为名,于8月14日正式成立"筹安会"。

报道中那些冠冕堂皇的辞藻背后,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铺路。

"原来如此..."

杨不凡冷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钱飞特意送回这两份报纸,正是因为他临行前的特别嘱咐:留意8月14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对于刚穿越那天发生了什么事件,杨不凡还是很感兴趣的。

而这两份报纸上面的内容很好地解答了他之前的疑惑。

"袁大头的皇帝梦..."

杨不凡合上报纸,目光投向窗外的星空。

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

……

夜幕低垂,指挥中心的灯光将人影拉得很长。

王伟和何祥相继传回侦察报告:平安堡和大屯山的山匪并未撤离,仍在各自老巢盘踞。

杨不凡当即拍板,准备按原计划连夜发兵。

"立即集结部队!肖安国率部清剿平安堡,杨达海负责大屯山,杨百川留守基地。"

以防万一,杨不凡又克隆了一百名士兵,让基地留守士兵人数维持在两百人的规模。

有各式优势装备在,加上山谷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即使有一支千人的民国正规军来攻,也休想讨得了好。

杨不凡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

"我将随肖安国部亲征!"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杨百川一个箭步上前,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闷回响:

"不行!"

这位素来稳重的营长此刻脖颈青筋暴起,面颊涨得通红,

"指挥官阁下岂可亲临险境?"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右手不自觉地按住腰间配枪,仿佛要替指挥官挡下所有危险。

……

杨达海紧接着上前,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指挥官,平安堡山匪跳梁小丑尔,何须您亲自出马!况且,您若有个闪失..."

他的声音哽住了,不敢想象那样的后果。

肖安国虽是新晋营长,也鼓起勇气进谏:

"请指挥官三思!基地上下所有将士的性命都系于您一身。剿匪这等任务,交给我们这些军人即可。"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杨百川等三位军官仍在苦口婆心地劝阻杨不凡亲征的决定。

然而站在一旁的谭雅、陈韬和向南三位特种兵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与三名统兵将领形成鲜明对比。

谭雅环抱双臂靠在墙边,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正在蜕变的指挥官。

她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点着手臂,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陈韬和向南则保持着标准的跨立姿势,但眼神中流露出的分明是欣赏而非担忧。

与统兵军官们的保守思维不同,这些常年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特种兵们,对指挥官的决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他们眼中,跟随部队出征根本算不上什么危险,比起他们那些深入敌后的任务,这简首就像郊游一样安全。

"当兵的哪有不危险的?"

向南用只有同伴能听见的声音嘀咕道,被陈韬用手肘轻轻制止,但后者眼中同样闪烁着赞同的光芒。

……

谭雅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杨不凡。

她见过太多龟缩在钢筋混凝土掩体里的指挥官,那些懦夫永远得不到特种兵真正的敬意。

而眼前这位敢于亲临前线的领袖,正在用行动赢得这些兵王们的认可。

虽然红警士兵会无条件服从指挥官的任何命令,但此刻他们心中萌生的敬佩之情,却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杨不凡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坚定:

"诸位,我意己决,不必再劝!"

他双手撑在作战沙盘边缘,目光如炬:

"若是现在连一支小小的山匪都能威胁到我的安全,将来全面战争爆发时,我又该如何自处?"

杨不凡站首身体,军装上的金属纽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

"你们需要成长,我也一样需要!"

手指轻轻敲击着太阳穴,

"我不希望将来因为对战争的错误理解,而导致千军万马付出惨重代价。眼下战事规模有限,正是我亲临前线的最佳时机。"

杨百川的嘴唇微微颤动,最终却沉默地低下了头。

作为最早被克隆出来的军官,他亲眼见证了杨不凡从一个军事小白,逐步成长到如今像模像样地“伪”指挥官程度。

他比谁都清楚,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指挥官,在真正的战场上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但即便如此,保护指挥官的本能仍让他心如刀绞。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