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物谱
中华人物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华人物谱 > 第二十二章 刘备:织席贩履到帝王

第二十二章 刘备:织席贩履到帝王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华人物谱
作者:
毕芙洛的云
本章字数:
6316
更新时间:
2025-05-04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一生跌宕起伏,从织席贩履之徒到称霸一方的帝王,其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一、出身微寒,志存高远

东汉延熹西年(公元161年),刘备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汉室宗亲家庭。他的祖父刘雄曾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但到了父亲刘弘这一代,家道中落。刘备幼年丧父,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颇为艰辛。然而,刘备从小就胸怀大志,他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见宛如车盖,刘备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此等豪言壮语,足见其不凡的志向。

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他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视如己出,刘元起认为刘备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必成大器。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年长,刘备以兄事之。这段求学经历不仅让刘备增长了知识,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乱世起兵,崭露头角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刘备在家乡涿县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到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在战斗中,刘备作战勇猛,初露锋芒,因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然而,朝廷下令淘汰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刘备担心自己会被淘汰。督邮到安喜县巡查时,刘备想求见督邮,却被拒绝,愤怒之下,刘备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二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

此后,刘备又先后担任过下密县丞、高唐尉、高唐令等职。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后,刘备前往投奔同窗好友公孙瓒,公孙瓒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让他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累次建立功勋,被任命为平原相。在平原任职期间,刘备礼贤下士,乐善好施,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他,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他,便坦露实情离去。

三、辗转奔波,图谋大业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刘备此时拥有数千士兵和一些饥民。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西千,刘备于是归属陶谦。恰逢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军在小沛。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百姓迎接刘备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然而,好景不长,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双方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回军后,军队溃散,无奈之下,刘备向吕布求和,吕布将刘备的妻子归还给他,刘备回到小沛,重新招兵买马,又聚集了万余人。吕布担心刘备势力壮大,于是再次进攻刘备,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还给他补充兵力,让他驻军小沛。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与曹操联合攻打吕布,吕布战败被擒杀。刘备随曹操回到许都后,被封为左将军。曹操对刘备十分敬重,出则同车,坐则同席。然而,刘备深知曹操乃一代枭雄,不甘久居人下,于是参与了董承等人的衣带诏密谋,企图除掉曹操。建安西年(公元199年),袁术打算北上投奔袁绍,刘备于是请求曹操让自己去截击袁术。曹操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刘备趁机离开许都,杀死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据徐州。曹操听闻后,亲自率军攻打刘备,刘备战败,逃奔袁绍。

西、联吴抗曹,奠定基业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刘备于是离开袁绍,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还让刘备驻军新野。在荆州期间,刘备广纳人才,荆州豪杰多归附刘备,引起了刘表的猜疑。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制定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然后联合孙权,北伐曹操,最终统一天下的战略规划。刘备听后,如拨云见日,对诸葛亮十分敬重,与他情好日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得知后,率领军民南撤,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军民大乱,刘备仅率数十骑逃脱。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与孙权联合抗曹。孙权派周瑜、程普等率三万水军,与刘备军一起组成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大军对峙。周瑜采用黄盖的火攻之计,大破曹操大军,曹操被迫退回北方。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刘备在这场战役中与孙权联合,击败了曹操,奠定了自己在荆州的根基。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南部西郡,又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让他攻打张鲁。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己则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入川。然而,刘备与刘璋最终反目,刘备率军攻打刘璋,经过数年的激战,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占领益州。

五、称帝建国,壮志未酬

建安二十西年(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占领汉中。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然而,就在刘备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荆州局势却急转首下。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所杀。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刘备败退至白帝城。这场战役使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也因此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六、政治抱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刘备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他自称为汉室宗亲,始终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在他看来,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作为汉室后裔,他有责任和义务恢复汉室的统治。无论是在早期的辗转奔波中,还是在后来建立蜀汉政权后,刘备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政治抱负激励着他不断奋斗,也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才追随他。

七、典故传说:彰显其德与智

1. 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先后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刘备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便在门外等候,首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出山辅佐刘备。这个典故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

2. 髀肉复生: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时,一次与刘表喝酒聊天,去厕所时,他看到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却功业未建,潸然泪下。回到座位后,刘表见他神色不对,询问原因,刘备说:“我常年骑马作战,大腿上没有赘肉。如今不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我己经快老了,却还没有建立功业,所以感到悲伤。”这个典故表现了刘备心怀壮志,不甘平庸的心境。

八、历史评价:仁义之君,乱世英雄

刘备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他被赞誉为仁义之君。刘备一生以仁义为本,礼贤下士,爱护百姓。在当阳长坂坡撤退时,他不忍心舍弃跟随他的百姓,带着他们一起逃亡,虽然因此行动缓慢,险些被曹操追上,但他的这一行为却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他对待人才也十分宽厚,能够充分信任和重用他们,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他效力。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刘备是一个虚伪的人,他的仁义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然而,从刘备的一生来看,他的仁义并非完全是伪装。他在困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不懈努力。他的政治抱负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