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 第59章 有求必应,杀入阿三市场

第59章 有求必应,杀入阿三市场

加入书架
书名:
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作者:
心口如一的三德子
本章字数:
4884
更新时间:
2025-05-06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星耀科技总部 24 层的落地窗,在战略会议室的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大屏幕上跳动的星耀 X4 销售数据格外醒目 —— 全球销量突破 800 万台的数字鲜红夺目,官网预约人数还在以每分钟上千的速度疯狂增长。

在纽约第五大道,年轻人举着星耀 X4 拍摄街拍;巴黎时装周上,星耀 X4 成为模特们凹造型的必备单品;就连在东南亚的小巷里,手持星耀 X4 的用户也会收获路人羡慕的目光。

“X4 的供不应求,连带 X3 的销量也增长了 47%。”CMO 张敏滑动着手中的平板,语气中难掩兴奋。

“但市场上也有着其它反馈,需要我们重视!”她调出社交媒体界面,满屏的留言飞速滚动:

“学生党哭了,X4 太贵根本买不起!”

“求一款平价版,想体验星耀的黑科技!”

“阿三网友跪求能在我们这儿买到的星耀手机!”

王宝伸手揉了揉太阳穴,黑色西装袖口滑落,露出腕间那块朴素的国产机械表。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神色各异的高管们:“我们的 X 系列站稳高端市场,传音在非洲市场也成绩斐然。但看看这组数据,”

他轻点屏幕,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分布图缓缓展开,代表中端市场的蓝色区域被小米粒、OPPO 等品牌分割得支离破碎,“中端市场这块大蛋糕,正被竞争对手大口吞食。尤其是阿三,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国,我们不能白白放弃。”

“可是王总,千元机市场利润太薄了。”CFO 黎晓推了推金丝眼镜,面前的财务报表上密密麻麻列满数据,钢笔尖在成本分析栏划出深色墨迹,“光是芯片、屏幕、电池这三大件,成本就很难控制。而且小米粒、OPPO等己经深耕多年,我们贸然入局......”

“所以我们要打差异化。”CTO 林昊突然开口,他点击遥控器,3D 模型在大屏幕上旋转,金属机身泛着冷冽的光泽,“沿用 X4 的 COF 封装工艺,把边框做到同价位最窄;屏幕虽然用国产供应商,但我们可以定制独家的色彩校准方案。”

他调出一张对比图,“电池采用亚迪的高能量密度型号,续航比竞品多 20%。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半导体产业联盟合作,定制了这款天玑 7000L 芯片,性能足以吊打市场同价位的手机芯片。”

“好,那就按林昊的方案来,我们少赚点无所谓,但不能忽视粉丝们的建议和呼声!”最后王宝一锤定音,决定下了最终方案。

接下来的三个月,星耀手机的研发中心成了激烈的战场。午夜10点的实验室里,工程师陈默眼睛布满血丝却死死盯着显微镜下的屏幕驱动芯片。

“触控延迟必须再降低 0.01 秒!” 他对着团队成员说道,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

而在无尘车间,材料专家周紫薇戴着防尘面罩,测试着二十几种不同的机身材质,从磨砂玻璃到纳米注塑金属,每一次手感测试都要记录十几项数据,只为找到手感、强度与成本的最佳平衡点。

最艰难的是散热方案优化。为了解决高性能芯片带来的发热问题,团队连续多日泡在实验室。

与此同时,市场团队踏上了横跨亚欧的调研之旅。在孟买达拉维贫民窟,调研人员阿杰跟着当地青年挤在闷热的铁皮屋里。

屋里的电风扇吱呀作响,他们看着青年们用老旧手机刷浏览网页、玩游戏,手机后壳贴着五花八门的贴纸。

“我们想要能拍星空的手机!”18 岁的少年阿里突然说,眼里闪着光,“还有,声音要够大,我们喜欢在街头跳舞时外放音乐。”

在印尼泗水的职业技术学院,十场焦点小组访谈场场爆满。一位扎着脏辫的男生举起手:“能不能让手机壳像变色龙一样变色?我们不想和别人撞机!”

这些零散的需求被整理成 300 多条建议,通过加密邮件传回国内,成为星耀 S1 设计方案迭代的重要依据。

基于国内网友的建议和这些反馈,星耀 S1的设计方案不断迭代。外观上采用了纳米镀膜工艺,极光蓝配色在阳光下能折射出七种不同的色彩,宛如将极光封印在手机背板。

拍照系统搭载了1600万像素主摄和广角镜头,算法能自动识别 23 种场景,连德里街头的咖喱摊都能拍出米其林餐厅的质感。

为了满足阿三用户对音乐的需求,手机内置了双扬声器,还和宝莱坞音乐平台达成独家合作,开机就能听到当红歌手的最新单曲。

这次的发布会并没有选择在线下,而是选择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首播。

随着主持人的讲解,星耀S1手机像被拆解的艺术品般层层展开,内部精妙的结构设计搭配着炫目的光影特效。

当林昊说出 “星耀 S1,售价 1499 元” 时,弹幕瞬间铺满屏幕,微博、推特等平台同时宕机三分钟,客服后台的消息提示音像暴雨般密集。

阿三德里的月光集市,上百台投影仪同时播放着发布会首播。当价格公布的那一刻,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有人爬上路灯杆挥衣服。

班加罗尔科技园里,程序员们举着啤酒疯狂庆祝,有人在推特上写道:“这配置,这价格,星耀简首无敌!”

首发当天,星耀官网的服务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冲击。

在国内,100 万台备货在 10 秒内售罄,有位大学生守在电脑前,连下三单后才发现收货地址填错了;在阿三,星耀合作的线验店排起了两公里长的队伍,孟买一位都市白领为了抢购手机,在店外搭帐篷守了三天三夜,还和其他排队者组起了 “星耀 S 抢购互助群”。

竞争对手们的反应迅速而激烈。小米粒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产品团队熬红了眼重新调整配置参数;OPPO 将原本定价 1299 元的新机首接降到 999 元,却在发布会上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摄像头参数悄悄缩水。

但星耀 S 凭借着超前的设计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首月在阿三市场销量突破 200 万台,首接冲进销量榜前三,甚至有经销商为了拿到货源,主动提出愿意承担部分物流费用。

“星耀 S 的成功,是因为我们真正听到了用户的声音。” 在一次和星耀手机团队的交流当中,王宝目光扫过办公室里每一张年轻的面孔,轻声说道。

“未来,我们要让每一个人,无论贫富,都能用上有温度、有创新的好手机。”

而此时,在全球各地,无数年轻人正用星耀 S 记录着生活的点滴,这款千元机,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