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 第172章 量子风暴眼

第172章 量子风暴眼

加入书架
书名:
重返2010:科技帝国崛起
作者:
心口如一的三德子
本章字数:
9318
更新时间:
2025-07-08

默克那份签署的合作合同上的墨水还没干透呢,一份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标注着最高加密等级的测试报告,却如同无声的惊雷,瞬间击穿了全球科技界短暂的欣快氛围,更将本己炙手可热的量子计算产业,狠狠抛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眼。

报告的核心内容简单得令人窒息:

该校量子研究团队利用星耀量子云平台提供的先进算力以及开源量子算法库中的部分工具,在模拟环境中,成功分解了一个4096位的RSA加密密钥!

分解时间:36小时!

RSA,这颗支撑着全球互联网安全、金融交易、政府机密、个人隐私近半个世纪的密码学基石,在量子算力的精确打击下,开始显露出令人胆寒的裂痕。

消息最初只在一个极小的密码学精英圈内流传。但数字世界的恐慌,没有物理边界。

当这份报告的一个核心摘要,不知通过何种途径,被一个专门报道科技灰色地带的独立博客捅出来时,病毒式的传播开始了。

标题耸人听闻:《量子利刃出鞘:星耀云算力36小时肢解4096位RSA!你的银行保险柜密码还安全吗?》

恐慌如同滚雪球般急速扩大、变形。

社交媒体上, #量子末日#、#RSA己死#、#数字裸奔#等标签如病毒般传播。普通网民陷入了集体性焦虑:

“我的网上银行密码还能用多久?”

“比特币是不是马上要被偷光了?”

“邮件隐私以后还有吗?”

传统科技媒体措手不及: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紧急专栏:“RSA遭遇量子滑铁卢:网络安全的至暗时刻?”;

《连线》标题更首接:“量子计算:天使还是魔鬼?”

资本市场风声鹤唳:网络安全公司股价集体暴跌!一些严重依赖RSA协议的老牌互联网公司股票也遭遇重挫。

相反,少数几家宣称在研究“后量子密码”(PQC)的小公司,股价则如同坐了火箭般蹿升。

各国政府与监管机构瞬间绷紧神经,华盛顿、布鲁塞尔、狮城…各国网络安全部门、金融监管机构、情报机构的紧急电话会议此起彼伏。

一份旨在“评估量子计算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如电力、交通、金融结算)构成的生存威胁”的绝密文件在多个国家高层间快速流转。

这把名为“量子算力”的利器,昨日还在星耀的引领下创造生命奇迹、缩短新药研发周期,今日,却仿佛成了悬在数字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矛头,不可避免地对准了提供这片“试验田”的星耀科技!

质问、谩骂、阴谋论如同雪片般砸向星耀:

“星耀为了测试算力极限,纵容甚至帮助破坏基础加密?!”

“他们掌握了随时破译网络的能力!太可怕了!”

“开源量子算法库里的‘武器’他们为什么不加限制?!”

甚至瑞士ETH的声明(强调实验仅为学术验证,未在任何真实系统中使用,目的是警示而非破坏)也被铺天盖地的情绪性质疑所淹没。

星耀集团京城总部的舆情监控大屏上,全球范围内的负面指数(以代表警告和危机的深红色光点显示)如同沸腾般剧烈跳动、蔓延。

王宝站在大屏前,面色冷峻。

窗外,京城的霓虹似乎都蒙上了一层不安的色彩。

“瑞士人捅了个马蜂窝,”他声音低沉,“但危机的根子,埋得很久了。量子算力的双刃剑属性,终归会面对这一天。”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核心团队,“恐慌源于未知和失控感。是时候把定义权拿回来了!”

就在外界猜测星耀将如何应对这场信任海啸——是道歉?是辩解?是封禁相关工具?

星耀科技以一种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果决姿态和清晰战略,发动了一场教科书级的“危机”转换战!

事发后不到48小时,星耀量子实验室官方发布了长达数十页的《量子计算对当前公钥密码体制安全性影响的技术白皮书》。

与其说这是澄清,不如说是一次主动的、彻底的“科普清算”。

核心内容:

公开模拟攻击细节:详细披露了ETH团队在星耀云平台上所使用的具体算力规格、量子算法(改进的Shor算法变种)、以及模拟环境参数。

结论清晰:在目前星耀云最强的“星火”量子芯片算力下,理论上具备分解4096位RSA的能力,但仅限于受控模拟环境,且需要算法的高度优化。

冷酷的“时间表”:基于量子芯片性能提升的可预测曲线,做出了更具爆炸性的预警—— 预计在未来3-5年内(保守估计),1024位RSA将彻底不再安全;在未来8-12年内,2048位RSA也将面临被实用量子算法破解的实质性风险!“4096位RSA的‘窗口期’,会比想象中短!”

无情点名“裸泳者”:尖锐指出全球仍有海量关键信息系统(特别是老旧系统、政府基础设施、工控系统)顽固使用着1024位甚至更低强度的RSA密钥!警告这些系统如同“行走在量子沙滩上的裸泳者”,危险就在眼前!

这份报告如同一盆冰冷但理性的水,浇灭了漫天飞舞的无端猜测。

恐慌虽然仍在,但混乱的焦点开始汇聚为一种迫在眉睫的、必须共同应对的危机共识。

权威媒体如《金融时报》评论:“星耀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与其指责星耀照亮了危险,不如指责我们自己视而不见太久!”

在发布白皮书的同时,星耀宣布了一项重大产品落地:

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纠缠态的、理论上绝对安全的“星座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一期工程,提前三个月完成部署,即刻面向全球政企用户提供商业服务!服务内容包括:

城市核心加密骨干网建设:首期覆盖京沪广深、狮城、苏黎世等全球十几个核心枢纽城市,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之间提供点对点无法被窃听的绝对安全密钥分发通道。

量子密钥托管服务(QKDaaS):提供云端托管的量子密钥生成与分发服务,用户可以轻松调用最高等级的安全密钥。

抗量子签名网关:采用星耀自研、己完成国际标准算法竞赛初步遴选的后量子签名算法(如基于格密码的),无缝替换现有RSA签名。

王宝亲自站台定调:“量子算力是一把钥匙。它既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也能打开坚固的保险库。星耀选择成为守卫者!”

“星座QKD网络”,将是我们为数字经济铸就的第一道量子时代防火墙!”

于此同时,星耀科技更是在营销方面亮出杀手锏,宣布为所有签约使用“星耀量子云”服务满一年的现有客户(尤其是那些金融、医疗、重要政企客户),免费开通为期一年的“星座QKD”基础防御服务。

承诺在量子威胁真正降临前,构筑第一道护城河。

这对惊魂未定的关键行业用户而言,无疑是最强效的镇定剂和粘合剂。

星耀紧接着对“星耀源”开源量子算法库进行紧急策略性更新:

首先是将权限分级强化,新增算法模块危险等级分类系统。对明确用于破解现有密码标准(如Shor核心算法变种)的高级研究性算法和工具,实施“技术可控开放”。

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审核与项目目的合规声明,才能获得使用授权。并且明确拒绝匿名、无明确合规性的暴力破解尝试。

其次开源PQC武器库,将星耀自研及合作开发的、有潜力成为国际标准的多种抗量子密码算法(包括NIST竞赛决赛轮方案),核心代码全部开源!

鼓励全球密码学家和开发者共同测试、优化、集成,加速后量子密码(PQC)生态成熟!

最后更是全球发起“量子安全公约”,联合顶尖学术机构、全球知名网络安全公司、主要云服务商(包括AWS、Azure、Google Cloud、猫厂云等)、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等组织,共同发起并签署旨在规范量子算力开发与使用的全球性框架公约,核心原则:透明、可控、向善。

星耀承诺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美元专项基金,用于公约框架下的安全技术与研究。

这一系列组合拳,迅速扭转了舆论!

星耀从“潜在威胁来源”的形象,戏剧性地转变为“未雨绸缪的守护者”和“行业规范的领导者”!

星耀在量子安全风暴中的雷霆应对,效果立竿见影。

《民众网》评论员文章旗帜鲜明:“拥抱量子革命,安全规范并行!星耀亮明态度展现中国科技企业担当!”

多家因恐慌而暂停接入星耀云的关键客户(包括几大国有银行、头部券商、社保信息平台供应商)迅速重启接入,并且第一时间签署了“星座QKD”服务合同。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正式发函,将星耀提供的PQC解决方案纳入其核心清算系统升级测试序列。

美丽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IT部门(非公开)紧急采购“星座QKD”用于其核心数据库安全加固。

IBM量子部门针对ETH事件的反应则慢了不止一拍。

其最初发了一份措辞谨慎的声明,大意是“量子破解仍需时间,IBM云服务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首到星耀发布白皮书和推出“星座QKD”整整一周后,IBM才匆匆宣布将“加强”其网络安全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与一些传统安全厂商),并宣布投入资金研究PQC。

行动迟缓,缺乏杀手锏级解决方案,在高下立判的应对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华尔街日报》刻薄点评:“在量子安全风暴中,IBM扮演了看客。”

IBM股价在应声大跌,将其之前好不容易涨上来的股价又跌了一半儿回去。

全球量子云服务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恐慌期造成的短暂客户流失很快被汹涌的新增需求反超。

星耀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亚太区和欧洲,因危机应对得力以及“星星座QKD”的稀缺性,不降反升,总体占比突破45%,坐稳半壁江山。

华尔街分析师惊呼:“危机公关的顶级范本!星耀将一场灭顶之灾硬生生打成了决定性的市场份额歼灭战!”

京城西郊,“星际”地堡实验室。

最深层的指挥中心一片繁忙,但秩序井然。巨大的态势感知墙上,左侧屏幕显示着全球“星座QKD”网络的部署节点在不断增加闪烁的绿色光点;右侧屏幕则实时监控着全球网络的异常流量和潜在攻击模式分析。

“风暴,暂时过去了。”王宝站在指挥台前,语气并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多了一丝沉重,“但也撕开了更深层的问题。量子算力带来的‘力量’,远超我们过去的认知。它能造药救人,也能顷刻间撼动现代社会的基石。”

陈星看着白皮书上那句刺眼的“3-5年(保守估计)”期限标记,低声道:“时间比我们想象得更紧迫。那些还在‘裸泳’的老旧系统…就像埋在地下的定时炸弹。光是警告和提供新的盾牌不够,拆除引信需要全社会的动员。”

“没错。”王宝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如同淬火的钢,“技术爆炸带来的双刃效应,不会因为这场漂亮的危机公关就消失。星耀接下来的路:

持续提升‘星座QKD’网络的覆盖广度和可靠性,尽快完成全国乃至全球核心节点的无缝连接,变成像水电网一样的基础设施!

推动星耀后量子密码算法(PQC)率先在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的全面试点部署!同时加速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发起全球‘量子堡垒’合作倡议:不仅用开放对抗封闭的恐惧,更要整合全球最顶尖的力量应对量子安全挑战!把那些在恐慌阴影下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构筑防御!”

他深吸一口气,指向屏幕。

画面切换,不再是指数攀升的市场份额曲线,而是无数闪烁的节点中,几处代表关键民生、电力、交通系统的红色高亮区域,旁边标注着“加密体系高危!”的刺眼红色警报。

“这不是生意,这是责任。量子算力既然能打开潘多拉魔盒,”王宝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深埋地下的指挥中心,“那么星耀,就必须成为那个锁死盒盖的‘守护者’。‘星际计划’的终极目标,是让这浩渺的量子之力,只为守护与创造而闪耀!”

地堡深处,那片量子纠缠的幽蓝辉光仿佛变得更加沉稳而坚定,不再仅仅是探索未知的力量象征,更成为了一座悄然拔地而起的、守卫数字文明的无形堡垒。

风暴过后的启航,肩负的并非只是市场份额的雄心,而是人类如何驯服巨兽、开创可控未来的真正挑战。

这场算力巅峰之上关于“守护”与“破坏”的博弈,将贯穿整个量子时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