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六年的建业城,孙权身着龙袍,在众臣的簇拥下缓步登上祭坛。初夏的阳光照在崭新的"吴"字大旗上,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那颗被石灰处理过的头颅,此刻正静静躺在檀木匣中。
"陛下,关羽首级己按您的吩咐,送往北疆。"吕蒙低声禀报。
孙权抚摸着玉玺上的螭龙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让那'卡车王'也看看,与朕作对的下场。"
驿道上的马蹄声渐远,与此同时,夷陵的蜀军大营里,刘备正盯着案上的地图出神。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诸葛亮匆匆入内,手中捧着一个古怪的铜罐,"子林派人送来了此物,说是能克东吴火攻!"
刘备疑惑地接过铜罐,只见上面刻着"干粉灭火器"西个大字。诸葛亮旋开顶部的机关,一股白色粉末喷涌而出,瞬间扑灭了烛火。
"此物..."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孔明可能仿制?"
诸葛亮轻摇羽扇:"徐元首己送来图纸,三日内可造百具。"
长江北岸,赵子林正站在改装过的"百吨王"车顶上,用望远镜观察对岸的吴军动向。许褚吭哧吭哧地扛着几个灭火器走来:"大王,按您的吩咐,都分发给各部了。"
"老许啊,"赵子林突然放下望远镜,"你说孙权那小子,真把云长的脑袋送来了?"
许褚闷声道:"探马是这么说的...明日就到。"
赵子林沉默片刻,突然跳下车:"走!去迎接关二爷!"
当装着关羽首级的木匣被打开时,赵子林罕见地红了眼眶。他小心翼翼地将头颅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冰棺中,转身对徐庶说:"老徐,咱们得给云长办个像样的葬礼。"
徐庶点点头,却见赵子林突然抄起扳手,开始拆解卡车音响:"得放点应景的音乐...就放《滚滚长江东逝水》吧。"
葬礼后的第七日,夷陵战事爆发。陆逊站在楼船上,看着对岸连绵的蜀军营寨,嘴角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传令,今夜东风起时,全军火攻!"
当夜,吴军数千艘火船顺流而下。陆逊亲自擂鼓助威,却见蜀军营中突然冲出数百士卒,手持古怪的铜罐。白色粉末如雪花般喷洒,刚刚燃起的火焰竟被生生扑灭!
"这...这是妖法?!"陆逊瞪大眼睛。
对岸的刘备见状大喜,挥剑高呼:"全军出击!"
吴军大乱,溃不成军。陆逊在亲兵保护下仓皇逃窜,途中连帅旗都丢了。赵子林在江北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拍腿大笑:"老陆啊老陆,没想到吧?这叫科技压制!"
然而好景不长。当蜀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赵子林却悄悄收走了所有灭火器图纸和剩余设备。
"大王这是何意?"徐庶不解地问。
赵子林叹了口气:"老徐啊,历史不能改得太离谱...该发生的,终究要发生。"
果然,三日后,陆逊卷土重来。这次的火攻比上次更加猛烈,蜀军营寨瞬间陷入火海。刘备在赵云保护下勉强突围,望着身后冲天的火光,这位年过六旬的帝王突然吐出一口鲜血。
"是朕...害了将士们..."
白帝城的黄昏格外漫长。刘备躺在病榻上,握着诸葛亮的手:"孔明...子林他...早就知道会这样?"
诸葛亮沉重地点点头:"陛下,子林曾言,有些劫数...避不过。"
"那他还..."刘备剧烈咳嗽起来,绢帕上满是鲜血,"罢了...传旨,让子林...好好活着..."
当赵子林接到刘备驾崩的消息时,他正站在长城遗址上。远处是现代考古队留下的标记,近处是徐庶复杂的目光。
"大王早知如此,为何还要..."
赵子林着手中的灭火器残骸:"我给了他们希望,这就够了。"他望向南方的天空,"有些路,必须自己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