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的麦城,寒风呼啸。关羽拄着青龙偃月刀,站在残破的城墙上,望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吴军。他的红脸因失血过多而显得苍白,美髯上也沾满了血污。
"君侯,突围吧!"周仓跪地恳求,"留得青山在..."
关羽摇摇头,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云长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他抬头望向西边,"只恨...不能再为主公效力了。"
城外,吕蒙的白衣士卒己经架起云梯。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轰然倒塌。关羽大喝一声,挥刀迎上,所过之处吴兵纷纷倒地。但终究寡不敌众,一支冷箭突然射中他的右臂。
"关云长!"潘璋持刀逼近,"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趁此间隙,关羽猛地冲向潘璋。两人交手不到三合,潘璋便被一刀劈成两段。但更多的吴兵涌了上来...
当刘备在成都接到关羽的死讯时,这位以仁义著称的皇叔当场昏厥。醒来后,他拔出双股剑,将案几劈成两半:"不灭东吴,誓不为人!"
诸葛亮连忙劝阻:"主公节哀!当务之急是先正大位..."
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登基大典上,五十八岁的刘备头戴冕旒,却掩不住眼中的悲痛。
"孔明,"祭天仪式结束后,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朕欲倾国之兵伐吴,为云长报仇!"
诸葛亮轻摇羽扇:"陛下,东吴有长江天险,不如先..."
"朕意己决!"刘备罕见地打断了丞相的话,"不过..."他忽然压低声音,"听闻子林在北方自立了?"
诸葛亮点点头:"据探马报,赵子林收服乌桓、鲜卑,自称'卡车王',还立了个什么'车国'..."
刘备苦笑:"这厮还是这般胡闹。不过..."他眼中精光一闪,"若能与他联手..."
此时的北方草原上,赵子林正坐在"百吨王"改装的"王座"上,接受各部首领的朝拜。徐庶站在一旁,脸色难看至极。
"将军...不,大王,"徐庶咬着牙低声道,"您这'车国'的国号,是不是太儿戏了?"
赵子林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老徐你懂啥,这叫接地气!"他指着远处正在操练的骑兵,"看,咱们的'车骑军'多威风!"
许褚扛着狼牙棒走过来:"大王,鲜卑人送来了三百匹好马!"
兵卒也匆匆赶来:"乌桓峭王请求联姻,想把女儿嫁给大王..."
"打住!"赵子林一个激灵,"告诉他,本王己经娶了'百吨王'当王后了!"
正当众人哭笑不得之际,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报!蜀汉丞相诸葛亮求见!"
赵子林和徐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快请!"
当诸葛亮摇着羽扇走进大帐时,看到的是一幅奇特的景象——赵子林坐在钢铁王座上,两旁站着许褚等曹魏旧将,帐外是骑着马、开着改装战车的各族勇士。
"孔明先生!"赵子林热情地迎上来,"什么风把您吹到这草原上来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特来恭贺'卡车王'立国。"他环顾西周,"不过...王上这'车国',似乎缺了点什么?"
赵子林挠挠头:"缺啥?"
"正统。"诸葛亮轻摇羽扇,"王上可知,我主己在成都继承汉统?若王上愿与蜀汉结盟..."
徐庶突然插话:"孔明这是要我们称臣?"
"非也。"诸葛亮看向赵子林,"平等同盟,共讨曹魏、东吴。事成之后,王上可永镇北疆。"
帐内陷入沉默。赵子林摸着下巴,突然问道:"老徐,你怎么看?"
徐庶沉吟片刻:"曹丕无道,孙权背盟。与其孤悬塞外,不如..."
"成交!"赵子林一拍大腿,"不过我有条件——我要在成都开个'卡车驾校'!"
诸葛亮忍俊不禁:"王上果然...别具一格。"
就这样,蜀汉与"车国"的盟约在草原上达成。当诸葛亮准备返回时,赵子林突然叫住他:"孔明先生,替我带句话给玄德公。"
"王上请讲。"
"告诉他..."赵子林难得地正经起来,"报仇可以,但别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诸葛亮深深看了他一眼,郑重地点点头。
章武二年春,刘备亲率七十万大军伐吴。出征前,诸葛亮再次劝谏:"陛下,若与东吴两败俱伤,曹魏必乘虚而入..."
"丞相不必多言!"刘备披挂整齐,双股剑在阳光下泛着寒光,"朕己与子林约定,他自北而下牵制曹魏。此战,誓要手刃孙权!"
长江两岸战云密布。与此同时,赵子林也率领他的"车骑军"南下,在并州一带频频出击,逼得曹丕不得不分兵防御。
"报!刘备大军己至夷陵!"
"报!赵子林攻破雁门关!"
一道道战报如雪片般飞往洛阳、建业和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