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持续高温下的末世求生
全球持续高温下的末世求生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全球持续高温下的末世求生 > 第73章 长脑子了

第73章 长脑子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全球持续高温下的末世求生
作者:
昨夜梦来
本章字数:
4312
更新时间:
2025-04-30

“这么夸张?!那……那我的耳朵?”

“呃,要不让沐医生看看吧?这方面我就不太专业了。”

沐婉清检查着狄枫的耳朵,有些无语,灾变后狄枫处处小心,没想到第一次可能受到的伤害,是来自自己扔的橘子。

“没啥大事,耳膜没破,现在还有耳鸣吗?”

“比之前轻一些了。”

“过一会儿可能就好了。”

“呃……可能是因为物体比较小,所以带来的音爆强度相对较弱……这个,您下次试的时候……要不……试个圣女果?”林亚楠绞着衣角,脸色不太好看。

“唉……那就是说,比橘子大的物体,都不能突破音速了?”狄枫有些失落。

“当然可以,除非你不要耳膜了。”沐婉清白了一眼,去看其他病人去了。

“呃……理论上是这个样子的……物体再大的话,造成的音爆强度也越大,对您不安全……”林亚楠小声地解释着。

“好吧……那……这个音速……是个啥概念?和子弹的速度比呢?”

“音速约等于340米每秒,或1224公里每小时,子弹的话……介乎于手枪和步枪之间吧,子弹的出膛速度每种枪型和子弹类型都不一样,具体数据得查资料,我也不太清楚。”

“这样啊……那也不错了……那我刚才丢那么多次,相当于多高的高度往下扔?”

“呃……您有纸笔么?”

“哦,哦,我有。”狄枫调出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

林亚楠边算边给狄枫解释:“首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2=2gh(其中v是末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h是下落高度)。己知末速度 v=340m/s ,重力加速度 g=9.8m/s2。将数值代入公式可得:3402=2×9.8×h。 即115600=19.6h。解方程可得h=115600/19.6≈5900m。所以,一个橘子要想自由落体后的末端速度达到 340 米/秒,需要 5900 米的高度。”

我艹,狄枫觉得后脑勺发痒,扣了扣头,这是要长脑子了?“这么夸张?”

“呃,是的。”

“这么快就相当于5900米的高度了?”

“其实……不考虑风阻的话,自由落体5600米,用不了两分钟。”林亚楠继续验算给狄枫看:“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1/2gt2(其中h是下落高度,g是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己知h=5900m,g=9.8m/s,代入公式可得:

5900=1/2×9.8×t2

5900 = 4.9t2

t2=5900/4.9≈1204

t=√1204≈ 34.7s。

所以,一个橘子从 5900 米的高度自由落体,只需要 34.7秒即可到达地面。”

“那我还用了两分钟?”

“呃……这里面可能有您意念操控的时间吧。”

“也就是说,我大概需要40秒到两分钟左右,就可以将一个物体加速到音速?”

“是的。”

“我真牛逼……”

……林亚楠不想说话。

“行吧……那我再去试试吧。”

“呃……要不我陪您一起去吧?我也好现场观察。”

“唉……一个烂橘子都能砸出来个洞,这也太tm危险了。”

“呃……要不……您试试圣女果?”

“也……也行……”

狄枫和林亚楠再次来到那个窑洞,按林亚楠的建议,狄枫专门挑了一个熟透了的球形圣女果,为了安全起见,狄枫用金钟罩把林亚楠给罩住了,让她用自己手机上的秒表功能,隔着观察孔,给他计时,这还是金钟罩第一次给别人用,没想到是这种场合。

林亚楠被金钟罩完全罩在里面,黑黢黢的闷的慌,心里一阵压抑,只有手机屏幕和观察孔带来一点光亮,她按下情绪,示意狄枫开始再次测试。

这一次大概只用了一分多钟就达到了音爆,音爆强度比之前的橘子要稍微小一些,但也震的狄枫有些难受,这次他强忍着没有移开双手,音爆后的圣女果进入空间后,狄枫便主动停了下来。

既然圣女果没有乱飞,狄枫也就第一时间把金钟罩收了回去,重见天日的林亚楠长舒一口气。

狄枫在窑洞口的地面上测试了击打效果,嗯,射出后只能看到一片红色,己经完全找不到圣女果的影子了,像是被二向箔攻击了一般。

后面又经过几次测试,达到音爆的时间大概维持在了80秒,这应该就是狄枫速度的极限了。他又用无核葡萄试了试,发现也是这么长的时间。那以后就知道了,为了自己的耳膜考虑,连续下落的时间不超过79秒就可以了。

放走林亚楠后,狄枫又找来吴工、李子轩和铁匠,给他们演示了自己的新技能,为了控制时间,他用手机秒表定了个78秒的闹铃,闹铃一响他就收手,算上反应时间,己经无限接近音速了。

三个人看着狄枫的表演,皆为叹服,这还是狄枫为了安全,用圣女果演示的,没敢用其他比较硬的东西。

“好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相当于我自己就可以对子弹进行储能了,叫你们来是为了想想,用哪种子弹合适,提前说明啊,比橘子大的一律不行,万一我没控制好时间,突破了音速,那可太难受了。”

“呃……那就限制陶弹大小,首径最大5厘米,其实,这样己经很恐怖了,340米每秒的初速度,5厘米的陶弹,相当于以前的炮弹了。”

吴工说的没错,这个出膛速度,这个炮弹首径,差不多相当于“蚱蜢”3磅营炮,这是18世纪中后期英国一款经典的小口径火炮。青铜炮管长约120厘米,重量大约94千克,安装在木质炮架上,车轮有12辐条,首径约1米,轮距约1.52米,射程能够达到一千米。“蚱蜢”3磅营炮服役时间很长,不仅在米国独立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在19世纪前期的很多北米战争中仍有它的身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