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国家变得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随之就会出现人口激增的现象。
人口增多之后,若在某一特定时期遭遇重大灾祸,人民将会面临食物和衣着短缺的情况。
到那时候,国家就会分发粮食救济灾民。
假如这样的灾害仅持续数年,还 能勉强应付;但若是灾情绵延十几载乃至几十年,库存的粮食还能坚持得住吗?
若粮食耗尽,人们无法温饱,结果怎样,陛下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听至此处,
朱和尚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要知道,他的崛起就是因饥饿而激发的潜力 。
蓝银进一步说明:“我刚才所提及的例子,是假设在常规状态下的人口增长,实际上,这种情况还未到最糟糕的地步。
真正让人担忧的,是...非常规状态下的人口激增。
例如,当粮食充裕时,短期内会出现人炸性的增长。
这不是简单的增长,实际上是 倍增式的。
蓝银的话语令朱和尚更加坚定地决定进攻西蕃地区。
这个地方,绝对必须拿下!
理由在于:
西蕃之地拥有更适合农作的气候。
“待来年春暖花开之际,我便期待你的佳音。
如果真的如同你所说能够达到那样的收成,就算你想亲赴前线,我也绝不会答应。”
朱和尚右手紧握着椅臂,目光望向蓝银,继续问道:“对了,这土豆是你从哪里得到的?是不是从外国商人手中买来的?”
“没错。”
蓝银点头确认。
“那个商人是从哪个国家来的?”
听到这里,朱和尚的眼睛亮了起来。
若是一个物资如此丰饶的国家,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征服它。
蓝银回答:“他说他是倭国人。”
“倭国?”
朱和尚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对于倭国并没有好印象。
自从元朝末年以来,倭寇就一直在侵扰中国的沿海地带。
朱和尚建立明朝之后,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停止。
此外,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部也在海上流窜,经常与倭寇联手骚 扰明军的货船及侵扰沿海地带。
综合所有这些问题来看,朱和尚怎么可能对此有所好感?
不过即便如此,
尽管对倭国毫无好感,朱和尚也并未考虑过要发起对它的征伐,还将倭国列入‘不可征伐之列’。
对于朱和尚而言,
那不过是个小地方,既远又不值得动用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征战。
即使成功占领了又能获得什么呢?
不过是获得一个穷乡僻壤的海岛罢了。
然而现在,
经过蓝银这么一番说辞,使得朱和尚认为土豆确实来自于倭国。
因此……
一种想对倭国进行征服的愿望在朱和尚心中萌生。
接着朱和尚问起了土豆的采购费用,“买这些土豆花费了多少银子?”
蓝银回答:“同样花费了五百两,连同塑料薄膜的费用共计一千两。”
朱彪听罢一愣,接着问:“上回你向我要的钱,说是为了徐家送礼物,难不成是用来买这些东西?”
蓝银摇了摇头,解释道:“那些银子确实是用来做礼金的。”
一时间朱和尚陷入沉默之中,
他清楚那笔一千两已被用于购买药品的事实。
但这个事实却不能告诉朱彪。
“那你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呢?”
朱彪接着追问。
这时,
徐妙云捧着茶走进房间,依次将茶杯放置在朱和尚等人面前,行礼后退下了。
蓝银瞥了一眼徐妙云,
还未来得及开口,
朱彪就已经降低了声音,轻声道:“难道不是用她的陪嫁吗?”
对于朱彪如此准确地猜测出事情缘由 ,蓝银感到些许佩服,最终只能轻轻点头。
看到此状,朱彪略显不忍地说:
“真是少见。”
朱和尚也被触动了心弦,他不曾预料到蓝银竟能成为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