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闻言,诸葛亮也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再度嘱咐道:“莫要心存侥幸,大汉的眼睛,可都盯着潼关呢。若有丝毫差错,天涯海角,陛下也定要讨个说法。”
“是,丞相放心。”司马师再度行礼而道。
随即,在诸葛亮挥手之后,司马师也是恭恭敬敬地退出了营帐。
而等帘幔再度落下之后,司马师只觉双腿都有些发软。
随即,司马师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便匆匆离开汉营而去。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潼关古道上,司马师的坐骑踏着碎石疾驰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日光里翻滚。
远远望见城头猎猎作响的魏旗,疾驰了一路的司马师,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放松——这场与汉军的博弈,终于有了结果。
随着潼关城门缓缓开启,司马师策马直入,直奔中军大帐。
帐内,司马懿正半倚在虎皮交椅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扶手,案头的茶盏早已凉透,却未曾饮上一口。
“父亲!”大步跨进帐内,才刚刚见到司马懿,司马师便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道:“汉军应允了!陛下同意再追加两个偏远郡守之位。”
闻言,司马懿也难掩激动,却是再度问道:“可有附加条件?”
“除了明日辰时准时开城献降之外,别无条件!”司马师立即答道。
听到此言,司马懿猛地坐直身子,眼中精光爆射,稍稍有些干枯的手指死死扣住儿子的手腕:“此话当真?”
“自然。”司马师也是激动地点头道。
听到二字再度的确认,司马懿的喉结上下滚动,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我就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定不会舍不得这三万大军,也更舍不得那关云长!”
眼见着司马懿如此兴奋,司马师却是稍稍冷静了些。
随即,司马师也是将诸葛亮的原话详细复述一遍,着重提到“下不为例”的警告。
司马懿再度听罢,却是突然仰头大笑,笑声震得帐内烛火晃动:“无妨,无妨!有此一例便足够了。”
说着,司马懿也是激动地看向司马师道:“内有九卿之尊,外有三郡之权,加之亭侯之传承,我司马氏百年可无忧矣。”
听到司马懿激动的话语,司马师也是终于问出了埋在自己心底的问题,道:“父亲,明明汉皇已经答应了吾等要求,您也能接受亭侯和九卿副手的条件,为何要为区区的两郡郡守之位,而惹汉皇与诸葛丞相不悦焉?而起,此两郡之地,诸葛丞相已经明言必为偏僻之地,此非得不偿失焉?”
“吾要的正是这偏僻之地也。”司马懿当即也是笑着说道:“原本而言,有乡侯之爵或是九卿之位,我司马氏便能立于不败之地,虽无法冲击顶级世家之位,但保留如今中上之姿,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如今只有亭侯之爵与副手之位,此二者是无法令我司马氏稳住如今的世家位置的。
如此情况之下,便要引入更多的力量。吾等降将,军权暂时无有可能,唯有地方之权,可与爵位、朝内之权形成三足互保之势,从而稳住我司马一族之根基。”
司马师立即点了点头,道:“可是即便如此,司州一郡不久够了吗?”
“关中也好,司州也罢,从一开始,此郡守之求,便是向汉皇表忠心之用。正如诸葛所言,京畿之地,岂容吾等轻易插足。因此,入主关中或是司州之郡,要不了多久,恐怕也就会被调离。”司马懿微微摇头也是解释道:“而且,此还非是吾所能阻止的。”
“如此一来,这地方之权,也就失了。”司马懿随即接着说道:“因此,吾必须求得除了关中与司州之外的郡守。不过,原本这另外的郡守之位,只需要一个便可。之所以提出两个郡守之位,只是为了让你有个谈判的空间,却不想诸葛直接就给同意了。”
“可是,得罪了汉皇与诸葛丞相,即便是我们拿下了三郡之地,恐怕也会被清算的啊!”司马师再度不解道。
“不会。”司马懿当即摇头否定道:“一来,诸葛已经言明会给偏僻之地,既是偏僻之地,想来朝廷不会太过放在心上;二来,接下来汉朝注定要将注意力放在灭魏上,极难想到偏僻之地还有我司马氏一族之人;三来,非触及其核心利益,汉皇与诸葛即便想要拿下这两郡守,也会循规蹈矩,因此只要你不犯错,郡守之位就稳如泰山。”
“我?”听着司马懿的解释,司马师却是立即就从其话语中提炼出了最为关键的词语。
“当然是你,也只能是你。”司马懿看着一脸惊讶的司马师也是笑着说道:“不是你,我何必费那么大功夫去要这郡守之位?除了你,族内又有谁能坐稳这郡守之位呢?”
此话一出,司马师也是感受到了一阵浓浓的父爱。
可面对这的“郡守”之位,司马师却是有些踟蹰了起来。
“可是。”司马师当即接着说道:“以我为郡守,恐怕会招来族内闲话吧。毕竟,族内比我更有资格的人不在少数啊!而且吾对治理郡县一窍不通啊!”
“有我在,治理不成为题。”司马懿当即也是微微一笑,道:“至于族内的异议,若是仅有两个郡守之位,或许还有些难办,但此番你争取到了三个名额,于情于理,你都应该占一个名额,更别说,你不是还主动放弃了司州富庶地区的郡守,转为偏僻之地,谁能敢有意见?!”
“这,好吧。”面对父亲的一番好意,司马师也只能是愧领了。
随即,司马懿也是再度为司马师授课道:“此世间,什么都靠不了,唯一能靠的就只有自己,明白吗?”
“是。”司马师当即也是再度领命道。
“好了。”微微点了点头,司马懿也会是再度说道:“今也已经辛苦了,且先去休息吧。明日辰时要上交兵权,至少我们在卯时便要起身。”
“是。”司马师也是再度答应道。
......
半日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间,便又是旭日东升的时刻。
卯时三刻,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要与潼关城头的雉堞相接。
晨雾裹挟着黄河的腥气漫上城楼,在魏军将士的铠甲表面凝结成细密的水珠。
梆子声穿透雾霭,惊起一群栖息在箭楼飞檐下的寒鸦,扑棱棱的振翅声更添几分肃杀。
司马师早早地身披玄甲立于阵前,腰间所配的宝剑却是正随着呼吸微微晃动。
望着麾下三万将士,司马师分明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情绪——这些曾与汉军浴血厮杀的汉子,此刻眼神中交织着忐忑与释然:前排的一名百夫长紧咬下唇,喉结不住滚动,粗糙的手掌将长枪攥出几道发白的指痕;后方的年轻士卒则偷偷瞥向城头缓缓降下的魏旗,目光中满是迷茫。
其实司马师倒也能够理解他们,前几日两军还在打生打死,转眼间,自己却要投降对方,这换了谁,谁也得忐忑与蒙圈一阵。
为此,司马懿也是早有准备,几乎每个校尉级别以上的将领身旁都安排了至少两名司马氏的亲卫,防的就是在这最后的时间出现任何的差错。
随着铜壶滴漏的滴答声缓缓沉寂,司马懿苍老的声音在城楼上响起:“撤魏旗,换汉帜!”。
话音落下,司马身后的令旗便是随之挥动起来。
数十名士卒如猿猴般攀上城楼,旧魏旗被晨风撕扯着缓缓下降,绣着“魏”字的边角在雾中若隐若现,恍若迟暮英雄的最后叹息。取而代之的汉军战旗冉冉升起,赤色火焰纹在云层下翻涌,宛如一片燃烧的朝霞。
与此同时,汉军营地内金鼓齐鸣。
刘备身着五爪金龙袍,在诸葛亮羽扇轻摇的陪伴下,率三万大军缓缓向潼关进发。
至于赵云,则是率领着剩余的数万大军在后方压阵。
哒哒的马蹄随即响起,立时便踏碎了满地霜华,扬起的尘土与晨雾交融,形成一道厚重的帷幕。
玄色铠甲在微光中连成一片深邃的海洋,龙旗上的金线在云层缝隙里忽明忽暗,似有万千星辰坠落人间。
辰时整,第一缕阳光终于穿透云层,在潼关城砖上镀了层血色金边。
厚重的吊桥随即轰然落下,古朴的城门也随之缓缓开启,吱呀声在寂静的河谷间回荡,惊起对岸芦苇丛中的白鹭。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腰间玉佩与铠甲相撞,发出清脆却略显慌乱的声响。
随着司马懿一步迈出,他分明听见了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吞咽声,那是三万将士共同的紧张。
整齐的脚步声终,魏军精锐也是开出了城门。
阳光斜照在他们的脸上,有人下意识地便是抬手遮挡——不知是畏惧汉军的目光,还是不敢直视这即将改变命运的时刻。
得亏此刻的魏军手中已经没有了武器,否则非造成自我的伤亡不可。
坐在战马之上的司马懿一眼望见远处刘备的仪仗,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要撕裂低垂的云层。
随即,司马懿也是轻轻夹动马腹,很快便是来到了刘备的仪仗之前。
“司马都督,别来无恙。”不等司马师开口,端坐白鬃马上的刘备便是率先开了口。
一边说着,刘备的目光一边也是扫过魏军阵列。那冷冽的目光,像极了冬日的寒阳,穿透铠甲,直抵人心。
无来由的,司马懿只觉得心中一阵的惶恐。
但好在,随着刘备的视线转移,这股惶恐之情也是一瞬即逝。
而听到刘备的呼唤,司马懿也是立即翻身下马,随即单膝跪地而道:“末将臣司马懿,率三万将士,献潼关归降陛下!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听到司马懿的效忠,刘备却只是微微颔首,目光随即掠过司马懿身后的潼关城楼。
却见那高耸的城墙之上,新换的汉军旗帜正猎猎作响。
显然,司马懿还是提前做了不少的功课的。
看到此景,刘备的心情也是稍稍地好了一些,随即也是开口道:“司马都督请起来,以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谢陛下!”司马懿当即也是答道。
随着“谢”字出口,司马懿也是缓缓起身。
而站起身后的司马懿却是感受到掌心一片,只是不知,这是冷汗还是晨雾。
在司马懿愣神的功夫,诸葛亮也是缓缓来到了阵前,羽扇轻摇间带起一阵微风,拂动魏军将士鬓角的发丝。随即,诸葛亮也是提醒道:“司马都督,按照约定,可以交接了。”
“是。”司马懿当即也是应道。
说着,司马懿也是转过了身,对一旁的司马师说道道:“将印信与名册呈上!”
话音落下,司马师也是立即双手拖着盛着虎符印信和士兵名册的托盘,递到了刘备的面前。
微微点头,一旁的宦者令也是代刘备收下了魏军的印信与名册。
“入关!”随即,刘备也是下令道。
话音落下,呜咽的号角声也是徐徐响起。
三万汉军随即在诸葛丞相的指挥下分作了三部:其中一部先行入关,占据关内各个隘口,确保此行的绝对安全;另一部则是簇拥着刘备,缓缓进入关中;最后的一部,则是将已经出城并未曾携带武器甲胄的三万魏军给看管起来。
很快,在诸葛亮合理的分工之下,一切也是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整个潼关也是终于全然落入了汉军的手中。
而刚刚完成了对潼关之后,刘备却丝毫没有想要庆功的意思。
“传令,命赵云率五千将士,随寡人一路向东,与荆州军会合。”随着众将归来,刘备也是立即下令道。
“是。”赵云略略有些兴奋地说道。
趁着赵云点兵的功夫,刘备却是再度看向了诸葛丞相,道:“寡人先行一步,潼关就交给丞相了。”
“陛下放心!”诸葛亮也是点头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