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
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 > 第102章 掀开最后的底牌

第102章 掀开最后的底牌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
作者:
山中料石
本章字数:
8528
更新时间:
2024-09-08

“报,敌城门前出现身着我军军服之士卒,正迅速向我军奔来。”

一个急促的声音很快在吕蒙身边响起。

听着校尉的话语,吕蒙明显一愣:难道是俘虏被汉军给策反了,要来反杀我军?

尽管心有诧异,但吕蒙还是立即平复下心情,问道:“有多少人,可持有武器兵刃?”

“人数约在四五百上下,双手皆缚,未持兵刃。”刚刚从前线下来的校尉也是立即回答道。

“嗯?”吕蒙的眉头顿时皱得更厉害了。

没有兵刃,这显然不是来反杀自己的。那这数百人是来作甚的?

也在此时,前方北面城墙之上,却是传来了汉军整齐有序的呼喊声。

“吕蒙无耻,背约夜袭,汉军仁义,不忍杀俘;以指代首,小惩大诫,送俘五百,警告吴军;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瞬间,吕蒙也是明白了过来:这五百人是汉军的报复,更是汉军的宣示!

虽然不清楚,以指代首是个什么意思,但这五百人出现在正在进攻的大军之前,便已经是对军心士气的重大打击。

与此同时,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摆在了吕蒙的面前。

这数百的败军是接收还是不接收?

接收!这其中有奸细怎么办?

如今大军可都已经开出了大营,营内只剩下不足千人。难道要为这几百败军,再调回部分的兵力回去看守不成。

可不接收?

难道强令大军直接从他们的同袍身上碾压过去?

这就不是军心士气的问题了,恐怕底下的将士们立即就会炸营也说不定。

想及此处,吕蒙也是当即下令道:“传令,前军暂驻,收拢败军。”

略略顿了顿后,吕蒙也是继续下令道:“遣军一百,护送归国。”

显然,这已经是吕蒙所能想到的最佳的处置方式了。

不过,一旁的虞翻显然是有着不同的想法。

“大都督。”不待吕蒙说完,虞翻也是赶紧凑到了吕蒙身边,一边阻止了就要离开的传令兵,一边也是小声地向吕蒙说道:“如此送之归国,恐有不妥。”

“为何?”吕蒙也是不解地小声问道。

“听那汉军之言,不过是断指而已,且前军校尉所言,其人皆是向我军奔跑而来,想必伤势并不算重,未必不能再度投入战斗,若是以断指为据,送之归国,恐怕为诸多将士所不平也。此或为汉军之诡计也。”

闻言,吕蒙顿时也是皱起了眉头。

的确,汉军不可能无缘无故就送归数百俘虏,尤其还是在自己刚刚夜袭过他们的情况下。

即便是要送归,也该是缺胳膊断腿来加重自家的负担才对,唯独不可能这么好心,将这些俘虏几乎全须全尾地送回来。

虽然有放置细作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或许还真是为了引起我军内部的不平。

毕竟,几个细作的作用与挑起内部不和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眼见着吕蒙已经有些意动,虞翻也是接着说道:“况我军如今兵力了短缺,这五百兵员正好可以补充。而且,其人为汉军俘虏,又遭断指之痛,势必恨透了汉军,正可作为攻坚之军也。”

话音落,吕蒙明显眼前一亮。

如果说虞翻刚刚的话语只是让吕蒙稍稍产生怀疑,那么此时,吕蒙是真的心动了。

当然,吕蒙心中的疑虑却也并没有就此消散。

“就怕其中留有汉军奸细,如此,反而不利战事。”吕蒙当即也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大都督放心,末将此并不足为虑。”对于吕蒙的顾虑,虞翻自然早有所料,当即也是分析道:“潘璋所部被俘不过一日,且汉军多在战事,变节几无可能。而败军之士卒,多为吴郡子弟,其在军中势必有同乡之人。故此可令归来之兵卒,说出同乡之所在,如此,即可排除汉军之细作。

为以防万一,再将此败军士卒编入同乡之军,一则分散败军,降低影响,二则可令其同乡作保,一人叛而三人亡。

如此双管齐下,则可确保无有汉军细作,更无变节之人也。”

不得不说,虞翻的办法还真是思虑周全。若付燚真的是想要通过这只败兵搞什么细作炸营之类的,恐怕立即就会被识破并拔除。

只可惜,付燚的招显然比虞翻和吕蒙想象的要高出许多。

注定,虞翻的这番思虑周全的方案,只是徒费功劳。

不过,吕蒙显然对这个方案很是满意,当即也是点头道:“虞将军之议,正合我意。”

转过了身,吕蒙也是对身旁还未离去的传令兵说道:“另遣兵一百,送归营地之中。”

“是。”传令兵立即抱拳领命道。

很快,随着传令兵的命令传到,前方的吴军阵线也是稍稍开了一个口子,将这伙汉军放归的俘虏给转移了回去。

尽管前线的吴军将领,已经尽量地注意让自己的部队避开这伙俘虏了,给俘虏的通道也是尽量贴着左侧一条小小的通道,以保证更少的人接触到这些俘虏兵。

但很可惜,随着这伙被放归的俘虏的经过,前军之中还是窃窃私语了起来,终究还是影响到了前军的士气。

没办法,数百人从城门一拥而出,又堂而皇之地经过了自己的阵线,这让吴军的将士们如何能视而不见。

好在,这伙俘虏也是很快被转移走,而随着呜咽的号角声响起,吴军的前锋也是再度发起了对北城的进攻。

而看着那群俘虏已经没入吴军阵线之中,付燚也是放下了心。

当然,这些俘虏想要展现出他们的危害性,却还需要时间的发酵,付燚即将要面对的,却是真刀真枪的死战。

赢下来、活下去,付燚才有资格说未来。

看那吴军的进攻阵线,虽然人数与昨夜也相差不多,但那攻城器械却是比之昨夜要多出了数倍不止。

尤其是多达十数座箭塔的加入,更是将此战的防御难度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好在,经过昨日的三战三捷,将士们眼中明显少了几分对吴军的忌惮,而多了几分的自信。

看看身边的汉军将士们,一队队步卒,弓弩兵已然完成了战术展开,一堆堆的滚木礌石,几乎要榨干城墙上每一丝的空隙,还有刚刚运上城头正冒着黑烟的金汁......

显然,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死战的准备。

不由得,付燚的心头也是多了几分信心——只要大军齐心协力,没道理自己会比朱然还差。

毕竟,历史上,朱然只是凭借着区区五千人,也是守住了江陵城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足够关将军把这群东吴鼠辈杀了来回了吧。

正待付燚畅想之际,一名亲兵也是小跑着来到了付燚的身旁,道:“禀将军,观测手及旗手已经全部就位,砲营上下已做好战斗准备。”

“好。”听到这个消息的付燚更是兴奋了起来。

眼看着吴军的前锋推着一座座云梯和箭塔,就要进入自家投石车的射程,付燚也不再犹豫,当即掀开了自己最后的一张底牌。

“传令:砲营进行投入战斗。”付燚当即也是下令道。

“是。”亲兵立即领命道。

随着付燚的命令下达,城墙上的观察手立即将一直盯着的吴军距离通报给旗手,旗手随即也是通过旗语,将讯息传到内城,再由内城的旗手传递到砲营之中。

虽然有些复杂和拖沓,但在这通讯基本靠吼的三国时代,这已经算是十分快捷的手段了。

而且,在经过训练之后,观察后和旗手默契配合之下,还能将延迟降低不少。加之箭塔、云梯等器械过于笨重,行动并不算太快,只要观察手稍稍算好提前量的前提下,几乎不会影响投石车的精度。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通讯问题,误差几乎是不可避免。而这个问题,也是让这近乎无敌的配重型投石车,在防御战中,实际上并没有在攻坚战中那么无敌。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随着城墙上红色的旗帜不断挥舞,城内的砲营终于第一次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毕竟这是投石车第一次真正投入战斗,尽管对自己亲手建造的投石车有着绝对的信心,但付燚还是要求,要进行试射和一番校准。

因此,这第一轮的投弹,却是只有第一排的六架次的投石车投入了战斗。

随着“嗖嗖嗖”的破空声响起,足足六颗硕大的石弹凌空而起,很是从容地便越过了江陵城高高的城墙,几乎要将好容易刺破云层的太阳再度遮蔽。

随即,石弹又在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向着吴军的阵线便是猛地砸去。

“砰、砰、砰......”

巨石落地的声响随之响彻在江陵战场之上。

巨大的声响之中,六枚石弹全部便是砸入了吴军中段的阵线之中,连带着这一片的大地都随之一颤,烟尘瞬间也是腾空而起,几乎要那附近数以百计的吴军全都吞没其中。

只可惜,这声势浩大的烟尘滚滚之中,却是只有寥寥数十吴军将士真的倒了大霉。

石弹的巨力,直接将其下方的数十名吴军将士给砸得汁水直流,飞溅的尘土、碎石混杂着倒霉的吴军断指残臂也是将附近数百的吴军全都整得是灰头土脸。

但,石弹之威力也仅仅是如此而已了。

而付燚想要摧毁的攻城器械,却是毫发未伤。

没办法,这毕竟是试射,不管是观察手还是砲营,都是新手,彼此的配合难免有所疏漏。

尽管战果不佳,付燚却丝毫不以为意,之所以要试射,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甚至,付燚都没有想要去再度下达指令的意思。

无他,他相信自己亲自建造的投石车,更信任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操炮手们。

倒是一旁的任续,却是一掌拍在了城垛之上。

显然,他也知道箭塔对己方的威胁,心中也是希望投石车能够建下奇勋。

看到心中的希望落空,任续自然是有些难受的。

其实也不仅仅是任续,其余的汉军将士们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失落的。

但这份失落很快就被心中的坚毅所取代,毕竟,他们也都是战场老卒了,自然也明白,投石车的效用有限。

而与汉军将士们糟糕的心情之相反,看着前方烟尘四起而箭塔、云梯都安然无恙的情境,吕蒙吕大都督的心中倒是颇为舒畅。

显然,投石车的出现并不在其意料之外,而投石车的这般效果,也显然是在吕蒙的意料之中。

而这样的损失,即便对于如今兵力有些拮据的吴军而言,也根本算不得什么。很明显,一轮发射也才不过带走区区十余条性命,这在数万大军的对战中,更是不值一提。

甚至,吕蒙还巴不得汉军多发射一些石弹,毕竟,若是将这石弹放到了城楼之上用作滚木礌石,直接给砸下来,或许伤害量还更大些。

只是,吕蒙显然不知道,这六枚石弹,只不过是汉军的投石车一次简单的试射而已。

而面对略略有些不堪的试射效果,汉军砲营中的将士们,也是当即按照付燚所制定的流程展开了补救措施。

在观察到石弹的落地位置之后,城楼之上观察手们很快得出了校准的数据,并送到了旗手的手中。

当即,两面红旗也是再度在城头挥舞起来,而在城内的砲营也是纷纷根据旗帜的命令展开了调整。

不过短短时间,甚至六枚试射的石弹所砸起的烟尘都还没有散去呢,砲营的二十四架投石车便已经全部完成了调整。

是的,砲营没有再进行试射,而是在调整过后,直接将全部实力投入了战斗之中。

一来,吴军还在不断的推进中,一旦攻城器械运抵城墙附近,投石车便将失去作用,因此,砲营必须分秒必争;

二来,经过一次的试射,纠正过参数之后,砲营也是有足够的信心能够不再出现意外。

这也是付燚之前就给砲营制定好的流程。

重新装弹,随着各自屯长的一声令下,二十四颗石弹再度凌空而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