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手到擒来
深吸几口气,才勉强冷静下来。
“这个蠢货,他以为自己还是大明的皇帝?”
“一万头牛,四万头羊,亏他敢开这个口!”
冷哼一声,也先毫不犹豫地回道:“给他安排几个,让他消停点。”
“别整天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事。”
看着手下离去的背影,也先不禁陷入沉思。
再强烈的野心,在面对能把人冻成冰雕的白毛雪时,也只能一点点被熄灭。
经过这段时间的折磨,也先已经被天灾折腾得身心俱疲,那些被挑动起来的野心,也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冷静下来后,也先仔细思考,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其实根本没有可行性。
什么送朱祁镇去南京,以此来扰乱大明,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乍一看,南京确实有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并且似乎依旧忠于朱祁镇。
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还有些可能。
但只要冷静一想,就能看出其中的漏洞有多大。
不说别的,怎么确定南京那套班子能发挥作用,怎么确定这些人还忠诚于朱祁镇,就是一个大问题。
更别说将朱祁镇送到南京,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如今的大明,内三关历经劫难,可谓浴火重生。
里里外外,在锦衣卫的协助下,在皇帝的推动下,已经打造成了铜墙铁壁,铁板一块。
瓦剌再想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地攻破内三关,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连内三关都过不去,还妄想把大明的前皇帝送到南京?简直是做梦!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也先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
“这个该死的狗皇帝,天天吃喝玩乐,奢侈得一塌糊涂,我一辈子的花销都没他几天的消费多!”
“再让他这么下去,还了得?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才能养得起他!”
“不行,必须得想办法,把这个狗皇帝送回去。”
“再不把他送走,老子就要被他给吃穷了!”
下定决心后,也先不再犹豫,如释重负。
他挥挥手,叫来身边的亲信侍卫,打算把这件事告诉喜宁,让他想办法把朱祁镇送回大明!
在这方面,还是大明人更懂大明,更清楚该怎么把这事办成。
袁彬身上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前段时间受的伤到现在还没好。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差点被人砍死,没有个百来天的调养,根本不可能彻底康复。
袁彬并不奢望自己能完全恢复,他只希望自己的状态能尽快恢复,然后找个合适的时机,赶紧把朱祁镇送走。
然而,原本以为随时都能找到的机会,现在却怎么也找不到。
自从上次,袁彬离开朱祁镇身边几天后,生性多疑的朱祁镇就再也不相信他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让这位忠心耿耿的锦衣卫守在帐篷外面,根本不让袁彬面圣。
反倒是喜宁,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深得朱祁镇的信任。
天天陪着朱祁镇一起饮酒作乐。
袁彬一想到这里,心里就一阵怒火中烧。
所谓的皇帝信仰,其实和神仙佛祖上帝一样。一旦在心中去除了那种莫名的神圣感,剩下的就只剩下血淋淋的现实了。
自从袁彬决定要杀朱祁镇后,他对这位曾经效忠的对象,就再也没有一丝敬畏之心。
失去了这层滤镜,他对自己过往的经历,对朱祁镇的所作所为,反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内心的杀意,也愈发坚定。
“不能再拖下去了。”
“从收到回信到现在,差不多也过去了一两个月了吧?”
“再这样拖下去,没完没了。”
“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必须得尽快动手了。”
口中呼出热气,袁彬搓了搓手,跺了跺脚,试图让自己暖和一点。
冷风刮在他钢铁般的身躯上,淡淡的白霜落在短发上,让他心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杀意也越发浓重。
袁彬,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就在袁彬思考用什么理由见皇帝,然后直接动手的时候,……
忽然,几个魁梧的壮汉找上门来。
袁彬一眼看去,认出了这几个人,应该都是也先的亲卫。
“这种时候,他们来,是来干什么?”袁彬眼神微凝,等这几人进入帐篷后,赶紧凑到近处,试图……
结果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就看见他们带着喜宁,走出帐篷,一路直奔国师大帐而去。
“要出事了。”袁彬心中一喜。
“出事好啊,只要出了事,我就有机会动手!”
他最怕的就是不出事。
要是一直这样拖下去,就没完没了。
也先放下酒杯,厌恶地瞥了眼喜宁,像这种反复无常、毫无底线的小人,无论是大明,还是他,都极为厌恶,甚至是憎恨。
在对待小人的看法上,高层的统治者总是有着惊人的一致。
要不是喜宁还有用,能用来控制朱祁镇,也先早就把这个该死的小人,挂在旗杆上,冻成风干肉了。
“这就是我的决定。”
“说说看吧,喜宁侍从,你有什么办法能把皇帝送回去?”
喜宁心里猛地一沉,知道事情不妙了。
上次他忽悠这位爷,搞了个什么南京之计,最多只能暂时安稳。
现在也先回过味来,看出其中的问题,这套说辞自然也就没用了。
想要保住性命,必须再次说服也先。
否则不管用什么办法送朱祁镇回大明,朱祁镇死不死还不知道,他自己这个反复无常的叛徒,肯定是必死无疑!
大概率要被千刀万剐!
喜宁狠狠咬了咬牙,决定拼一把。
听说也先最近打算立自己的长子为太子,这便是突破口。
胜败在此一举!
“国师大人,可曾听说大明庶孽最近正在搞的改革?”
“变军屯法为农庄法,试图以此来抵抗国师大人的天军,这完全是彻头彻尾的痴心妄想!”
“庶孽想要的,不过是鼓动人心,用百姓来抵御我们罢了!”
“可百姓这种东西,奸诈狡猾,哪里靠得住呢?”
“国师大人不妨想想,咱们过去征军粮的经历,这些该死的东西,嘴上说没有粮食,没有水!”
“结果呢?掀开床板,里面藏着豆子!藏着大米!跳进枯井里一看,地下室里全是粮食!”
“咱们过去收田粮,他们总说只有那么点田地,可只要派兵在周围转一转,那山沟里、山谷里,不都是耕地吗?”
喜宁笑道:“如今的大明皇上,不过是个从小被当猪养的庶孽,连毛都没长齐,才会相信百姓!”
“国师大人近日不是想要立长子为太子吗?”
“那些有眼无珠的鞑靼王,目光短浅,看不出国师大人此举的深意。”
“一直在那儿哼哼唧唧,吵个不停。”
“国师大人若是明年开春之时,再次南下,劫掠山外九州,甚至仿照今年的做法,攻破内三关……”
“到那时,带着大胜的威势,他们还能说什么?”
喜宁这番话,有理有据。
也先听完之后,内心不由自主地动了心。
他不是傻子,也先看得出来,喜宁所说的事情,确实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最差的情况,也只是去劫掠山外九州,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像这样的事情,瓦剌每年都会做,只不过大多是小规模的,大规模行动很少。
但如果由也先来组织,再来一次大规模南下,抢钱、抢粮、抢人,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喜宁看出了也先有些动心,便趁热打铁地说:
“以国师大人的智慧,对付一些乡野百姓,自然是手到擒来。”
“鞑靼王、元裔那边,以后也不能再用其他理由来为难国师大人,最多只能用正统的名义来为难你。”
“在这方面,皇上肯定愿意支持国师大人,立长子为草原太子,一统草原!”
“这样一来,正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鞑靼、元裔长期受汉化影响,他们不可能不接受皇上的旨意!”
喜宁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
作为一个贪婪的奸臣,一条背叛主子的狗,他对也先毫无忠心可言。
他之所以说这么多,不过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罢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只要朱祁镇还在瓦剌活得不错,这个用来控制皇帝的奸臣,自己也能活得不错。
正因为如此,喜宁才说了这么一大堆话,以此打消也先将朱祁镇送回大明的想法,保全自己的性命!
也先最终还是被喜宁说服了。
不仅被他说服,还打算在年后天气转暖时南下,侵略山外九州,更打算借这次机会,雪恨。
那几个大明的边关重镇,比如宣府、大同等,在之前的战争中及时支援京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是他们,就算也先没能攻下京城,也不会输得那么惨,简直是一败涂地。
不仅把之前抢到的好处都吐了出来,自身还损兵折将,整个瓦剌直接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青壮。
这对野心勃勃的也先来说,简直是致命的一击。
此仇不报,也先心里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
而这次南下的理由,也先举一反三,巧妙地利用了朱祁镇。
“就用送大明皇帝回去的理由,让朱祁镇走在最前面。确实,现在大明朝廷已经把他当成了死人。但我相信,边关将士真敢毫无顾忌地对他下手吗?”
“到时候,喜宁,你负责盯着朱祁镇,绝不能让他从前线逃回去。要么一路攻破宣府,要么,你们就跟着他一起去死吧!”
喜宁脸色一变,心里直呼要完。
宣府和大同,这两个边关重镇,之所以被称为边关重镇,无非是因为军力强盛,地处兵家必争之地,构筑的防御如同铜墙铁壁,宛如一座坚固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