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走到路口就看到我爸回来了,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年男子,我笑了笑说,
爸 、你这么早就出门了?我心里想着这起的比我还早,估计是五点就出去了!
我爸回道:嗯,去街上买点菜!盼了这么多年,
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了,你妈说要多给你做些好吃的,我笑了笑说,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我在山上吃的都比较清淡。
要是做的太过丰盛我也吃不惯,倒不是我客气,只是生活习惯和修行原因,就不会去想吃油腻的东西。
这时我看那中年男子没有离去,本来我以为他们是顺路才一起走的,可这到家门口了,他没有继续向前走,
说明这不是顺路,就在我疑惑时,我爸介绍道:小枫啊,这是隔壁于家村的于江,你叫于叔就行,
你小时候见过他的,我刚在街上刚巧遇到他,闲聊几句他听我说你从山上回来了,就说刚好有件事找你了解一下。
具体的你们进屋坐着谈吧,说着我们就一起进了院子,就在院子里的桌椅落座,
倒了茶水,简单客套几句,就听于叔说出了他来此的目的。
因为我跟老道上山的事并不是秘密,熟悉的人大都知道此事,毕竟村子里哪有什么秘密。
听于叔说完我才知道,原来是要给他父母立碑的事,他父亲去世六七年了,他母亲也去世两年多了,
所以他们这些做子女的就想给老人立个碑,尽一份孝心。
刚好听说我从山上回来了,就想着了解一下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禁忌。我沉思了一下便跟他说起关于立碑这件事。
这立碑就是立门户,有了碑就相当于有了门面,也是体现后人对逝者的尊重以及重视!
至于立碑的说法,因各地风俗不同,众说纷纭,不过普遍认同的几点是:
其一,一般立碑在清明前后,或者在冬至前后,在清明之前立碑,便于清明时节亲友扫墓时,
可以让周边的人都能看到子孙为其立的碑,在上而言彰显子孙贤孝,对下面来说有了门户也就有了根基!
而清明节后立碑呢,一般是因为此时立碑,可以在中元节时阻挡各路孤魂野鬼的侵扰,因为有了门户相当于画了地盘。
于叔这时问道:立碑就能阻挡孤魂野鬼侵扰吗?
我耐心解释道:这是当然的,因为立碑时是要念诵经文,通达天地,告知下方阴司,此地立了碑就是,这地盘就是墓主的。
从此这在下面就是合法的,受阴司保护的,其他孤魂野鬼不能也不敢轻易骚扰!
当然了,就算不立碑此地也是墓主的,只是这地方不受阴司保护,有孤魂野鬼侵扰,他们一般也不会过问,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当回事!所以立碑还是挺重要的!
其二就是,达到立碑的时间,这个各地也稍有不同,有的是逝者满三年,有的是满一年!
还有就是最好要等两位老人都不在了,才可以立碑,这样比较简单省事,也符合各方规则。
有的地方是其中一个老人走了满三年也立碑!
这个时候立的碑一般是把活着的这一个名字也刻上去,不过字体是白色,用朱砂把名字圈起来,不然对活着的这一个不吉利!
等活着的这一个也走了以后,再把字体描黑,朱砂抹除,这种立碑方式就显得麻烦了些!
还有一些禁忌,比如少亡人不立碑,横死者不立碑,孤独终老者不立碑,含冤而死者不立碑!
这几种情况或者类似情况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心有不甘,存有怨气,若是立碑,
每次人们经过他们墓碑时都会看到他们,而想起他们的生平怨事!难免会成为人们纷纷议论的谈资!
然而生前不如意的人,死后还时常被人议论,指定怨气更胜从前,因而导致有些怨气过重便出来折腾人!
所以不给他们立碑,是为了活人不去讨论他们那带有怨气的生平,不会每次看到墓碑就会想起他们,
从而减少他们的怨气,达到平和稳定的状态!
当然,有怨气的鬼魂不用立碑,一般也不会被其他孤魂野鬼侵扰,他们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
其三就是立碑的方位,一般立碑都是在脚下,因为立碑的大多都是后代子孙,碑上也会刻上后人的名字,
比如孝子某某,,等等一些后人的名字,若是立在头上,岂不是站在长辈的头上压着他们了!
还有就是碑相当于门户自然是在前面,要与朝向相同,但不能在朝向中间,最好是偏左一尺!
当然也有立在头上的,那是因为立碑的人是逝者长辈,或者家族长者,但那种情况是极少数!
毕竟一般达到立碑条件的,都是由后辈子孙给立碑的,一般轮不到旁人旁系操劳!若是子孙不立,旁人也没资格主动代劳!
还有就是立碑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像迁坟动土那样兴师动众,但也要有足够的仪式,
以表示对此事的注重,也是对逝者的尊敬,该走的程序马虎不得,不然就是对逝者的亵渎与不尊重!
听我说完,于叔沉思了一下说道,小枫啊,那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需要准备些什么,
说是立碑有三年,有一年的,我们这两年多的怎么算,我笑了笑说道,
于叔,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之所以有时间是说法,是因为各地风俗不同,地理位置也不同,
之所以新坟不立碑,是因为刚动过土,土地松软,把碑立上容易歪斜,所以要等一年或三年,土地硬实了,
立的碑才够稳定,不会动摇!三年说法一般是南方的规矩,因为地理环境原因,南方土地潮湿,所以久一点!
而我们这中原地区,气候干燥,土地夯实,一般一年就可以了,至于您的父亲走了六七年,已经不算是新坟了。
再者您母亲也已走了两年多,完全符合立碑条件,只需挑个日子把事办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