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设也是看了过去,这三个年轻人有些面熟,根据他们的年龄,还有人数上,刘建设已经猜出了他们的身份。
“学长好!”
不等张陈栋介绍,张胜利三人赶忙和刘建设打着招呼。
“你们好!这一路辛苦了。”
刘建设笑着对三人点了点头。
那会儿他大四,这些人大一,见过面,但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何彬说道:“不辛苦!院长一说你这边缺人,那都各个削尖了脑袋要来,最后院长派了我们三个成绩最好的来了。”
何彬的这番话,就是要告诉刘建设,他们可不是哈工大随随便便安排过来的。
是哈工大成绩最好,最优秀,最顶尖的三个毕业生。
刘建设点了点头,他并不觉得何彬自傲,这是一种态度。
“范校长还真是给力!放心吧,跟着我,一定不会辱没了你们三个的才华!”
“你们仨先自我介绍一下。”
张胜利三人做完了自我介绍以后,刘建设看向张保文:“张副部长,这边还有什么疑问么?”
这会儿,张保文还觉得有些恍惚。
这三个年轻人竟然也是哈工大的毕业生……
整个四九城,可没听说哪个厂有四个哈工大的毕业生……
直到刘建设又喊了一声,张保文这才回过神来,“没什么问题了,放心吧,刘副厂长,这边交给我。你忙你的去吧。”
“那行,咱们先回办公室里去吧。”
回办公室的路上,在张陈栋的引导下,刘建设也从张胜利的口中得知了今儿上午发生的那些事儿。
一行人,一块儿到了张陈栋的办公室。
张胜利三人来了,刘建设怎么着也得给范东升回个电话。
这会儿打电话也不是直接就能打通的,还得等。
招呼几人坐下后,刘建设说道:“胜利,何彬,丁辉,虽然我是你们的学长,虽然你们都是哈工大出来的,不过你们刚来,我们这会儿也不会像第三轧钢厂那样,给你们那么好的待遇。”
“宿舍的话,给你们一人一个小单间,这个是可以保证的。再然后你们的级别……我那会儿刚从四九城回来的时候,是十二级技术员,一个月工资是62元,补助是8块。你们刚来,我也给你们这个待遇。”
“如果按照规矩的话,大学生实习生是十四级技术员。当然,我知道,如果你们不来我这儿,而是听从分配的话,咱们哈工大的学生出去,待遇或许要比第三轧钢厂开出来的还要好。”
“当然,我到部里申请,那也肯定能申请下来的。但我不想因此落下话柄。”
“我也不会向你们做出什么保证,以后会给你们什么样的待遇。我知道,如果你们想要好的待遇,就不会来我这里了。”
“但我可以说一句肯定的话,只要你们跟着我好好干,我肯定会教会你们很多东西,到最后可以让你们全都独当一面。”
面对刘建设的这番话语,张胜利三人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异色。
丁辉说道:“学长,我们就是奔着你来的,我们就是想要过来跟你学东西的。如果真的想要奔着好的待遇,就以我们仨的成绩,正如你所说的,条件绝对不会亚于第三轧钢厂开出来的。”
张胜利说道:“就是!学长,我们可是听说了,你接下来会有大动作,我们就是跟着你来学本事的。”
刘建设嘿嘿道:“大动作肯定有,不过那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需要你们帮我。”
张胜利三人同时说道:“那都不是事儿,我们来了就是来给学长你帮忙的!”
接下来,刘建设就将他的工作说了出来,并且给张胜利三人明儿一天的了解时间,后天开始,刘建设会把自已抽出来,让张胜利三人来接替他的一切工作。
这些事儿对于张胜利三人来说,并不难,所以三人都未拒绝。
因为刘建设说了,大动作在一个月后,刘建设既然要抽出身来,那肯定是在为大动作做准备。
另一边……
第三轧钢厂一号钳工车间。
易中海又带着一脸虚伪的笑容,来到了秦淮茹跟前。
“淮茹,最近怎么样?小当和槐花都还好吧?”
秦淮茹看到易中海的笑容就觉得虚伪,“都挺好,谢谢易主任的关心。”
易中海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明天就到了换班的时间,到时候你可要上夜班了……”
终于还是来了……
不过,秦淮茹在昨天就和人打好了招呼,代价就是两块钱。
秦淮茹说道:“易主任,正好我也想跟你说这个事儿。我跟蔡晓萍商量过了,跟她调个岗,她来替我上夜班,我来替她上白班。”
易中海一愣,旋即笑道:“哦?是这样啊,那真是太好了。那你先忙,我再去转转。”
往前走了两步,易中海脸上的笑容立即消失,脸黑了下来。
临近下班时。
一台台木箱装订的设备被运进了第三轧钢厂。
杨宏峰和李怀德搓着手,看着这一台台的设备,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新设备一批批的到来,有了这些新设备,哪怕没哈工大的毕业生,第三轧钢厂也能慢慢地稳住脚跟了。
只是,他们两人内心深处都知道,哪怕有了这些新设备,第三轧钢厂也不一定能撑多久。
贾东旭最近心情很不错。
新来的副部长周雄,后来也去过几次办公室,也都找他谈过几句话。
贾东旭能感觉得出来,周雄对他非常的满意。
而且,贾东旭也找到了最新偷懒的方法,那就是下车间。
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发呆,那也着实的无聊。
倒不如去车间里溜达。
正因他这番举动,更是得到了周雄的夸奖。
走着走着,贾东旭来到了一号钳工车间。
易中海现在似乎是一号钳工车间的车间主任。
以前跟在易中海身后,也没学到什么真本事,好几年下来,都只是个二级钳工。
再加上这段时间,易中海似乎刻意的疏远了贾家。
贾张氏时常会叨叨两句,如此一来,贾东旭心中也对易中海有了意见。
既然都来到了这里,自然是要找回场子,在易中海面前嘚瑟一番。
结果贾东旭在车间里走了一会儿,东张西望的没看到易中海,却是看到了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