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何雨水精神地坐在何大清身边,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她这些年来的趣事。
看着妹妹的笑容,何雨柱心中充满欣慰,觉得自已这次找何大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没有再多理会两人,只是看着熟睡的妻儿,闭眼享受片刻的宁静。
抵达北京时天色还未完全暗下,他们下了火车后叫了两辆人力车,准备前往前门大街。
途中,望着变了样的街景,何大清不禁感慨:“柱子,真没想到这十多年过去,京城变了不少。”
“这一片不像是崇文门吗?我们家不是住在建国门那边?”
何大清又说了一句。
听到父亲的话,何雨柱和家人皆一愣,转而问他妹妹:“你在火车上没告诉爸爸我们搬家的事么?”
何雨水吐了吐舌头:“哥哥,我忘了。”
这时何大清意识到了什么,问道:“你们不住四合院了?”
何雨柱回答:“是啊,你在外面那段时间,我和雨水都觉得住不习惯,就在前门大街的铺陈市胡同买了个小独院住了下来。
原来的四合院也卖给了 ** 以换取新房的资金。”
听到这话,何大清愣了一下,随即感慨万千:“原来如此,那也不错。
四合院里那些人,连易中海都不可靠,其他人更是如此,你们搬走确实是个好事。”
看到何大清对搬家的事没有异议,还表示认同,何雨柱既意外又感到一丝欣慰,对这位便宜父亲多了几分认同。
几人很快来到铺陈市胡同(bjba)的何家大门前。
何大清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外墙,便对着正准备敲门的何雨柱说道:“这就是你提到的那个小院子?我看这院子挺大的嘛。”
何雨柱故意叹气:“一进四合院都算不上,能不小吗?”
儿子的话让何大清无语凝噎,半天才复杂地回了一句:“这么说倒也对。”
说话间,何大清突然注意到门口:“怎么门上不锁啊?家里还有人吗?”
“嗯,我们离开时请岳父岳母照看孩子了。”
“等等,你说的是除了瑾瑜和瑾萱,还有其他孩子?”
看着再次震惊的何大清,何雨柱忽然想起自已似乎从没提起过有几个孩子的事,不禁得意地笑了:“当然,我和文丽这些年共有六个孩子。
这次因为不方便都带上,就只带了最大的两个来看您,其余的留给我岳父岳母照顾。”
何大清露出欢喜的表情:“这可真是喜事!我爷爷只生了我一个,我也只有你这一个儿子,你这下给何家添了六个子嗣,真是太好了!快说,有儿还是女?”
何雨柱叹了口气:“五个儿子,只有瑾萱一个女儿。”
听到这个消息,何大清喜笑颜开:“哇,这样一来,老何家真是繁衍兴旺了。
等孩子们长大了,咱们何家定会更繁荣昌盛。”
“哎,儿子多了其实也很闹腾,原本是想再生个女儿,可是每次都又是儿子。
我和文丽已经决定不再生了。”
看着得意洋洋的儿子,何大清有些无奈:“多子多福,不过五个儿子也算够了,不生也行。
至于女儿嘛,有瑾萱一个正好,多了反而不好照顾。”
说到这里,何大清看了看一旁的何雨水,想到当年他那么疼爱唯一的女儿,心中不禁感慨。
何雨水见父亲看向自已,便给他甜甜一笑作为回应。
这时,站在旁边的何瑾萱忽然笑着说:“爷爷,爸妈说我在家是小公主呢。”
听到这句话,何大清立刻弯下腰,一脸慈爱地对孙女笑道:“我的乖孙女,你的确是世上最可爱的小公主。”
对何大清而言,此刻看到孙女何瑾萱的模样仿佛让他回到了当年离开京城时的场景,女儿的身影又在眼前闪过,那种深深的柔软再次触动他的心弦,他满心只想更亲近这位孙女,甚至连一向疼爱的孙子都暂时忽略了。
终于等到了何雨柱敲响家门的那一刻,听到声音的文母很快出门迎接。
一见到是何雨柱一行人回来,她立刻满脸欣喜地迎上来,忙不迭地询问众人是否累着了。
话音未落,她的目光便落在了队伍中的何大清身上,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开口问:“这不是蔡全无吗?出了什么事?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老了?”
面对这一突兀的问题,何大清也有些愕然:“谁是蔡全无?”
意识到可能产生误解的何雨柱连忙解释道:“妈,您误会了,这是我和雨水的亲生父亲何大清,并不是我大哥蔡全无。”
文母这才恍然大悟,震惊地注视着面前的男人:“原来真是亲家公,真的和蔡全无长得很像,怪不得之前听你们说蔡全无像你们的父亲,当时还不太相信呢。
现在见到了真人才知道确实很像,如果不是两人的年纪不同,说不定真认不出来呢。”
文母说完这番话,觉得措辞似乎有误,连忙热情补救:“亲家公你好,我是文丽的母亲,欢迎回家。”
何大清笑着回应了一句:“哦,亲家母你好。”
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对蔡全无的好奇,但也明白现在并不是追问的最佳时机,决定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询问自已的女儿。
“大家都快进来吧,不要站门口了。”
文母边说边温柔地看着何瑾瑜兄妹俩,怜爱地握住他们的手关心道:“好孩子,今天肯定累了,跟奶奶一起回家吧,奶奶马上给你们泡一杯蜂蜜水喝。”
一听蜂蜜水,何瑾萱开心地回答说:“奶奶,我还想吃橘子罐头呢。”
文母立刻答应:“只要我家宝贝想吃,蜂蜜水和罐头都给您准备好。”
正如她刚刚所说的,家里人都视唯一的女儿为掌上明珠,就连文父文母也不例外。
两人对她的宠爱比对待已经正式改为文姓并继承文氏血脉的文谨言还要多一分,“耶,奶奶最好了!”
望着文母牵着两位小孙子走进去的身影,尽管心中有些不太舒服看到孙女叫亲家母做奶奶,但看到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和温暖互动,何大清也没有多说什么,默默跟随在三人身后进入何家。
进入院子后,看着新居的环境,相较于以前的四合院这里显得更好了,令他瞬间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然而他也顾不上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感受中,因为亲家父文父主动打起招呼来,礼貌回应后,他被请进客厅与亲家公寒暄了一会,最后才有时间去看看另外四个同样让其疼爱至极的小孙子们。
随后,何大清也得知了一个孙子跟文家姓的消息。
这件事他已经和文父文母讨论过,觉得他们很通情达理,对文丽这个儿媳妇也很满意,甚至认为她是何家的重要支柱,所以心里并不太排斥让孙子姓文的想法。
毕竟,五个孙子中让一个过继给文家也不是多大的牺牲。
而且他知道这事已经得到了儿子何雨柱的同意,即使他反对,也没多大作用,何雨柱不会听他的。
看着活泼可爱的五个小孙子和一个小孙女,何大清心中涌起无限的柔情,不禁萌生出安享天伦之乐、留在家里陪伴孙子孙女的想法。
但是,当想到白寡妇,他还是放弃了这种念头。
毕竟,他更希望和白寡妇一起度过晚年时光!
当天晚上,为了给父亲接风洗尘,何雨柱亲自下厨,展示自已的厨艺,做了好几个菜系的经典菜品。
这让何大清十分震撼,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直夸何雨柱是何家的骄傲。
对此,何雨柱表面上虽然没有表现得特别高兴,但内心却是充满得意,因为何家今天的辉煌正是他辛勤努力的结果。
自何大清归来后,何雨柱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他在下班时间带着这位名义上的父亲去澡堂好好地搓了把澡;接着又陪着何大清剪了发,新添置了几身衣服,彻底改善了他的个人形象。
消息传开后,未来儿媳的对象方建国立刻上门拜访,并且对方家父母邀请何雨柱和何大清外出聚餐。
与此同时,蔡全无也频频上门帮助何雨水的婚事。
两人碰面时都很惊讶,并坐下来聊起了家族渊源,试图探寻是否同宗。
可惜的是,一番打听之后,他们并没有确认彼此之间有亲戚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何大清的父亲,即何雨柱的祖父并非孑然一身,他曾有一个大家庭,在家排行老三,原本是普通老百姓,居住在京城附近的一个村庄。
由于家庭遭遇困境,幼年的祖父被迫卖身到谭府为家庭换来救命钱。
凭借自身的机灵和能力,祖父获得了谭府主人的赏识,学会了做谭家菜,这才有了何家今天的成就。
另外,在爷爷还健在的时候,何家与外面的亲族还有联系,但随着爷爷去世,联系逐渐减少。
后来因为战乱频繁,特别是外敌入侵时,村子被 ** 殆尽,使得何家本家人失散。
据何大清后来得知的消息,村子里除了少数几人幸运逃脱外,大部分人未能幸免于难。
面对眼前与自已相似的蔡全无,何大清猜测他的父母中可能有一人是当年幸运逃走的何家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