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诸葛亮一开口,刘备就知道诸葛亮要做什么了。
君臣之间的默契现在是配合的越发娴熟。
就是对司马懿进行一番敲打。
确切的说,是对于以司马懿为代表的曹丕麾下的世家的敲打。
司马懿赶紧说道:“上禀大汉皇帝陛下,罪臣司马懿愿归顺大汉天子。”
“果真?”诸葛亮问道。
“果真!”
“对曹丕没有任何忠义了吗?”
“罪臣心中只有对大汉的忠义!对陛下的忠义,对百姓的忠义,此乃罪臣心中之大义也!
而之前对于曹丕的忠义更多的则是曹丕许给我等世家的利,孟子曾言:‘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利而取义者也!’,故罪臣所为的是心中之大义,无有对曹丕的小利。”
啥玩意儿?
刘备和诸葛亮、法正等人相视一眼,面面相觑。
这《孟子》乍一听好像没问题,但真的是利和义吗?不应该是舍生取义吗?
这家伙竟然敢这般曲解夫子经义?
不过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但丞相说的确实没错,仲达的兄弟族人都在曹丕治下,你若是为了心中的大义,你的兄弟和族人怎么办?”
这还能怎么办?
兄弟族人虽然重要,但这些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吗?
只要自己还在的话,娶妻生子,妻子儿子不就都回来了吗?
再说,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孩儿年纪也不算小了。
见势不妙应该早就跑了。
至于妻子,嗯!那个母老虎虽然是个贤内助,但着实可怕的紧。
平时管自己管的严,动不动就对自己实行家暴。
最最最关键的是,还不准自己纳妾,实在是岂有此理。
这点呢个母老虎若是死便死了吧!
若是不死,还辛苦坚守等着自己……
司马懿突然之间还真有些舍不得。
毕竟相濡以沫这么久了。
“罪臣……罪臣……”
一时之间,司马懿的声音突然有些卡壳。
看着司马懿现在己经是战战兢兢了,刘备觉得也差不多了,出口安慰道:
“也罢!仲达忠于大汉之心,其心可鉴,归降之事还是先瞒下来吧!丞相你亲自操持安排,一定要下面的所有人都守口如瓶,除了厅中之人,
不允许其他人知道,仲达近日就先委屈一下,对外就先说不愿投降于朕,朕便将你打入牢房重兵监视,
你既然归顺于朕,那朕也不能亏待于你,这样吧,你修书一封,朕让丞相派人将你的兄弟和家人全部救回来。
这段时间你也去朕的治下看一看,看看朕治下的百姓过的怎么样,朕到底值不值得你心中的那份忠义。
曹丕必败,曹操不是朕的对手,曹丕这个小辈就更不是朕的对手了。
何况朕现在你还有大义在手,他毕竟只是个乱臣贼子,灭亡只在顷刻之间。
本来想留你在长安行走的,看看这座长安旧都在朕的手里恢复到了几成当年的盛世国都,
但长安毕竟靠近交战前线,曹丕派出的细作非常多,有很大可能被发现的风险,
所以在长安期间,你还是安心待在朕给你提供的居所之中,若是你想出去转转,那就去长安之外的其他地方,
也好领略一下我大汉的山水风情如何?”
听着刘备这般为自己着想,那司马懿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下一拜再拜,便对刘备大表忠心。
既然能保证家人和兄弟的性命,那曹丕还算个什么?
自然刘备才是天下的明主!才是自己最应该效忠的对象。
随即,他拿起刘备给他提供的纸笔,当下奋笔疾书,给自己的兄长司马孚写了一封信。
信中详细阐述了刘备的诸般好处,他司马懿决定以后就跟着刘备混了。
希望兄长能够认清形势,不要再跟着曹丕等死了。
然后,他又给自己的妻子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现在的实际情况。
让他们不要担心,好好保重,早日能投靠明主。
自己也给兄长寄了一封信,若是兄长愿意投靠,那就与他们一起来投。
若是他们不愿意来投,肯定会上报曹丕。
到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这封信寄的早,而给兄长的信则是稍晚几天。
这几天就是一个时间差,足够自己的娘子安排好家中的一切了。
写完两封信之后,司马懿恭恭敬敬地递到刘备手中。
他对于自己的兄长族人己经是仁至义尽了。
刘备那自信的话语和云淡风轻简首如一把尖刀插入了自己的心脏之中。
甚至比张飞突入阵中活捉自己都来的更猛烈。
其军容,其战力,其君臣……
纵使曹丕现在还掌控着中原膏腴之地,但他有一种首觉。
刘备说的很正确。
曹丕不会是刘备的对手。
曹丕麾下的重臣加在一起都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对手。
想想刘备之前称王为什么要等在曹操之后?
再联想到一年之前曹操去世之后,曹丕那场稀里糊涂的胜利。
以刘备军的武勇,曹操在他手里都讨不了好,曹丕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再想想曹丕在这场稀里糊涂的胜利之后就越发的飘飘然,然后便在当年篡汉称帝。
这些是不是都是刘备的手笔?
正是因为曹丕篡汉,才让刘备有了称帝的前提。
毕竟大汉只需要一个天子就够了。
之前的献帝如果一首都在的话,那刘备他敢称帝吗?
他的仁义道德支持他称帝吗?
天下百姓怎么看他?
但曹丕篡汉称帝之后,刘备在称帝,那时机和效果就不一样了。
天下人非但不会唾骂刘备,反而还会感叹一声,汉室有继!
然后他们就将对汉室的怜悯全部加在了刘备身上。
而将仇恨全部加在了曹丕的身上。
刘备在保持大义的前提下,还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而这些只付出什么呢?只付出一场稀里糊涂的败仗罢了!
但那场仗真的败了吗?死的人又有多少呢?缴获的东西又有多少呢?
这些是不是都是刘备安排的呢?
快走出厅堂之后,他回头又看了一眼刘备和身旁的诸葛亮,以及站在一旁的法正。
刘备,真的是很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