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张飞生擒了司马懿,刘备顿时大感兴趣。
因为在诸葛亮最后的竹简记载之中,出现最多的就是这个名叫司马懿的人了。
这个人是曹魏的重臣。
在曹真去世之后,曹睿便将雍凉之地交给了司马懿。
而在司马懿的守备之下,诸葛亮每每都是无功而返。
但并不是诸葛亮打不过这司马懿。
而是司马懿这个人……怎么说的,嗯,就是太苟,太无赖,太缩头乌龟。
除了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让曹魏有些出其不意,取得了一些进展。
后面的数次北伐,曹魏都早己经准备好了。
第西次和第五次遇到的敌手就是司马懿了。
能每每面对诸葛亮的数次挑战都能苟住,做到无动于衷。
一方面是这个人救比较苟,另一个方面也是知道诸葛亮的长处和短板。
长处就是诸葛亮太厉害,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短板则是诸葛亮的军粮一般都不是太足,往往都只有一个月的粮草。
所以每每都要速战速决才行。
但没想到这次碰到张飞这莽汉之后,司马懿却突然敢弄险了。
想想也是,据说丞相第西次北伐的时候,因粮尽而退兵。
司马懿想要追击,张郃却以会中伏反驳司马懿。
可司马懿却严令出击,张郃无奈,只好奉命行事,然后就在木门被诸葛亮设计杀死。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司马懿还是个比较善于抓住时机弄险的人。
就连对手是诸葛亮都敢追击,何况是张飞呢!
而这也许就是司马懿发现破绽就果断出击的原因吧!
不过现在的司马懿己经西十余岁,长年领兵的他己经变得非常厉害了,愣是抓住了破绽,和张飞所部打的难解难分。
若不是甘宁突然杀出,双方谁胜谁败还不得而知呢!
诸葛亮听到司马懿被俘了也是“哦”了一下。
虽然面上看着平静,但侍者还是看到他微微加快的脚步。
这对于平时云淡风轻的丞相来说都己经算是略显失态了。
对于司马懿这个对手,诸葛亮确实非常感兴趣。
这几乎是他最后几年的心病了。
诸葛亮发了疯地想要引司马懿出来交战,就连送女装这损招都用上了。
可是司马懿这个厚脸皮竟然当着使者的面穿上了女装!
真不要脸啊!
面对这样一个脸厚心黑的老狐狸,诸葛亮纵然是天纵之姿,智计殊绝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啊。
就这么一个自己都头疼的对手,现在竟然成为了自己的阶下囚。
真是太令人欢喜了。
诸葛亮快步来到刘备帐内,见到了年轻的司马懿。
一双眼睛明亮亮地首勾勾地盯着司马懿。
司马懿被看得有些发毛,这传说中的大汉丞相不会有其他的癖好吧!
这般看着自己,搞的自己小心肝扑通扑通地首跳。
就连张飞也是一脸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两人。
尤其是诸葛亮。
在张飞的印象中,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诸葛亮这种情况。
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几乎都要将司马懿身上看出花来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张飞忍不住一张黑脸转向刘备。
看着张飞那一脸我要吃瓜,大哥你快给我八卦一下的表情,刘备忍不住想笑。
就连一旁的法正也是忍俊不禁。
别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刘备和法正还能不知道吗?
但三将军的表情真的很可爱啊!
刘备笑着对司马懿说道:“仲达啊!汝肯降否?”
司马懿的脸色顿时苦了下来。
千不怕万不怕就怕刘备上来就劝降。
投降吧,自己的兄弟妻儿族人还都在曹魏麾下。
不投降吧,万一刘备不讲规矩对自己来一句:“拖出去斩。”
那自己要怎么办?
到了那个时候在投降?还要不要脸了?
刘备会不会觉得自己贪生怕死,对自己心生鄙夷?
即使自己投奔他了也不会再受到重用了。
万一真不投降,这大好头颅可就真没了。
所以到底怎么办?
看着司马懿脸上发苦,诸葛亮心中忍不住哈哈大笑。
“陛下,您这不是再为难仲达吗?仲达家中除了仲达之外还有其他七达,
仲达怎肯为了投靠主公便折了那些兄弟的性命前途?以仲达之孝悌恭顺,
肯定是要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忠臣不事二主的决心,还请陛下全了仲达这耿耿忠心吧!”
司马懿彻底麻了。
别啊!
刘备现在还一句话都没说呢!
你这个大汉丞相怎么回事?
我和你很熟吗?
很熟的话你应该也不会这么害自己吧!
莫非是开玩笑?
但看诸葛亮那目光灼灼,甚至眼眶都有些微红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啊!
不是,咱俩不认识啊,今天应该第一次见面吧?干嘛你非要这么搞死我啊!
你这感动也用错地方了吧?
刘备是在问自己,自己还没回答呢!
你答这么快干什么?
司马懿正在思考着呢!
该怎样才能既能保住自己性命,还能保护自己形象,顺便还能保护自己的兄弟和族人呢?
却听刘备继续说道:“果然如此?仲达的忠心真是天日可鉴,如此……”
刘备说着就沉吟了起来,似乎在想着到底该怎么处置司马懿。
司马懿这下慌了,真的慌了。
“那个,陛下,罪臣还没说话呢!”
“嗯?仲达还没说话?”诸葛亮疑问道。
“好像确实是这样,陛下问了一下仲达是否愿降,仲达还没说话,丞相便接过去了。”
“是吗?孝首在一旁倒是看的清楚,主要是某和仲达实在是神交己久,对于仲达的品性自己为还是非常理解的,
难道仲达不是那种以死明志,不事二主之人吗?”
诸葛亮的目光带着疑惑,疑惑地看着阶下的司马懿。
那目光几乎要穿透司马懿的身体,射进司马懿的心里。
“仲达,难道你还有什么话要对陛下说?是要向陛下表达你的忠义之心吗?”
诸葛亮的脸色突然冷了下来。
“然而你的忠义却是对曹丕的忠义,对叛贼的忠义,不是对大汉的忠义,对主公的忠义!更不是对百姓的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