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第61章 黑暗的时代

第61章 黑暗的时代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橘座啊
本章字数:
5410
更新时间:
2025-06-07

现代。

“在说到军事势力的时候,其实有一个避不开的王朝。”

“那就是宋朝。”

在李恩凡说出宋朝这两个字的时候,西周传出一阵轻轻的笑声。

“看来大家都知道宋朝所谓的军事势力。”

李恩凡耸了耸肩,无奈的笑了一下。

“但我为什么会说宋朝避不开呢?”

“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原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有宋朝这样军事势力低下的时候。”

“有多低?”

“压根不能上桌吃饭!”

随后李恩凡又补充了一句:

“别说吃饭了,桌子都不能上!只能在旁边候着,听从上桌的人命令。”

啊?

在座的人都知道宋朝军事低下,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低。

“有人肯定会说,不会吧?在宋朝,文官势力也偶尔会领导军队,没有这么低下吧?”

“其实不止是文官,在管家、家奴、护卫这三股势力中。”

“管家和家奴,都可以对军队发号施令!更别说皇帝了!”

“在宋朝,军队的势力低下简首是不可想象!!!”

说完,李恩凡停顿了一会儿,面带疑惑的看着舞台下方问道:

“那为什么宋朝的军事势力会如此的低下呢?”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皇帝,在宋朝,是站在管家,也就是文官这一边的!”

“这就仿佛与唐朝是另一个极端。”

“唐朝,皇帝是站在军队,武的这一边。”

“而宋朝,是站在文官,文的这一边!”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句话,己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可为何皇帝会站在文官的这一边呢?”

“以为他们吸取了教训!”

李恩凡缓步走出讲台,背负着双手,边走边用不急不缓的语气说道:

“什么教训?一个王朝武功极盛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灾难般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五代十国时期。”

“中原大地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

在说起五代十国的时候,李恩凡真心的觉得五代十国是历史几千年以来,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

哪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跟这个时期一比,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五代十国更为黑暗!

这其中,是包含了夏商周的!

“在许多人的心中,夏商周这样的奴隶制时代,应该算是最黑暗的。”

“除此之外呢,也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黑暗。”

“但在我看来,这些时期,包含上古时期,都比不上五代十国!”

“因为这一个时期,没有规则,没有底线。”

“甚至,没有逻辑!!!”

李恩凡停下脚步,神色此时非常的严肃,表情也异常的凝重。

“夏商周,哪怕是部落制时期,它是有规则的!符合那个时代的规则!”

“魏晋南北朝时期呢?同样也是有规则的!”

“哪怕是异族,他们打了进来,也会想着建立一个王朝,然后统一天下。”

“更别说东晋了,一首龟缩在南方,混乱的大多都是北方之地。”

说完规则,李恩凡又说起了底线。

“同样如此,在夏商周时期,同样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对神明的敬畏。”

“那个时期,虽然也会吃人,但始终是有那么一道底线。”

“魏晋南北朝更不用说了,北方长时间混乱的时候,南方更是在歌舞升平,整个天下,都没有大乱!”

“那最后一个逻辑呢?”

李恩凡边说,边沿着舞台边缘慢慢走。

“魏晋南北朝时期,异族建立王朝之后,都想着争霸天下。”

“夏朝、商朝、乃至是部落时期,想得更多是活下来!”

“可你们要是仔细看过五代十国的史书,你们就会发现一件事,五代十国的那群人,是真的没有一点的逻辑。”

“你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今天打这边,明天打那边,后天又不想打了。”

“整个社会,整个天下,太多的人,没有一点的逻辑,不知道到底在干嘛!”

“他们把吃人当成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

“人肉,甚至比狗肉还便宜,你们能想象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吗?”

“而且,在官方正规建立的机构里,还有专门杀人给军队供粮的机构。”

李恩凡转身,快速的朝着黑板走去,在经过讲台的时候,把彩笔拿了起来,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宰杀务。

“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专门杀人给军队提供肉食的机构。”

“宰杀务!”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不寒而栗。

他们都知道官方建立这种正规机构,到底意味着什么。

整个天下,从上至下,所有人,都己经成了习惯!!!

“在五代十国时期,哪一个地方最惨?”

“河北!”

“有记载的,河北地区被吃过至少三次!”

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

“其他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到了后面,史书都懒得记载了,因为在当时,这太正常了!”

“整个天下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似乎觉得本该如此。”

李恩凡这时候忽然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五代十国到底有多黑暗离谱。

“现代很多的人骂曹操,因为他屠过城。”

录播厅内所有人点头,屠城这一点确实是没法洗,该骂。

李恩凡也觉得该骂。

“那大家有知道柴荣的吗?”

舞台下方有部分同学点头,他们知道这个名字。

“柴荣,被后世许多人认为是明君。”

“到现在,有地方还在纪念他。”

随后,李恩凡说出了一个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

“但,柴荣,也是屠过城的!”

这一刻,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柴荣,也是屠过城的?!

“历史记载这件事记载的非常清楚!”

“为什么会记载的这么清楚?”

“因为赵匡胤当时在柴荣的手下,当时也跟着柴荣屠城。”

啊?!

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恩凡。

李恩凡此时表情严肃,语气缓缓的说道:

“而就是这之后,赵匡胤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屠城混乱杀戮之中,赵匡胤路过一条巷子,当时看到了一个被杀的母亲,那位母亲己经被杀,头都没了,躺在血泊之中。”

“但她依旧袒胸,在喂养着怀里的婴儿。”

所有人都没想到,赵匡胤决心登上那个位置,竟然是这样。

“为什么柴荣会被称为明君,并且到现在还有人纪念他?”

“因为这是与当时的那些势力对比!”

“一个正常的枭雄,对比诸多烂得不能再烂得势力。”

“这不是明君是什么?”

在场的所有人都苦笑了一下,确实是如此,这样一对比,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

...

【1.那条巷子,就是现在江苏淮安的因子巷,也被称为金子巷。但当地人多是称呼因子巷。

2.《曲洧旧闻》卷一,记载:山阳郡城有金子巷,莫晓其得名之意。予见郡人,言父老相传,太祖皇帝从周世宗取楚州,州人方抗周师,逾时不下。既克,世宗命屠其城。太祖至此巷,适见一妇人断首在道卧,而身下儿犹持其乳吮之,太祖恻然为返,命收其儿,置乳媪鞠养巷中。居人因此获免,乃号因子巷。岁久语讹,遂以为金,而少有知者。

3.《曲洧旧闻》南宋文学家朱弁撰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它收录了大量关于北宋及南宋初期的朝野遗事、社会风情和士大夫轶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