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很不错。”
“到底什么事,才算是荒唐事?”
李恩凡笑着示意刚才说话的同学坐下,随后又边走边说道:
“衣冠不整算不算荒唐事?当然是算的!”
“那上朝打哈欠呢?算不算是荒唐事?当然也是算的。”
“只要霍光说什么事是荒唐事,那就一定是荒唐事。”
说到这,李恩凡停下脚步,看着台下的所有同学说道:
“如果你们是皇帝,你们会怎么想?”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吗?封建时代,是家天下,当家做主的,一定是这家的主人!”
“而在霍光时期,当家做主的是谁?”
下面有同学喃喃的说道:“霍光。”
李恩凡似乎听到了霍光的名字,点了点头说道:
“所以,霍光,对王朝来说,他是挺好的。”
“但对皇帝来讲,那就是必而杀之,以及会极力避免的一种人。”
见台下有同学脸上似乎还有疑惑,李恩凡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你们开了一个公司,但你手底下的员工把你踢了出去,你们会怎么想?”
“把你踢出去的人,掌管公司之后,公司确实是蒸蒸日上,但...”
李恩凡笑了一下,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
“所以,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在霍光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极力的避免再一位霍光的出现。”
“到了曹魏时期,他们吸取了东汉的教训,没有用宦官,而是用了宗室。”
“哪怕曹丕打压宗室,但在托孤这件事上,他依然用了宗室。”
“曹真、曹休,这两人就是曹丕留给曹叡的两个托孤宗室。”
“但这时候的宗室,他们的权力,其实是极其微弱的,仅有一支!”
“并且,这一支的宗室,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他们都没有底层的经历。”
“就像是曹爽被司马懿所杀之后,曹氏宗室,再也发不出一点的声音。”
李恩凡背负着双手,沿着舞台边缘,边走边说。
“曹叡基本是延续了曹丕对宗室的政策,非常的严苛,削弱宗室加强朝廷的集权。”
“虽然有更改的意思,但更改的地方,也都是无关紧要的。”
“太和五年,曹植上书陈述禁锢宗室过严的弊端,曹叡有所触动。”
“在给曹植的回复中也言明:夫明贵贱,崇亲亲,礼贤良,顺少长,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於此耳。己敕有司,如王所诉。”
“大臣杨阜亦上书陈九族之义,明帝也下诏予以赞同。”
“但最后改变的,只是诸侯王不得进京的情况,其他的,什么也没有改变。”
等李恩凡的话音落下之后,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都非常的清楚,曹魏走到那一步,曹丕要负很大的责任,对宗室打压太狠。
这时候,忽然有同学举手。
“老师,我还是有些不解,为什么曹爽会那么轻信司马懿?仅仅只是指洛水为誓么?”
旁边有同学也跟着点头。
这确实是他们不解的地方,为什么曹爽和司马懿两人之前斗得那么厉害。
司马懿就指着洛水发誓,曹爽就相信了?
“看来你们终于发现了。”
“我还以为你们一首反应不过来呢?”
李恩凡很是欣喜的看着说话的那位同学,紧接着说道:
“司马懿这次政变,关键的点,是不在于指洛水为誓的。”
“就算你司马懿指洛水为誓,身份上的差距,还是会让人有顾虑的,就是凭什么相信你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呢?”
“难道,就仅仅只是指洛水为誓?”
“身份上的差距,只是说明了司马懿是一定会违反誓言的。”
“但是,凭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根据,让人忽略了身份上的这一点,去相信你司马懿指洛水为誓?”
李恩凡带着疑惑的口气,反问着在座的所有同学。
所有的人这下心里疑惑顿生,都好奇的看向李恩凡。
“司马懿发动的这次政变,是在哪里发动的?”
“高平陵。”
“所以,这次政变也叫做:高平陵之变。”
李恩凡说完,没有再开口继续说下去,笑眯眯的看着台下的所有同学。
呃?
这下,所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李恩凡见状,有些颇为好笑的摇了摇头说道:
“高平陵...”
说完,见还没有人反应过来,李恩凡转身走到黑板旁,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说道:
“高、平、陵!!!”
等指着到陵字的时候,李恩凡重重的点了点那个陵字。
“什么地方叫陵?”
“当然是陵墓才会叫陵。”
“那你们再猜一猜,曹叡,是葬在哪里的?”
这下,在场的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曹叡,是葬在高平陵这地方的。
“所有人都去关注洛水了,都以为曹爽就只是简单的相信了司马懿的指洛水为誓。”
“都忽略了这次政变发生的地方。”
“在曹爽看来,司马懿是在魏明帝曹叡的陵墓前,指着洛水发誓!”
“指洛水为誓是很重要,但关键的点,就是发生的地方。”
“而且,司马懿和曹爽,是曹叡指定的托孤大臣。”
在场的所有人这下都知道为什么曹爽会相信司马懿了。
站在曹叡的墓前,还指着洛水发誓?
估计很少有人能反应过来身份的差距,不去相信司马懿。
“司马懿这也太贼了吧?”
有同学喃喃自语,旁边也紧跟着赞同说道:
“我们后人都去关注洛水之誓了,还是老师之前提出了身份上的差距,才反应过来司马懿是一定会违反誓言的。”
“这恰恰忽略了这件事最关键的一点,发生的地方。”
“高平陵之变,高平陵...”
说话的同学无奈的笑了一下后,又说道:
“这谁能反应过来?我还以为这地方仅仅只是一个地名,没想到竟然是曹叡埋葬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