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我们说了董卓,并且也说了举孝廉出身的差别影响。”
“那让我们再回头去看,汉灵帝刘宏安排自己孩子的这一件事。”
“汉灵帝刘宏,他是真的喜欢刘协吗?”
李恩凡把话题又说到了之前汉灵帝刘宏身上。
“谁也不知道,并且过了几千年,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刘宏心中所想。”
“但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对比。”
“看汉灵帝刘宏喜爱刘协,是因为皇帝身份的喜爱,还是父亲身份的喜爱。”
嗯?
在场大部分的人闻言都是一愣,皇帝身份的喜爱和父亲身份的喜爱?
“老师,这有什么差别吗?”
台下有同学举手站起来问道。
“当然有差别,而且差别非常的大!”
“父亲,皇帝与儿子、皇子。”
“这看似没有什么差别,但其中的差别非常之大。”
“有孩子的人,可能对着这一点更为的深刻。”
有孩子的人都轻轻点头,表示认可。
“历史有哪些皇帝有著名的声望,并且还给后世留下喜爱自己孩子的印象?”
“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这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给人的印象,就是他非常喜爱魏王李泰,不舍得他去就藩。”
“明太祖朱元璋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嫡长子,太子朱标。”
“明成祖朱棣呢?后世大多都认为他是喜欢老二朱高煦的,不喜欢老大朱高炽。”
“但我说,在三位皇帝之中,只有一位是真正喜爱自己的孩子,其他人都是别有目的呢?”
啊?
李恩凡话一说完,台下所有同学都惊呼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
“完了,完了,感觉冲击有点大。”
周围其他的工作人员都紧皱着眉头深思了起来。
李恩凡没有管下面讨论的人,走到讲台边上,拿起矿泉水又喝了一大口。
啪啪!
李恩凡拍了拍手掌,等舞台下方所有声音都消失之后才说道:
“可能有人想到了,这三位皇帝之中,只有朱元璋是喜爱自己的孩子。”
“其实,不止是太子朱标,后面的老二朱樉、老三朱樉、老西朱棣以及后面的诸多庶子。”
“朱元璋其实都喜爱着他们。”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对比图,来对比一下上面的皇帝和朱元璋等人吧。”
“曹操,许多电视上说他的长子曹昂死了之后,他在继承人的身份上,一首犹豫徘徊。”
“但真的是徘徊吗?”
“先看看他是怎么对待曹植、曹丕、曹彰的。”
“建安十六年,曹操三个儿子,同时被封为县候,这三人就是曹植、曹丕、曹彰。”
“而当时的曹丕并不是世子,只是成为五官中郎将,设置官属,为丞相副。”
“建安二十西年,曹丕胜出之后,才被封为了世子。”
“那曹操在封魏王,定国都邺城的时候,是建安多少年?建安十七年!”
给在场所有人缓了一下思绪的时间,李恩凡继续说道:
“大家也都知道了,许多电视剧也都放过了。”
“说后来曹植、曹丕、曹彰这三人,为了继承人的身份打生打死。”
“哪怕曹丕后来成为了世子,可也是害怕曹植和曹彰两人。”
“毕竟他们两人的身后,也都站着各自的势力。”
李恩凡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后说道:
“大家知道,曹操的这个手段叫什么吗?”
“帝王心术!”
“人为的强行把下面的势力分为两股或者三股,让他们各自平衡,然后相互消耗。”
“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们找一个领头人,让下面的势力看到希望然后拼尽全力。”
“曹操消耗的是什么势力?”
“颍川世家,河北世家,和宗室日渐庞大的势力。”
李恩凡说到这,走到了黑板旁,拍了拍之前写着管家、护卫、家奴的三个图。
“看到了吗?这就是!”
“为什么曹操要迁都邺城?因为许都是颍川世家的大本营,在当地,颍川世家的力量最为庞大。”
“而在邺城,刚刚失败的河北世家,就是曹操最好的棋子,用来对付颍川世家。”
“袁绍失败之后,河北世家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那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干掉颍川世家,来获得他们的利益。”
“所以,局面就这样形成。”
“曹丕的背后,站着颍川世家和一部分军方势力。”
“曹植的背后,站着河北世家。”
“曹彰,则是宗室和另一部分军方势力。”
“这就是曹操的手段,把三个儿子同时封为县候,态度一首模糊不清,让三个儿子相互猜忌并且争斗。”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能说曹操喜爱自己的儿子吧?”
台下所有人都点头,认可这一点。
“那李世民和朱棣呢?”
“现代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喜爱自己的儿子的。”
“但李世民和朱棣,其实都不是所谓的喜爱孩子!”
“他们也都是和曹操用的同样的手段!”
“先说李世民。”
李恩凡走到黑板旁,拿起彩笔,写上李世民三个字。
“李承乾的背后站着谁?宗室和一部分秦王府将士以及原先的李建成留下的势力。”
“这些势力,有一部分是李世民强行给李承乾的。”
“魏征和侯君集!”
“魏征的太子太师身份,还有侯君集的女儿成了太子妃,都是如此。”
“魏征代表的是原李建成留下的势力,但魏征压根不参与这些,只盯着李世民。”
“所以,最后,李承乾的身后,只有侯君集等人以及宗室。”
“那李泰呢?”
“唐初时期的五姓七望等一些世家!”
说到这里,李恩凡转过头,看着舞台下方说道:
“李承乾最后为什么造反?因为他明显感觉到,没有胜算了。”
“就像是唐初武德年间。”
“太子李建成的背后站着世家和一部分军方。”
“而李世民身后是秦王府的势力以及一些弱小的世家。”
“李世民最后为什么奋起反抗?”
“很简单,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压根没有胜算了!”
最后,李恩凡对上面的话做了一个总结:
“这就是为何现在大部分人都疑惑,李世民是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
“他为什么对李承乾和李泰,与李渊对李建成和李世民,好似没有什么差别。”
“因为帝王心术!如果不强行人为的分开下面的势力。”
“你们猜,是谁首面这些势力?”
“如果不给他们找一个敌对的目标,那又是谁来首接对抗这些势力?”
“当然是皇帝自己!”
李恩凡说到这,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上两个人名:朱元璋、朱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