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第4章 天时地利人和

第4章 天时地利人和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橘座啊
本章字数:
4836
更新时间:
2025-06-03

秦朝。

章台宫。

此时的嬴政也面容呆滞的看着天幕。

这也是他从未想到过的一个角度。

秦国,真的还算是老秦人的秦国吗?

从养马时代到现在,有多少的氏族存活到了如今?

嬴政此时一眼望去,所有的大臣,还有他们的家族,都是商鞅变法之后入的秦国。

“怎么会是这样呢?”

嬴政此时的脑海真的有些懵。

...

现代。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孝公赢渠梁为了不让秦国灭亡,毅然决然的颁布了求贤令。”

“这是史书记载的第一次求贤令。”

“为什么秦孝公会认为秦国接下来几十年再不改变的话,就会灭亡?”

李恩凡走到了另一块写着魏国名字的黑板,指着上面的魏字说道:

“因为当时的魏国与秦国接壤,而经过变法强大起来的魏国,夺取了秦国最为重要的河西地区。”

“秦孝公知道,如果秦国还就是这样没有改变的话,那秦国肯定在之后会灭亡。”

“所以,己经跌入了谷底,并且受过欺压的秦国,此时就迎来了反弹。”

李恩凡抬起右手,从上慢慢的划到下方,随后又从下方慢慢的把右手抬了起来。

“而也就是求贤令,让当时身为法家的卫鞅,从卫国迈步到了秦国。”

“随后在秦孝公赢渠梁的支持下,成功的施行了变法。”

“那问题来了,求贤令后来取消了吗?”

李恩凡微笑着看着台下的众人,随后缓缓的开口说道:

“并没有取消!”

“但当时的秦国依然还是很弱小的,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到那在世人眼中处于蛮荒的秦国。”

“就像是张仪,他是最先去的楚国,随后又入赵国,但是都不被重用。”

“所以愤而入秦。”

“这个愤字是用的非常好的。”

“也就是这个愤字,让我们后世人知道,当时在天下人的心中,最强大的并不是秦国,所有人的第一选择,也都不是秦国。”

“张仪也是在愤怒之下才去了秦国。”

“而后来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去到了秦国呢?”

“因为至商鞅之后,张仪的再次成功!”

“所以,我们现在再去看秦朝的那些大臣。”

“除了几个记载不详细的,是不是都是在张仪之后入的秦国?”

台下的众人看着写满了名字的黑板,都赞同的点头。

特别是那个大家最熟悉的蒙字。

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蒙家,最早本身竟然是齐国人。

“因为求贤令的一首存在,并且眼看着入了秦国的人,大多都获得了成功。”

“商鞅、张仪等等,这些在当时有名的人,都是其他国家之人。”

“所以,后来就越来越多的人跑到了秦国。”

“而其他国家呢?因为惧怕变法,也因为得过且过,所以就没怎么在乎这些人才。”

“秦国,也就聚集了战国末期,中原大部分的人才。”

“而那些人才,大多也都是年轻人,或者说是祖上阔过的。”

“这些人想要成功,或者说想获得爵位,那就只能去拼命的建设秦国,跟同为其他国家的人才比拼才能。”

“这就陷入了一种正向循环。”

李恩凡两只手握拳,随后向前搅动了几下。

“也就是这种正向循环,让本就强盛的秦国,越发的强大。”

“其他国家呢?从战国初期开始,可以说天天打仗,从公元475年开始,可以说不停的打仗。”

“哪怕安稳片刻,也要预防周围的诸侯国偷袭自己。”

“国内的阶级长时间的陷入了固化,旧贵族把持着所有的利益,哪怕后来的国君有心变法,但内忧外患之下,也就只能强撑下去。”

“国内的年轻人和寒门,看不到一点希望,那就只能怎么办?跑去秦国!”

“所以,战国末期的其他诸侯国,己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最大的恶性循环是什么?”

“是除了秦国之外,所有的国家,几乎都处在同一个水平线相互牵制!”

“没有什么一个国家特别强大,一个国家特别弱小的情况发生。”

“大家都相互牵制!”

“所以国力跌落的时候,都是一起跌落。”

“所以,我们就发现,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最困难的一仗是什么?”

“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这一战之后,赵国也就没有了什么反抗能力。”

“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

“也就仅仅的39年时间。”

“如果此时还处于战国初期,秦能统一天下吗?”

“肯定是不能的。”

“这就是天时!”

李恩凡说到这里,把之前写满了秦朝大臣名字的黑板擦掉,重新写上天时两字。

“那地利是什么?”

“六国的人才!”

“有人肯定会问了,老师,六国的人,那应该是人和吧?”

“当然也算是人和,但是最重要的是地利!”

“六国的人才来到了秦国,那秦国是不是对其余六国所有的地势环境都非常的熟悉了?”

“除此之外,我要是派一个之前是赵国人的官员,去收复赵国呢?”

“注意,这里说的是收复,不是攻打。”

“攻打是王翦做的事,打完了之后,到收复管理阶段了,为了不引起民众反弹,那我是不是应该用本是赵国的人去安抚赵国民众?”

“秦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人才储备,原六国的人才肯定是非常多的!”

“并且最主要的,这些人才都刚来秦国没多久!”

“这就是最为重要的地利!”

李恩凡拿起彩笔,在黑板之上写上地利两字。

“最后就是人和。”

“什么是人和?所有人劲都往一处使!”

“想成功的,想成名的,想恢复祖上的,想获得荣耀的等等。”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斯!”

“这才是人和!”

“而其余六国,因为人才断档,长年战乱,民众麻木,可以说是同时在战国末期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秦国,哪怕这时候坐上位的不是嬴政。”

“下面想成功的大臣,都会拖着秦国往前走。”

“那换了一个其他的秦王呢?会不会失去统一的时机?”

“当然不会,或许会延后几十年才会统一,也有可能提前十几年就统一了。”

“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是绝不会停下的。”

“因为秦国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后来小型的秦朝了,朝堂之上,六国官员都在其中!”

“并且下面的士兵因为军功爵制的存在,都渴望着升官发财。”

“天下大部分的人才都在秦国。”

“所有人都渴望着升官发财,那谁阻碍统一的步伐,谁就是上下所有人的敌人!”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