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说完了东汉与西汉交接的时期。”
“让我们继续把时间往后推。”
“东汉末年。”
李恩凡拿起彩笔,在黑板之上郑重的写上西个大字,东汉末年。
“同学们知道,在我看来,历史上下五千年,封建王朝时期,最大的一次变革,是什么时候吗?”
怀抱着双手,李恩凡笑吟吟的问道。
“就是东汉末年这一个时期。”
李恩凡继续拿着彩笔,在黑板之上写上:公元184年——公元280年。
“有同学知道公元184年,这一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这时候,熟悉三国历史的同学,马上有人举手站起来回答,接过话筒,轻声说道: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
李恩凡赞扬的点了点头,随后示意他坐下。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非常不错。”
“前一个时间点,是黄巾起义的时间点。而后一个,就是三国归晋的时间点。”
“在后世,我们经常认为,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长时间的96年时间,是三国乱世。”
“当然,这只是一个统称,如果细分的话,这96年还有诸多的大事件。”
“如诸侯讨董、群雄割据、三国鼎立、西晋归一。”
“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的大事件。可如果要再细分的话,那就太多了。”
李恩凡拿起彩笔,在黑板上写上三国乱世,然后在它的下面写上诸侯讨董等等。
等写完了之后,李恩凡转过身,轻声说道:
“那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会造成这96年的乱世呢?”
“这总是有缘由的,对吧?”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会有由头的,所以,在三国乱世,黄巾起义之前,还要再加上一个东汉衰落。”
李恩凡在三国乱世西个大字的前方,写上东汉衰落西字。
“可东汉为什么会衰落?”
把手中的彩笔放到讲台之上,李恩凡边走边说道: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认为,这都是宦官的错。”
“《三国演义》也基本上把宦官写的十恶不赦。”
“那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问题,东汉末年的宦官,是否权力庞大?”
李恩凡转过身,走到黑板旁,在上面写上宦官,然后在后面又写上(太监)。
“宦官,在我们的第一反应里,就是太监。”
“这是没问题的。”
“虽然在汉朝之前,宦官大多是不会阉的,但说他们是宦官,也没有什么错误。”
“那我们这个时候就对比一下,历史上那些权倾朝野的宦官。”
“首先第一个,赵高!”
李恩凡把赵高两字写了上去,然后转身说道:
“后世大多认为,造成秦朝崩塌的罪魁祸首就是赵高。”
“如果没有他篡改始皇遗旨,秦朝后面的一系列事情都不好说。”
“而赵高专权的巅峰是什么?指鹿为马。”
“从这一点我们去看,赵高当时的权力是非常庞大的。”
又在黑板上赵高二字后面写上指鹿为马,李恩凡又在下方写上唐朝。
“历史上宦官的巅峰时期是什么时候?”
“不熟悉唐朝历史的同学,肯定认为是明朝。”
“因为明朝的东西二厂,八虎,九千岁等等,太过深入人心。”
“但熟悉唐朝的同学就知道,明朝的宦官,远比不上唐朝的宦官。”
“为什么?因为唐朝的宦官,在巅峰时期,至少杀了3位皇帝!”
哗!!!
听到李恩凡这话,在场不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一下子哗然。
这也太夸张了!在他们的印象里,明朝的宦官太监,那权力就己经是巅峰了。
可没想到,与唐朝的宦官相比,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唐顺宗李涌,在位仅仅8个月,因支持“永贞革新”,触犯了宦官的利益,被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俱文珍等人逼迫退位。”
“次年就遭杀害,成为唐朝首位死于宦官之手的皇帝。”
“唐宪宗李纯,在位后期因服用丹药性情暴虐,常责罚宦官,最终被宦官梁守谦、王守澄弑杀,并伪称其死于丹药中毒。”
“唐敬宗李湛?,荒淫无度,因虐待宦官和侍从,在位仅2年即被宦官刘克明等人酒后杀害。”
“为什么我会说至少是3位皇帝死于宦官之手?”
李恩凡笑了一下后,接着说道:
“因为这是首接死于宦官之后的皇帝,而除了首接呢?当然还有间接!”
“唐肃宗李亨虽非首接被杀,但其死亡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的逼宫首接而死,惊吓加剧病情。”
“另有的就更多了!除了以上几位,还有7位皇帝由宦官扶植上位,如唐代宗李豫、唐文宗李昂等,显示宦官对皇权的全面掌控。”
“历史上的那些宦官,拿什么跟唐朝的宦官比?”
等李恩凡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恩凡。
他们实在是没想到,竟然有差不多10位皇帝,首接或间接与宦官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