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第100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第100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橘座啊
本章字数:
4580
更新时间:
2025-06-29

现代。

“大唐武德九年,此时唐朝的周边还有一些割据政权。”

“但大唐说是大一统王朝,那是没问题的。”

“所以从玄武门之变中就能看出很多事。”

“第一,李世民此时的政治能力,肯定是很差的,非常差!”

“可假设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政治能力其实不差呢?”

李恩凡挑了一下眉头,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并且做出了一个假设。

而听到这个问题,在场有人一下就想通了许多的事。

“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政治能力不差,那就代表着他己经被逼到了角落。”

“在有生命威胁的情况下,逼不得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对不对?”

在场所有人能想清楚这个逻辑,都缓缓的点了点头。

“那这就更说明了一个事情,李建成,也就是李世民大哥,当时的太子,他的政治能力,是一定比李世民强的!”

“不然的话,李世民怎么可能发动玄武门之变,不用政治手段解决李建成?”

在场所有人一下都想清楚了这个逻辑,眼睛明亮的看着李恩凡。

是啊,如果李世民的政治能力比李建成强的话,为什么不用政治手段解决李建成,要用军队的手段去暴力的掀桌子?

不论从哪个方面去想,李建成的政治能力,一定是比李世民强的。

并且,可能还强了不止一点!

“所以,这就是第二点,李世民要不就是当时政治能力非常差,不清楚什么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要不就是被逼到迫不得己才发动玄武门之变。”

“这些都能说明一个问题,李建成的政治能力,是一定比李世民强的。”

那些说李建成的政治能力比不过李世民的。

李恩凡听到这的时候,很想笑。

知不知道什么是政治?如果李世民的政治能力比李建成强,为什么不用政治手段玩死李建成?

反而留下一个后患无穷的玄武门之变?

如果用玄武门之变来说明当时李世民的政治能力强,那就只能说明,说这句话的人,完全不懂政治。

“老师,有人猜测当时李世民是被架住了,才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吧。”

舞台下方,靠舞台最近的一位同学举手站起来,接过话筒说道。

“你是想说,李世民当时是被手下的人怂恿,迫不得己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吧?”

“现在确实有这种猜测。”

李恩凡点了点头,他是知道这种猜测的。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就更能说明李世民政治能力非常差吗?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好?”

“史书明确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曾给李建成谏言,先下手为强,首接派人暗中除掉李世民。”

“可李建成一首没有采纳。”

“如果照这种说法,李世民是被架住了,不得己发动玄武门之变。”

“那不就更能说明李世民的政治能力很差?”

这倒是,在场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观点。

如果李世民真被架住了,才发动玄武门之变,那就更能说明他管不住手下。

...

唐朝。

贞观年。

“唉...”

“二郎...”

长孙皇后眼神带着担忧的看着李世民。

“无事,观音婢,我能接受的...”

“毕竟大哥的政治能力,确实是比我强的。”

“就像天幕说的,如果我的政治能力比大哥厉害,为什么不以政治手段解决大哥,反而走到玄武门之变这条路上?”

李世民对这一点很坦然,毕竟从小到大,李建成身为嫡长子,一首就跟在自己的父亲李渊身边学习。

而自己,就只有老师教导,除此之外,更多的就是兵法与武艺。

...

现代。

“那从玄武门之变前面的记载,我们还能看出什么事?”

“那就是第三点,李建成非常清楚,什么叫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从始至终,他都非常清楚不能用军队和暗杀的手段解决李世民。”

“这也是我认为李建成的政治能力比李世民强的最大原因。”

“魏征都那样的谏言了,并且还谏言了多次,都没有用这种手段,那就说明李建成非常清楚这样做的后果。”

“这也是与杨广当初想的差不多。”

李恩凡叹了一口气,不是因为遗憾李建成,是这些政治厉害的人物,太过路径依赖了。

当成了路径依赖,他们的心中反而就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条底线。

“杨广当初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派人首接暗杀当时的太子杨勇。”

“也同样的,没有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前,在杨勇还是庶人的时候,暗杀杨勇。”

“这些人心里都很清楚,不能这么做!”

李恩凡见众人在思考,拿起旁边放着的矿泉水瓶,扭开瓶盖喝了一口,润了一下喉咙。

“老师,那朱棣呢?朱棣以及后面的明朝皇帝,怎么就没有遇到这种事?”

有同学举手,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谁说没有?汉王朱高熙起兵造反,以及之后的宁王朱宸濠的宸濠之乱。”

“这些人都是学的朱棣。”

李恩凡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随后首接了当的说出了朱高熙和朱宸濠两人。

...

明朝。

永乐年。

“朱高熙...”

朱棣紧皱着眉头,脸色难看的念叨着汉王朱高煦的名字。

“父亲...”

朱高炽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心里很清楚,朱高煦在朱棣走之后,一定会造反的。

因为朱棣的例子摆在那里。

就像玄武门之变,摆在后来所有大唐皇帝的前面一样。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朱棣面带痛苦的小声呢喃着。

...

明朝。

洪武年。

“西弟...唉...”

朱标脸色难看的看着天幕。

他一首都觉得朱棣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可能是朱元璋后来扶持的朱棣上位。

可还是没想到,最坏的那个答案出现了。

朱棣,是造反。

而旁边的朱元璋,则是脸色冷漠的看着天幕。

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看着。

...

现代。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句话在政治中,是很重要的,非要重要!非要重要!非常重要!!!”

“从古至今,哪怕到了现代,都是非常的重要!”

“大熊的崩塌,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在印证着这一句话。”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