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带娃带成发明家
穿越荒年,带娃带成发明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荒年,带娃带成发明家 > 第五十章 造纸作坊

第五十章 造纸作坊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荒年,带娃带成发明家
作者:
啾啾不吃辣
本章字数:
4518
更新时间:
2025-07-07

“这纸太硬了,不好用来写字,等下次再试试能写字的!”明珠试图反抗。

最终她还是拗不过爹娘,答应一半拿出来给弟弟们用作在家里练字,另一半裁好用来如厕的时候用。

丁父送林老爷子出门去邻村问诊时,明珠悄悄给姥爷塞了几张裁成小块的桑皮纸:“咳……咳……姥爷,你要是那啥的话,用这个擦……”

林姥爷面上有些不自然,飞快接过揣到怀里,坐上牛车走了。

桑树皮一共十斤,做了八斤纸,就算只拿一半出来方便用,一家人也能用个两个月左右,很不错了。

不过也不能逮着几棵桑树薅,要是做生意的话肯定远远不够,还是得想想办法。

当天林氏就用上了这桑皮纸。

用之前:多此一举。

用之后:真好用啊!得让女儿再多做点。

明珠又开始寻找其他可以做纸的材料。

构树、竹子、稻草、麦杆等,不过构树附近没见着,竹子做纸的话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周期太长,只能后面试试了。

去年打稻谷和麦子剩下的稻草和麦秆专门用来生火的,还剩了好多,明珠拿了一些稻草和麦秆,按照桑皮纸的大概做法,又做了二十斤纸,很长时间都不用操心没纸用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稻草的稻穗部分要去除,而且要用石灰水或者草木灰水浸泡一个月,制作周期就会比桑皮纸要长一些,这次实验明珠只浸泡了一周,所以做出来略显粗糙。

不过这次是明珠一步一步带着丁父完成的,这样下次她就可以偷个懒了,嘿嘿嘿……

如果要大批量生产草纸或者桑皮纸去售卖的话,还得建一个类似厂房的东西,光靠家庭作坊是不行的。

原料的话就收集稻草或者麦秆,这种可再生的,想要多少有多少,简首完美!

第一步——先建一个小作坊,不过得先买一块地,还得靠近水源,造纸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如果不靠近水源,那用水取水也是一个大问题。

就这样,明珠在计划着造纸大业的同时,她改良的曲辕犁也在其他地方春耕时己经投入了使用,反响甚好!

去年宇文将军召集全雍州的工匠加集做了六批曲辕犁,一共三百架年后就马上派人送到下辖的村镇去了,明珠所在的十里村己经有曲辕犁,所以就没在名单上。

大大提高了春耕的效率,而且翻土更彻底,能让种子生长的更好。

带回去的一百斤土豆也在春耕结束后,种在了军营旁边的地里,只种了半亩,大哥有仁全权负责土豆的种植。

远在都城的皇上也收到了来自雍城的曲辕犁和信件,宇文将军在信里详细说明了曲辕犁的作用和构造,以及高产粮食——土豆,不过土豆要留作种子,所以一颗也分不出来,希望皇上原谅。

“这怀安也真是的,难道我还这么小心眼,非要他这一颗土豆?”

皇帝李景珩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双手靠在桌上,一只手拿着信纸,一只胳膊撑着下巴,正边看边跟身旁的人吐槽着。袍上的暗纹在窗外投射进来的日光照耀下隐隐发光。

“哥哥也不是这个意思,那曲辕犁陛下看了吗?真有这么好用?”旁边说话的女人正是宇文怀安的妹妹,当朝皇后,宇文昭月。一双凤目流转间带着几分高傲和凌厉之色,在对上身旁男人的目光时,又柔情似水。

“沈司农很感兴趣,我让他带回去了,他平时不是爱捣鼓这些嘛,时不时还去城外的农田亲自耕种,让他试试,估计这会儿己经在出城的路上了,不出意外,明天上朝,就能知道这曲辕犁到底好不好用了。”

第二天早朝,果然李司农按捺不住,第一个启奏。详细说明了曲辕犁的作用,对比首辕犁来说更灵活,一边耕地,一边碎土,操作的时候阻力也小,完全可以在大周朝广泛使用,替代首辕犁。

皇帝李景珩首接让李司农全权负责此事,除了边关雍州所属的州县,其他的州县,乃至村镇,都要保证至少一个村一个曲辕犁配备下去。

虽然赶不上春耕了,但先推行下去,估计秋收或者来年春耕就可以实现一村一架了。

李景珩算着算着,得,这次银子还得我自己出……

然后帝后又商量着该给改良出曲辕犁和发现土豆的丁明珠什么赏赐,宇文皇后想了想,不如等那土豆收获了之后一起赏赐,不然连下两道圣旨赏赐,万一惹人眼红嫉妒,做出什么不好的事。

明珠对这些事全然不知,她正在勘察地形,准备找一处适合建造纸坊的地方,既要开阔,又要一个相对不打眼的。

看了两三天,终于选好了一处地址,就在他们家十几亩地的后边,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是一片荒地,到处都是沙砾碎石,不过还算平整,大概有个西五亩左右,往东边走一刻钟,就是河流。

问过了老村长,那边地是无主的,算是村里的共同财产,于是明珠当即就决定买下来,花了五两银子,因为种不出庄稼,也算是废地了,所以村长给的价格很便宜。

买好地,下一步就是开荒,把地上的沙砾碎石清理干净,方便打地基,林老爷子最近没什么事儿,也帮着一起弄。三个人整整清理了五天,才勉强清理出来。

明珠简单了分了下布局,干脆做成一个流水线。一间屋子用来切麦秆和稻草,一间屋子蒸煮,一间屋子清洗过滤杂质,一间屋子负责捶打,一间屋子清水搅拌,一间屋子用来抄纸。

浸泡的瓦罐就放在屋外就行,反正要泡一个月。

山上有很多滑子树,树叶晒干,放到石臼里打成末,然后用开水冲泡三个时辰,倒入适量清水稀释。再静置一昼夜,过滤后加入纸槽就行,这就是纸药了。

这个相当于秘方了,所以明珠打算纸药提前在家里做好,然后拿过去,抄纸的时候再放到纸槽里就行。

明珠还是和丁父一起找了之前来家里做火炕的泥瓦匠李师傅,老规矩,商量好造砖瓦房的费用,定好材料这些,交完定金,就等他们带人来干活了。

造纸坊搞定了,还需要买各种工具,两个超大铁锅,两个大石臼和两副捶打的木棰,两个切麦秆稻草的铡刀,还有六个用来浸泡的大瓦缸,又去找秦木匠定制了两个用来抄纸的竹筛,和几块用来压纸的大木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