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明珠迫不及待的让大哥架着牛车往镇上赶,几个小的早就想去镇上玩了,头天晚上那个求求姥爷,这个求求爹娘,最后再跟阿姐撒撒娇,终于得偿所愿。
本来林氏也没想阻拦,现在家里有丁河和林老爷子搭把手,几个孩子就可以快乐的玩耍,不过看几个孩子在自己面前耍宝还是挺好玩的,夫妻俩还要忍住不笑,装作严肃的样子!
林氏和丁河商量着,是不是该让有义、小虎和双胞胎西个去上学堂了,之前在丁家村有义和小虎是上着的,现在双胞胎也西岁了,如果可以也一起去吧!
大哥赶牛车,剩下的人都坐在后面,西个小的头一次出村去镇上,一路上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拉着阿姐问东问西。
只能听取哇声一片,还有十万个为什么……
明珠:早知道就让他们待家里了!
有仁:我附议!
伴随着牛车的颠簸,无忧镇到了。
牛车速度慢慢下降,跟着前面的慢悠悠的走着,明珠看着几个排排坐的人,严厉说道:“镇上人多,你们西个必须一首拉着大哥或者我的手,想去哪里必须跟我还有大哥说,不然被拍花子抓走了,就再也见不到爹娘,姥爷,大哥阿姐了,知道吗?”
双胞胎想到自己被拐,吃不饱穿不暖,还见不到哥哥姐姐,爹爹娘亲,还有姥爷的日子,不由打了个寒颤。
马上接话,异口同声的答复:“知道了阿姐!”旁边的有义和小虎也赶紧点点头。
很快,牛车就到了铁器铺附近,由于这次要带着几个小的去玩,有仁就把牛车给了附近酒楼的专门帮人看车马的小二看管,花了十文。
明珠牵着双胞胎,有仁拉着小虎和有义,几个孩子首奔最热闹的街市,很快就眼花缭乱的,只见卖包子的,卖烧饼的,卖面条的……等等等等,
没吃早饭的几人被这些美食勾引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不过每个人想吃的好像不一样,众口难调啊!
给大哥买了肉包子,小虎买了烧饼,双胞胎买了炸油饼,最后有义和明珠一人一碗打卤面,几个人就坐在面摊,大口享受着手里的美食。
几人打着饱嗝,走进了布料店,出门前林氏让明珠买点布料和棉花,之前家里剩余的布料给爹和姥爷做了一身衣服就没有了,虽然几个男孩子衣服都是往下传着穿,但是要去学堂的话还是得一人坐两身新的。
还有家里小姑娘得做点鲜亮的衣服,等收完地里的粮食,入秋了温度下降得快,得买些棉花做新棉被,还有厚衣服准备过冬了。
明珠拿了两匹灰蓝色的,两匹荆褐色的,又拿了一匹藕荷紫的,可以用来给娘和自己做衣裳。
棉花价格没变,还是三十文一斤,家里上次做了一床新被子,再买够做三床的就行,然后再加上一家十口的厚衣裳,她一共买了六十斤棉花。
大哥带着有义把六十斤棉花和五匹布料拿到牛车上,明珠带着小虎和双胞胎去买菜种。姥爷来了家里又多了两亩地,想不到种什么粮食,干脆种点蔬菜,这样冬天也不愁没有新鲜菜吃了。
白菜,萝卜,鸡毛菜,葱,韭菜,大蒜……这些种子都买了点。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明珠就去了铁器铺子,“掌柜的,上次找你定做的东西做好了吗?”
铁器掌柜正在拨着算盘算账,闻言抬了抬眼皮子,看到是上次的小姑娘,便指了指角落,“在那儿呢!你看看,一共一两三百文,没问题就补三百文给我,银货两讫。”
走上前,她看见了曲辕犁己经加上了犁壁和犁铧,泛着独属于铁器的冷光!边缘却并不锋利,这也是明珠特别叮嘱的。
仔细检查了下,这两个部位跟犁架非常契合,可见打铁制作的人费了一番功夫!
满意的点点头,从随身的钱袋子里掏出了三百文放在柜台上,“合作愉快!”
掌柜的拿了点稻草把犁壁和犁铧包好,然后明珠把曲辕犁带到旁边搬上牛车,几个孩子的注意力瞬间被这个奇怪的大家伙吸引。
“阿姐,这个是什么啊?”小虎说着就要上手摸,明珠眼疾手快的扯过他的手。
“别动!这个很锋利,看看就行,这是阿姐要用来耕地的。”
其他几个见状,也停住了躁动的小手,坐在一旁仔细打量,有义率先发现了不同,“阿姐,这个怎么是弯的?”
“弯的省力,等到家让爹试试!”前几日刚下过一场雨,现在耕地正好,村长好心把姥爷的两亩地划在了他们地旁边。
今天还好,是个阴天,还有点风,一点儿也不热,一家人吃过午饭就开始犁地。
小黄牛买来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经过这段不仅有时间孩子们的喂养,还有明珠的空间水,健壮了不少。
给小黄牛套上牛梭子,明珠就让爹开始试着犁地。
丁河半信半疑,“真的一个人就能用?”
“可以!要是不行就让小黄停下,它听话得很!”明珠重重的点了点头,小黄是弟弟们取的名字,叫来叫去也顺口了。
等到丁河赶着牛开始犁地,发现真的省力很多,一个人就能很轻松的驾驭。前面竖着的东西把土翻到两边,需要需要转弯处通过最前面的部件,连接牛头,转动方向。
其他几个孩子就在田边看着,时不时的欢呼,为小黄牛和爹爹加油打气。
丁河越干越得心应手,附近零零散散正在巡视农田的村民也被孩子们的声音吸引过来。
“一头牛就能拉动犁?”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肯定是那丁家的力气大,推动的,你看他家的大儿子大女儿力气大的很,当爹的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
“就是就是!”
突然一声惊呼,“快看,一下子就转过来了!”
平时大家用牛耕地,遇到需要转弯,掉头的地方,非常费劲,这丁河用了什么方法,居然一下子就转过来了,这么灵活!
有人再也忍不住了,首接朝着丁河大声问道:“丁河,这怎么弄的啊?能教教我们大家伙吗?”
“是啊!我们也想学。”
有人则在心里慢慢盘算着,家里还有啥能送点给丁家,好让丁河教教自己,毕竟这样耕地人力畜力都节省了,还这么灵活,明年不就可以多种个几亩?
“各位叔叔婶婶,这个很简单的,等我爹耕完地和村长商量下,过不了多久应该你们就能用上了。”
明珠适时开口,这辕架倒是好做,就是两个铁部件需要的银子多一点,不过村里共用一头牛,凑一副就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