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 第一百零五章:民族团结:共绘石榴籽家园

第一百零五章:民族团结:共绘石榴籽家园

加入书架
书名: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作者:
青丝红尘客
本章字数:
3510
更新时间:
2025-07-08

乌鲁木齐的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团结路的白杨树上。雨晴一家跟着社区工作人员阿依古丽走进"民族团结文化中心",这是一栋融合了维吾尔族木雕和汉族飞檐建筑风格的三层小楼。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各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的照片——汉族阿姨教维吾尔族姑娘包饺子,哈萨克族小伙子帮回族邻居修屋顶,蒙古族小学生在维吾尔族老师指导下练习书法。

"我们这里住着12个民族的居民,"阿依古丽骄傲地说,"但更像一个大家庭。"她带领雨晴穿过文化中心的长廊,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民族团结树"壁画——树干是苍劲的胡杨,枝叶间绽放着各民族的花朵:维吾尔族的玫瑰、汉族的牡丹、哈萨克族的雪莲、回族的丁香……

在一楼的图书角,雨晴看到几位银发老人围坐在一起。汉族大爷在教维吾尔族大叔写毛笔字,蒙古族老奶奶用蒙语朗读《江格尔》史诗,哈萨克族老人则用手机播放着冬不拉名曲。他们时而用各自的语言交流,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阿依古丽解释道:"这是我们的'银龄互助角',老人们互相学习语言、传授技艺,己经坚持了十年。"

二楼的活动室内,雨晴遇见了一群特别的孩子们。他们穿着各自民族的节日盛装,正在排练节目。12岁的维吾尔族女孩古丽扎尔正在教汉族男孩李明打手鼓,11岁的哈萨克族男孩巴特尔和回族女孩马雨欣合作绘制一幅"民族团结"主题的壁画。

"这是我们的'民族团结小使者'团队,"指导老师玛依拉介绍道,"孩子们来自5个民族,每周都会在这里一起学习、玩耍。"她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看,去年他们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交流活动,还见到了习爷爷呢!"

雨晴蹲下来,好奇地问正在壁画上描画葡萄藤的古丽扎尔:"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古丽扎尔眼睛亮晶晶地回答:"我们最喜欢一起跳'民族团结舞',把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哈萨克族的黑走马、蒙古族的安代舞动作融合在一起!"说着,几个孩子拉起雨晴的手,即兴跳了起来。欢快的节奏中,雨晴感受到不同民族舞蹈动作的完美融合。

在手工区,雨晴看到汉族女孩小雨正在教维吾尔族男孩阿不都制作灯笼。他们用红纸糊成的灯笼上,既有汉族的"福"字,也有维吾尔族的"平安"图案。阿不都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共同设计的'团结灯笼',晚上点亮一定很漂亮!"

在社区会议室,阿依古丽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中,汉族医生王丽娜正在维吾尔族大妈阿依夏木家为她测量血压;回族厨师马师傅开着流动餐车,为社区各族独居老人送午餐;哈萨克族青年努尔兰帮助汉族邻居抢收晾晒的葡萄干……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社区的真实故事,"阿依古丽说,"我们常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生活场景。"

雨晴被一个故事深深打动:汉族女孩小林突发疾病需要罕见血型,社区群里消息一发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各族居民立刻赶往医院献血。小林康复后,她的父母坚持要认献血的各族好心人为"干亲"。"现在他们家就像一个小小的民族团结大家庭,"阿依古丽笑着说,"逢年过节都要一起聚餐。"

"在我们的社区,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大家共同的节日,"玛依拉老师告诉雨晴,"古尔邦节时,汉族邻居会来帮忙宰羊、打扫卫生;春节时,维吾尔族朋友会教大家包羊肉饺子。"

最让雨晴难忘的是他们参观的一个"多民族家庭博物馆"。这户人家由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三个民族的成员组成,家里既有维吾尔族的花帽和热瓦普,也有汉族的陶瓷和书法作品,还有哈萨克族的马鞭和刺绣。女主人阿依仙木笑着说:"我们的家就像一个小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

在展示柜里,雨晴看到一本特殊的"家庭日记",记录着这个多民族家庭30年来的生活点滴。其中一页写道:"今天汉族女婿第一次参加古尔邦节,他学会了宰羊的仪式;维吾尔族儿媳教全家人包了汤圆,虽然形状不太标准,但味道很好!"朴实的文字搭配着全家福照片,让雨晴眼眶

离别前,阿依古丽送给雨晴一本相册,里面是社区历年民族团结活动的照片。从上世纪80年代各族居民一起修建灌溉水渠的合影,到新时代各民族青年共同创业的合影,时间跨度长达西十余年。

"我们社区有个传统,"阿依古丽说,"每当有新居民搬来,老居民就会送他们一盆盆栽,寓意'种下团结的种子'。现在社区里己经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就像我们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