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云龙长孙!空降监督沙瑞金
我!李云龙长孙!空降监督沙瑞金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我!李云龙长孙!空降监督沙瑞金 > 第17章 试验田落地

第17章 试验田落地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李云龙长孙!空降监督沙瑞金
作者:
风水龙流转
本章字数:
4996
更新时间:
2025-06-17

秋老虎的余威尚在。

光明县的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禾苗交织的复杂气味。

自从在县政府大院借王有胜部长之势压服了吕青山等人,李承烽的日子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一帆风顺。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县所拥有的一切难题:

交通闭塞,观念落后,产业凋敝。

以及部分干部根深蒂固的惰性。

《光明策》中描绘的蓝图再宏伟,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而眼下最关键的第一步,便是将他新手礼包中的【高产耐逆作物技术包】真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李县长,这是北山乡、河口镇还有几个村子报上来的土地情况汇总。”

办公室主任陈思明小心翼翼地将一叠资料放在李承烽桌上。

这位前任县长留下的老人,在见识过李承烽的雷霆手段和深厚背景后,如今己是恭敬有加。

李承烽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数据。

土壤酸碱度、年均降雨量、主要种植作物……

这些信息在他脑海中迅速与系统技术包里的数据进行匹配。

“陈主任,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在北山乡石盘村召开农业技术推广现场动员会。

所有乡镇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以及各村支书、村主任必须参加。”李承烽的语气不容置疑。

石盘村,这是他经过反复筛选后,确定的第一个高产作物示范点。

那里地处偏远,土地相对贫瘠。

但也正因如此,一旦成功,其示范效应将是巨大的。

“是,李县长。”

陈思明应声退下,心中却不免嘀咕,这位年轻的县长行事总是这般雷厉风行,也不知是福是祸。

与此同时,光明县,石盘村小学。

几间低矮的土坯房便是教室,窗户上糊着塑料布,挡不住瑟瑟秋风。

高启兰站在吱呀作响的讲台前,看着底下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心中百感交集。【出自狂飙】

她刚从京海大学医学系毕业。

本可以在大城市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却毅然选择了响应号召,来到这偏远的光明县支教。

毕竟她的哥哥高启强,可是现在整个京州市京海区最出名的头目之一。

可他本人是有良知的,或许是知道哥哥做的那些勾当并不正义,这让她的良心十分受谴责。

所以她来乡村支教。

现实的艰苦远超她的想象,但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英雄雨来》……”

高启兰清丽的声音在简陋的教室里回荡。

课间,她习惯性地走到操场边,望着远处连绵的北山。

哥哥高启强不止一次在电话里劝她回去,说女孩子没必要吃这份苦。但高启兰有自己的坚持,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孩子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只是,学校的条件实在太差了。

黑板裂了缝,粉笔常常断成几截,孩子们的课本也多是破旧不堪。她几次向乡里反映,都石沉大海。

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才会改变呢?

听说县里来了一位新县长。

但是高启兰对这个人并不抱有多大希望,就是因为对自己哥哥的了解,她才知道了政治场上的黑暗。

又有谁会真正的关心这些底层的穷苦人呢?

……

次日,石盘村村委会大院。

各乡镇的头头脑脑们稀稀拉拉地聚在一起,多数人脸上都带着应付差事的表情。

对于这位新来的年轻县长要搞什么“农业新技术”,

他们大多不以为然。

光明县多少年了,穷根难拔,岂是一个毛头小子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李承烽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身后是县电视台略显陈旧的摄像机。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众人,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只为一件事——让光明县的土地,长出金疙瘩!”

李承烽开门见山,声音洪亮。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嗤笑声,显然没几个人相信。

吕青山作为县委书记,也出席了会议,他坐在李承烽旁边,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配合”这位新县长演好这出戏,同时又不让事情超出自己的控制。

李承烽没有理会那些质疑,

他首接让人抬上几袋颗粒、色泽奇异的种子。

“这是我从省农科院引进的最新高产耐逆作物种子,暂名‘光明一号’。经过科学测算,在石盘村这样的土地上,只要按照我们的技术规范种植,亩产至少能达到传统作物的两到三倍!”

“哗——”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李县长,这不是吹牛吧?两三倍?”

一个刺头乡长忍不住高声质疑,

“我们光明县的土质就那样,神仙来了也变不成金土地!”

“就是,省农科院的专家以前也来过,没见搞出什么名堂。”

“别是拿我们当试验品,瞎折腾吧?”

质疑声此起彼伏。

吕青山清了清嗓子,刚想说几句场面话打圆场,却被李承烽抬手制止了。

李承烽微微一笑,朗声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口说无凭,我们用事实说话。

石盘村将作为第一个示范点,由县政府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秋收之后,我们看成果!”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我知道大家有疑虑,有惰性。

但丑话说在前面,这次农业技术推广,是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哪个乡镇、哪个村子掉链子,影响了全县脱贫攻坚的大局,我李承烽第一个不答应!

到时候,别怪我不讲情面!”

一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台下众人心中一凛。

动员会后,

李承烽没有回县城,而是首接带着县农业局的技术员(虽然多数也是半信半疑),一头扎进了石盘村的田间地头。

他亲自测量土地,分析土样,讲解种植要领。那熟练的动作,专业的术语,让那些老农和技术员都暗暗称奇。

这位年轻的县长,竟真的懂农业!

祁同伟此时也被李承烽从他挂职的红星乡抽调了过来,负责示范田的安保和协调工作。

他看着李承烽顶着烈日,和农民一起在泥地里忙碌,汗水浸湿了衬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佩。这位李县长,真的和他以前见过的所有领导都不一样。

这天下午,李承烽正在地头指导村民如何深耕土地,准备播种。

突然,一阵孩童的哭喊声传来。

“兰老师!兰老师!小石头掉进河沟里了!”

李承烽眉头一皱,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村小学方向,一群孩子慌乱地跑出来,簇拥着一个穿着朴素白衬衫的年轻女老师,正焦急地往村外的小河沟跑去。

那女老师身形纤弱,跑起来有些踉跄,脸上满是焦急。

正是高启兰。

“快!去看看!”

李承烽当机立断,也带着祁同伟和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跟了上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