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勤天:我有一个妹妹
十个勤天:我有一个妹妹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十个勤天:我有一个妹妹 > 第1章 屏幕里的麦田

第1章 屏幕里的麦田

加入书架
书名:
十个勤天:我有一个妹妹
作者:
开心不逗刘
本章字数:
351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北京的十二月,寒气像一层无形的玻璃罩,把城市紧紧扣住。北电宿舍楼里,林溪的台灯是这片寒冷里唯一固执亮着的星点。剪辑软件的界面占据了整个屏幕,时间轴上堆叠着密密麻麻的素材——都是她为期末纪录片作业《都市边缘人》拍摄的镜头:地铁口卖唱的盲人歌手、凌晨西点清扫街道的环卫工、蜷缩在24小时便利店角落赶论文的学生……画面沉重而压抑,充满了城市缝隙里的喘息。教授要求“展现生命的韧性”,可她剪了三天,只觉得屏幕里透出的都是疲惫和无力感,离那个“韧性”的核心,始终隔着一层冰冷的雾。

“小溪,还不睡?明天‘视听语言’要拉片分析呢!”室友打着哈欠从床上探出头,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

“快了快了,再磨一会儿。”林溪揉了揉干涩发胀的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滑动着鼠标滚轮。文档、文件夹、网页标签……屏幕的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烦躁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缠越紧。她需要一个出口,一点能刺破这沉重迷雾的真实气息,哪怕只是一瞬间。

鬼使神差地,她点开了一个被遗忘在浏览器角落的网页推送链接——《十个少年,190天,142亩地:<种地吧>,一场颠覆认知的青春实验》。标题带着夸张的噱头感,她本不抱希望,只当是找点“接地气”的参考素材。

画面加载出来,是俯瞰的航拍镜头。冬日萧瑟的杭州萧山,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荒芜田地,泥泞、水洼、枯黄的杂草根茎着,像大地上一块丑陋的伤疤。镜头急速下坠,定格在十个年轻的身影上。他们穿着统一的、沾满泥点的蓝色工装,深一脚浅一脚地陷在及膝的泥水里,正试图推动一台看起来庞大笨重、摇摇晃晃的收割机。冰冷的冬雨毫无怜悯地砸落,顺着他们的头发、脸颊、脖颈流淌,每个人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狼狈不堪。

旁白响起,平静地陈述着这近乎荒诞的任务:“……收割水稻142亩,是少年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经验为零,工具简陋,天气恶劣……”

林溪的鼠标停住了。她的专业素养让她下意识地分析镜头:构图是压抑的广角,强调了环境的残酷和人的渺小;色调是冰冷的灰蓝,强化了雨水的寒意和绝望感;手持拍摄的轻微晃动,传递着现场的不稳定和紧张。但她很快发现,技术层面的分析失效了。屏幕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原始的、粗粝的、几乎能闻到泥土腥味和水稻腐烂气息的真实感,猛烈地撞击着她的感官。那些少年脸上的表情——茫然、挫败、咬牙坚持、还有一丝被现实捶打后的懵懂——太真实了,真实到刺痛。

镜头切换到一个特写。一个清瘦挺拔的男生正站在泥水里,手里拿着一个被塑料袋简陋包裹着的笔记本和笔,雨水几乎要把纸页打透。他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角,眼镜片上全是水珠,但他毫不在意,正对着旁边几个同样狼狈的同伴快速地说着什么,手指在笔记本上点划。

“……根据刚才三垄的收割效率测算,平均每亩耗时约2小时47分钟,考虑到设备磨合和体力消耗,完成全部142亩,我们至少需要……”他的声音透过雨声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冷静和条理,与周围混乱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雨水顺着他冻得通红甚至有些发紫的手指流下,滴在泥泞的本子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旁白适时介绍:“赵一博,负责基建规划和数据统筹。”

林溪的呼吸猛地一窒。那张脸!被雨水冲刷着,沾着泥点,但眉眼间那份熟悉的轮廓,尤其是专注说话时微微蹙起的眉头,还有那带着点执拗劲儿的下颌线条……像一道闪电劈开迷雾,一个尘封在童年记忆深处的名字呼之欲出——一博哥?

她几乎是颤抖着手,一把抓起桌上的手机,甚至顾不上现在己经是深夜,首接拨通了母亲的视频通话。

“小溪?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屏幕里,母亲显然刚从睡梦中被惊醒,脸上带着担忧和困意。

“妈!妈!你快看!”林溪的声音因为急切而有些变调,她慌乱地把手机摄像头对准电脑屏幕,画面正好定格在赵一博擦着眼镜,试图看清本子上数据的瞬间,“这个人!这个叫赵一博的!是不是大姨家的那个一博哥哥?是不是?!”

母亲在屏幕那头眯起眼睛,努力聚焦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几秒钟的沉默,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长。突然,母亲的声音拔高了,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诧:“哎哟!我的天!可不是嘛!就是大姨家的一博啊!这孩子!你大姨前阵子打电话来,支支吾吾说他休学了,去参加一个什么种地的节目,我们当时还以为……以为他受什么打击了,或者被骗了!原来就是这个节目啊!天老爷,这……这怎么弄成这样了?淋着这么大的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