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山道上,泥泞得像是刚熬好的猪油粥。
陈锋一脚踩进泥里,出的时候带出一大团黑糊乎的泥土,连鞋底都差点甩飞出去。他骂了句娘,把脚往路边的树干上蹭了蹭,回头一看,魏大勇正蹲在旁边啃一块半生不熟的烤红薯。
“你倒是有胃口。”陈锋没好气地说。
“不吃点东西,等会儿腿软跑不动。”魏大勇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回嘴,“再说,这玩意儿比你昨天那块窝头强多了。”
陈锋懒得跟他斗嘴,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地图——这是刚才从指挥所偷偷摸出来的,上面还沾着几粒饭渣。也不知道是哪个炊事员吃饭时顺便把图铺桌上了。
“地图拿稳点,别掉了。”魏大勇提醒。
“掉不了。”陈锋把地图塞进怀里,拍了拍胸口,“这可是咱们最后的希望。”
他们现在的位置离临时指挥部不远,但周围全是鬼子的封锁线。白天根本没法走,只能趁着夜色和雨后混乱摸回来。
“你说李团长真能听你的?”魏大勇问。
“听不听的,总得试试。”陈锋笑了笑,“要是不试,咱们就真的成笼屉里的包子了。”
……
指挥部设在一间破庙里,门口站着两个战士,浑身湿透,手里紧紧攥着枪。
陈锋一进门,就听见李云龙在屋里吼:“妈的!谁让你们擅自调兵的?老子还没死呢!”
屋里几个干部缩着脖子,没人敢吱声。
赵刚坐在角落里,见陈锋进来,冲他点了点头。
“李团长。”陈锋开口,“我有点想法。”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继续抽着烟杆。
“我们现在被围得死死的,正面突围肯定不行。”陈锋摊开地图,“但他们布防虽然严密,也有弱点。”
“说。”李云龙吐出一口烟圈。
“你看这儿。”陈锋指着地图上的三处,“鬼子分成了三个方向合围,兵力分散。他们以为我们会集中突围,所以每个方向都布置了重火力。”
“然后呢?”李云龙皱眉。
“我们就偏不按他们的剧本走。”陈锋抬起头,“我们化整为零,分成小股部队,各自找路突围。”
屋子里一片哗然。
“你是疯了吧?”一个干部跳起来,“部队散了,怎么收拢?”
“靠信号。”陈锋不慌不忙,“我在每个方向都安排了人做记号,比如剥一块树皮、摆个石头阵,只要认准这些标记,就能找到集合点。”
“你是说……”赵刚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像打游击那样?”
“对。”陈锋点头,“我们本来就是游击队出身,干嘛非得跟他们拼火力?”
李云龙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走到地图前,盯着那几个点看了半天。
“你是说,每个队最多十几个人,分开走?”他问。
“对。”陈锋答。
“万一有人被抓了怎么办?”
“那就说明他们运气不好。”陈锋语气平静,“但总比全军覆没强。”
李云龙又看了他一会儿,忽然笑了。
“你小子,胆子不小啊。”
“这不是为了活命嘛。”陈锋也笑。
魏大勇站在门外,听到里面的话,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
……
“可问题是,”赵刚插话,“你怎么确定大家都能找到集合点?万一有人迷路了呢?”
“这个我也想过。”陈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整理的骨干名单,每支小队都有熟悉地形的人带队。而且我会提前派人去各个集结点布置联络人。”
他说着,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几页,“你看,张二柱熟悉北边那片林子,王老七知道西边的暗河怎么过,还有李西狗子……”
“等等!”李云龙打断他,“你连李西狗子都记得?”
“当然。”陈锋耸肩,“他在苍云岭那次救过你一命。”
李云龙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行,你小子,肚子里还真有货。”
赵刚看着那张名单,忽然问:“你为什么把‘王喜奎’写在最前面?”
屋里安静下来。
王喜奎是炊事班长,也是陈锋刚来独立团时的老上级。他牺牲己经有一段时间了。
陈锋顿了顿,轻声道:“他是我第一个师傅。”
李云龙没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看那名字,神色复杂。
“好了。”他突然站起身,“就这么定了。今晚就开始行动。”
众人纷纷起身,准备传达命令。
“等等。”陈锋叫住李云龙,“还有一个事。”
“啥事?”
“得派人送封信出去。”
“给谁?”
“团部。”陈锋指了指地图,“让他们知道这边的情况。”
“派谁去?”
“我己经安排了两个人。”陈锋说,“他们带着伤员一起走,应该能混过去。”
李云龙点点头:“行。”
外面风更大了,吹得庙门嘎吱作响。
陈锋站在门口,望着远处的山林,心里却有些不安。
“你在想啥?”魏大勇问。
“那个电台。”陈锋低声说,“小鬼子用的是新型设备,我以前没见过。”
“这很重要?”
“也许。”陈锋摸了摸腰间的短刀,“如果他们真的换了装备,咱们的情报系统就得重新调整。”
魏大勇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风更大了,吹得衣服猎猎作响。
陈锋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集合点。
突围计划己经启动,接下来,就看运气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