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沈乐语故意不服药,不出所料地,在长公主举办赏花宴的当天,沈乐语的脸颊上依旧有些许红疹。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沈乐语不禁和明月叹息着说道:“唉,真是太可惜了!我原本还期待能与主母,以及姐妹们一起尽情享受这场赏花盛宴呢,但现在这个样子……”
想要成功地欺骗别人,首先就必须先能够骗过自己。
此时此刻,身处这个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的陌生朝代之中,沈乐语心中充满了警惕和戒备。
沈乐语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绝不能轻易地相信任何人,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危险与困境之中。
所以,沈乐语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保护自己,并努力寻找出路。在这个陌生的朝代,沈乐语孤独地前行着。
尽管无法亲自前往赏花宴现场,但沈乐语并没有错过其中的精彩瞬间。
清风知道沈乐语因不能出席赏花宴苦闷不己,于是从别处为她打探消息,然后回静心堂向她详细描述着赏花宴的一切,让沈乐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传闻,长公主赏花宴当天可谓是热闹非凡。那场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花园被布置得美轮美奂,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幽香。
众多世家子弟,大家闺秀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纷至沓来。他们或谈笑风生,或欣赏美景,或品尝美食佳酿,好不惬意。
而那身份尊贵的长公主更是盛装出席,她的美丽与高贵气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更是成为全场焦点。
而京中贵女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将军府的独生女崔思敏小姐。
在才艺表演环节时,崔思敏一袭月白色的衣裳,漫步于花丛之间,宛如仙子下凡一般。她轻轻抚摸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并轻声吟诵道: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崔思敏的这西句诗犹如天籁之音,回荡在整个花园之中,在场之人无不为之震撼。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对才华横溢的崔思敏赞不绝口。
此时此刻,崔思敏己然被誉为大沥第一才女,众多文人墨客更是迫不及待地将这首诗誊抄下来,以便日后仔细品味鉴赏。
然而,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崔思敏那惊世骇俗的诗作之时,京兆尹家的嫡女林洛水却毫不示弱地上场了。
只见林洛水亭亭玉立站在舞台中央,如同那天边的皎皎明月,她自信满满地吟诵出另一首千古绝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一出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众人惊愕万分,不禁感叹,今日这场赏花宴可谓是卧虎藏龙,先是有崔才女惊艳全场,紧接着又是林才女技压群雄,而且这两首诗简首就是神来之笔,一首比一首精彩绝伦!
如今,京城内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馆酒楼,大家都对崔思敏和林洛水两位才女津津乐道,并称她们二人为"京城双姝" ,一时之间传为佳话美谈。
听完清风的讲述,沈乐语瞠目结舌,心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竟然是刘禹锡的《赏牡丹》和李白的《清平调》!”
沈乐语不禁暗自思忖,这看似一场普通的赏花宴,居然有两位穿越而来的同乡竟同时大显身手,大放光彩!
如今穿越变得如此轻而易举了吗?
更让沈乐语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两位穿越者竟在大长公主的赏花宴上针锋相对,甚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古诗背诵 PK !
原本想象中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人场景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却是这剑拔弩张的局面。
沈乐语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自己是否应该与这两位老乡相认呢?
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沈乐语意识到自己对当前所处的朝代尚知之甚少。
两位穿越者的性格和行为处事沈乐语还不知晓,不知道他们对待自己是何态度,自己行事还需谨慎小心才行。
于是沈乐语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先观察局势发展再做打算,万一他们想做这朝代唯一的穿越者,恐怕会对自己不利。
更何况,相识之事不必操之过急,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总会有合适的时机到来。
明月暗自思忖着小姐为何闷闷不乐,思来想去觉得,小姐定然是因为未能目睹此番盛景而心情低落。
于是绞尽脑汁想要宽慰一番,忍不住搞怪道:“只可惜我家小姐身子抱恙,无缘此次长公主举办的赏花盛宴,否则以小姐的才情,必定能与那崔小姐、林小姐一同被誉为京城三杰!”
沈乐语看明月在努力逗趣,知道明月是在故意逗自己开心,但心中仍然不免慨叹。
难为明月如此用心良苦,自己又怎会不知?然而对于自身实力,沈乐语还是有着清晰认知的。
沈乐语深知自己绝不可能像某些人那样,通过剽窃古人诗作来炫耀自己文采,这种与小偷一样的行径,她不屑去做。
曾经,在看各种穿越类型的小说的时,沈乐语就己经对那种明目张胆抄袭他人作品的恶劣行径十分反感了,并从心底里感到鄙夷。
毕竟这些都是他人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属于人家的知识产权。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唐朝这些历史朝代,便可毫无顾忌地盗用诗仙李白等人所作的那些古诗。
这种行为和小偷又有何区别,实在不可取。
诚然,通过这种方式或许能够让穿越者声名远扬,从而得到皇室的赏识,并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但终究并非正道。
要知道,不是靠自身努力得来的东西始终不可能真正的属于自己。
更何况像李白那样的大诗人之所以能流芳百世,靠的难道只是几首诗作而己吗?沈乐语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他们那宽广的胸襟与宏大的格局。
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就算剽窃再多首诗也无济于事,迟早有一天会翻车收场!
毕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