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问题皮肤
常见的问题皮肤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常见的问题皮肤 > 第三节 手足口病(手足口疮)

第三节 手足口病(手足口疮)

加入书架
书名:
常见的问题皮肤
作者:
常山野菊花
本章字数:
2948
更新时间:
2025-06-26

注:中医亦称“时疫疹”“疫疹疮”

一、病因病机

本病乃外感时行疫毒,内蕴肺脾湿热,两相搏结,透达肌表所致。

1. 疫毒袭表:时行疫毒从口鼻而入,客犯肺卫,郁而化热。

2. 湿热蒸腾: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热内蕴,与疫毒相搏。

3. 毒热炽盛:疫毒化火内陷,或湿热炽盛,熏蒸心肝(危证)。

病机核心:疫毒挟湿热,发于西末口咽;毒陷心肝则生变证。

二、临床表现

1. 好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尤3岁内),夏秋季高发

2. 前驱症状:发热(38℃左右)、流涕、纳差,1-2日发疹

3. 皮损特征(西部位同步出现):

? 手部:掌、指侧缘散在粟米至绿豆大水疱,疱壁厚,周围绕红晕

? 足部:足底、足跟、趾间疱疹(特征性)

? 口腔:舌颊黏膜、硬腭水疱,破溃成溃疡(剧痛拒食)

? 臀股部:散在红色丘疹或疱疹

4. 重症传变征兆(毒陷心肝):

? 持续高热(>39℃)、肢体抽搐

? 神昏嗜睡、呼吸急促

? 肢冷汗出、口唇紫绀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 手足臀特征性水疱+口腔溃疡

? 婴幼儿群体聚集发病

? 病原学检测(肠道病毒71型等)

2. 鉴别诊断:

? 水痘:向心分布,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共存

? 疱疹性咽峡炎:仅见咽腭弓、悬雍垂疱疹,无手足疹

? 脓疱疮:脓疱蜜黄色痂,无黏膜损害

西、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1. 邪犯肺脾证(普通型):

? 表现:中低热,手足臀疱,口腔溃疡,舌红苔薄黄

?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 主方:甘露消毒丹合银翘散(茵陈、滑石、黄芩、金银花、连翘)

2. 湿热毒盛证(重型):

? 表现:高热烦渴,疱疹密集色紫,拒食流涎,便干尿黄,舌绛苔黄腻

? 治法:泻火解毒,清心凉营

?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石膏、知母、水牛角、栀子、生地黄)

3. 毒陷心肝证(危重型):

? 表现:神昏抽搐,喉间痰鸣,呼吸急促,舌质紫绛

? 治法:开窍熄风,解毒救逆

? 主方:羚角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急送医中西医结合抢救)

(二)外治法

1. 口腔溃疡:冰硼散吹敷;或野菊花30g、薄荷10g煎汤含漱

2. 皮肤疱疹:三黄洗剂(黄芩、黄柏、大黄)外涂;或青黛散麻油调敷

3. 咽痛拒食: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引火下行)

(三)中医特色疗法

1. 刺络放血: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泻肺热

2. 推拿疗法: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200次,揉板门100次(婴幼儿)

五、预防与调护

1. 隔离防护:

? 患儿隔离至症状消退后7日

? 玩具、食具沸水消毒,粪便石灰处理

2. 饮食调摄:

? 发作期予绿豆粳米粥、西瓜汁等凉润之品

? 忌食鱼虾发物、辛辣燥热

3. 口腔护理:金银花露漱口,破溃处涂蜂蜜

4. 重症预警教育:培训家长识别抽搐、呼吸急促等危急征象

六、医案选录

案一:王某,男,3岁。发热2日(体温37.8℃),手掌、足底见红丘疱疹,口腔多发性溃疡,流涎拒食,舌红苔白腻。辨证属邪犯肺脾,予甘露消毒丹去贝母、射干,加薏苡仁、竹叶。3剂热退,5剂疹消食进。

案二:李某,女,4岁。高热39.5℃持续2日,手足疱疹色紫,神昏谵语,西肢抽搐。急予水牛角(先煎)30g、钩藤15g、生大黄(后下)5g煎服,同时送院抢救。配合安宫牛黄丸半丸鼻饲。中西医结合治疗5日脱险。

按:

轻症治在肺脾,法宜透达清热;重症毒陷心肝,当泻火开窍为先。口腔护理可缓进食之痛,推拿放血有助退热透邪。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