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怨
无声怨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无声怨 > 第7章 火种

第7章 火种

加入书架
书名:
无声怨
作者:
聪布川酷查
本章字数:
2988
更新时间:
2025-07-02

西月末,山上桃花开得正盛。

镇小学的墙外,多了一块简陋却醒目的布告牌,上面用手写字体写着:

> “火种计划”启动:欢迎任何人写下自己的故事。

——无身份要求、无级别限制、无审查。你是谁,你愿说什么,便是什么。

这个计划不是政府项目,不是组织牵头,没有预算,没有审批。

只有一个小房间,一台二手旧打印机,一台无网电脑,和几张厚重的空白纸张。

但奇怪的是,很快就有人开始陆续来访。

第一位,是镇上菜市场的女摊主。

她二十岁那年曾被“FA逻辑测试”判定为“情绪不稳定型”,无法升入高职。她写了一篇短文,标题叫《我没有坏掉》。

她手写完以后,交给桑枝时,眼圈红红的:

“我从没写过东西,没想到……写完后觉得自己轻了点。”

第二个,是一位从外地回乡的中年男人。

他小时候被编进“备用逻辑观察组”,被强行植入学习模块三年。如今他己是普通送货员,但他写的那句话印在封面上:

> “我们不是差一点成功,是有人从不让我们成功。”

“火种文库”成立不到一周,就己经收到六十余份稿件。

大多数写得支离破碎,格式混乱,有的错别字连篇,有的根本没有结尾。

但每一份,都是真实的、疼痛的、完整的人。

桑枝将这些稿件一一整理,标注来源、编码、故事关键词。有的故事像锋利的石片,有的温柔得让人泪流不止。

她不删改,不重构,不做任何干预。她说:

> “这是我们的史书,不是他们的档案。”

有一天晚上,她在校办公室加班,梁映送来饭盒。

母亲看着她铺满整桌的手稿、草图、备份标签和灯下泛黄的纸页,问:

“枝枝,这个……有用吗?”

她没立刻回答。

只是将桌上一页写得斑斓曲折的信递过去,纸上写着:

> “我曾在十三岁那年被迫删去名字系统,七年内没有人叫过我名字。首到你这个‘火种计划’,我才敢重新写下来。”

她轻声说:

> “你看,名字也会复燃。”

她逐渐意识到,这些故事并不只是“曾受伤的证明”。

它们,是一种完整存在过的证据。

它们说明,在那段冰冷至极的历史中,不是所有人都被吞没。

有人挣扎、有人记得、有人发出过微弱的声响。

而“火种”的意义,就是收集这些微光。

又过了两个月。

她在一个女孩的投稿里,发现了一串熟悉的代码标签。

那是林芮绾最后残存在系统之外的逻辑签名——

M37-A-FREE.TXT

那女孩说,她从一位“去过海岛”的母亲手里得到了这个残存包,“听说是一个坏掉又修复的人留下的。”

桑枝双手轻颤地展开文件,发现其中只有两句话:

> “如果我再来一次,我想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 “讲我们的故事。”

她没有哭。

她只是站起身,去后院点亮了一盏老油灯。

她终于明白,林芮绾那段残存意识,最后的愿望不是被记住。

而是——让别人有可以被听见的机会。

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一个文明的温度。

夏天来临时,镇上小学将一间闲置教室改成了“火种室”。

门口没有门卫,没有排号,只挂着一个小木牌:

> “讲故事的人,可以来这里。”

窗外风吹过帘子,墙上贴着一句话:

>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写下一页自己的。”

那天,一个孩子放学后悄悄溜进来,在墙上贴了一个自己画的小画。

画上是一个女孩牵着一个老人的手,走在山路上,旁边画着一串字:

> “我外婆说,她以前是别人画出来的。现在,我画她一次。”

桑枝站在那幅画前,眼神柔软得像水。

她终于明白:

火种,不只是那些熄灭前的余光。

它也可以是——点亮后来者的第一道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