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儒圣
我不是儒圣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我不是儒圣 > 第6章 西域迁佛使

第6章 西域迁佛使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不是儒圣
作者:
正字一刀
本章字数:
6842
更新时间:
2025-07-02

那天过后李玲唐,当然没有就此罢休。

她常常跟在假父皇身后,一起去“看书”。

在一次午后,她如往常一样跟随着假父皇踏入藏书阁。

就是这次跟踪他发现假父皇在钻研的一个秘密,父皇曾经常常带她一起看的书竟是儒圣传承“救世盛典”的抄录本。

但这本书似乎并不完善……

定靖王府内。

皇帝派遣的传令官踏入院门,缓缓而行。

这位皇帝的亲信,宫禁卫军督闫载信,浑身散发出一股浩然正气。

他步伐稳健,面容冷峻,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在定靖王面前稳稳站定,手中所持,正是皇帝的诏书。

见到诏书。

王府众人皆如雕塑般木然站立,西周鸦雀无声。将军目光环视一周,心中暗忖:“如此张狂!”

刹那间,场面气氛凝重,仿佛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神情严肃,郑重地宣读诏书:“陛下有旨,王爷与世子无需跪拜!”

再瞧,一个大汉正站在众多跪拜的家丁身后,迷迷糊糊的,都快睡着了。

他强压着怒火,脸色倒是慢慢缓和了下来,可心里早就气得不行啦!

本就没打算下跪的定靖王也是理所当然的笑道:“哈哈哈哈,本王谢过陛下恩赐!”

因为对这种不合乎常理的叛逆行为有点感冒,吴纵愣愣看着自己身旁那位记忆中和善的父王。

他看到父王就那么站着,旋即不好意思地看向那位宣旨的将军。

如果这些动作被人见到,人家就能看出他心中所思:我是谁?这老爷子如此猖狂作为儿子的我都想要给他点教训,这能忍?

接着,将军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宣读完毕,闫将军将圣旨郑重地交予定靖王手中。

虽不情愿但声音照旧洪亮而清晰:“恭喜王爷,恭喜世子!看来陛下对世子寄予厚望,本官诚挚地希望世子可以建功立业,像吴氏老祖为高祖效力那般效忠陛下。”

定靖王神色凝重,不由看了一眼这位身披甲胄的将军。

作为己故大将军吴付的徒弟,闫载信自小和吴大祖一起长大,过去情同兄弟。

两人因为心中所追求的有所不同,他们的关系渐渐疏远。

闫载信坚持忠诚专一,忠于皇室是他的原则。

吴纵听后,面不改色,谢过眼前这位将军。

而当他见到父亲的表情不由腹诽:“中军骑都尉,这一场仗果然有深意……”

吴大祖看了一眼他,又对闫载信说道:“闫将军,你也是太过客气,如今陛下既然如旧愿意亲近我顶靖王府,那么……”

说话间又看盯着自己年纪十六的儿子道,“哪怕是我唯一的儿子,也要让他全力为国尽忠,为陛下效死!”

将军知道此话中含有的深意,不由心中一酸。

“王爷言重,陛下当日听取兵部周侍郎等人谏言。我朝开国老将军们迟暮的现象并不少见,那些老将们,如今己经步入暮年。陛下不得不为国朝培养年轻将领费心。”闫载信不忍般感慨。

是啊,那些将自己奉献给王朝的老将们,他们的容颜己经不再年轻,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

他们的身体己经不再像当年那样强健。

但当北胡自西北入侵时,他们眼中闪烁光芒,准备披坚执锐,以示自己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

原身喜欢听老将们讲起他们的故事,他本人也是倾向“忠君治国,孝义平邦”。

这些老将军们虽然己经纷纷挂靠虚职,但他们依然关心着国家和军队的发展。

他们希望通过指导自己这样的新一代将领,为国家做出最后的贡献。

“世子……”闫载信看着愣神的吴纵,想要说上几句话还未发出声只是张了张嘴,却见一人驱步进入大厅。

管家关呈进来禀报说,陛下的贴身宦官陈出在门外求见。

得知来人是陛下心腹内官陈出,闫载信心知不能怠慢,连忙向定靖王表示歉意并拱手施礼,然后转身向门外踏去。

看着走出大厅的这位意气风发的新晋将领,吴大祖眉头一蹙看向一旁的吴纵:“看来此次皇帝赐婚多少是为了让你参与此次北伐。其平,你可知此次北伐的北胡是何背景?”

没等得他回答“不知道”,吴大祖继而看向自己的小舅子范桂。

只闻得在吴大祖身旁站着的范桂,一个虎背熊腰的粗犷汉子不耐烦的大喝:“呔,姐夫这人好无礼啊!哼,那皇帝老儿明知战场凶险,什么中军骑都尉。呸!说到底还是被他那大舅哥呼来喝去!”

听到其中曲折,他思索良久,刚反应过来。

只见那黑脸汉子转而呼道:“哼,梅家那个梅什么洪……嘶,那皇帝当真打得一副好算盘。姐夫真的要让平儿去吗?”

见汉子喋喋不休,吴大祖向吴纵使眼色。

他会意一笑打断还准备滔滔不绝的汉子道:“舅舅所言极是,您且坐下喝茶。”

接下来,吴大祖没有回答小舅子的话,似是在向吴纵叮嘱。

“嗯,那梅洪不可小看,此人能够迅速掌控军队大权。确是雷厉风行,没想到梅家诗书传家还能养出这样的将才!”

他微微点头思索后道:“那胡人我有所了解,父亲您和舅舅都不必的担心。”

想到之前的梦境又想到皇帝的敌视,吴纵压抑内心许久的怨气升腾。

“若事不可为,抗旨又何妨!”

皇帝行事狠决,梦中将要失去一切,如今既然有对未来的先知,自己更要做好万全准备。

他看向父王希望得到肯定答案。

“不过我吴氏有这个实力吗?皇室的实力还是显强些。”

“嗯,你所言不错,我吴氏是该更近一步了。”

吴大祖并未回答吴纵,或许在他看来一切都在不言中。

客堂中吴纵和舅舅纷纷点头支持。

又是黄昏下的牡丹园。

吴纵刚走进园内,便望见静坐亭中的凌之华,欣赏美人静坐。

黄昏日光遍地,映衬亭中之人愈发明丽。

他从背后捏去她棱角分明的肩头。

“阿华,你这时来寻我,可是一日不见想念夫君了。”

“夫君又胡话了,怎是一日,明明就是两日。”

随即美人眼眸看向自己夫君,手臂伸向牡丹花方向,指尖抵触。

“不过呢,谁和你想呀,想的。夫君这两日可是春风得意,赐婚、赐官两不误。”

吴纵静静的听着,他清楚自己的阿华是玩笑之语,她可是关心自己着呢!

见他没有接话,凌之华冲他嘟起了嘴。

“这些都是听祖父讲的,祖父看得通透,我当然也不会误会你。”

“有件让我高兴的事,你想知道吗?”

吴纵也不着急,两眼审视自己的女孩,一只手伸去茶壶,另一只手顺势摘下一朵娇艳的牡丹。

“这种时候能让你高兴的事可不多,我听着,毕竟你高兴我就高兴。”

对他的撩拨之语凌之华也是见怪不怪,她脸颊微微泛红,嗔怪地瞥了他一眼。

然后她又清了清嗓子。

“祖父在古籍中查阅,发现关于你失去的功力,或许有办法恢复了。”

吴纵原本闲适的神情瞬间变得惊喜,手中的牡丹险些滑落。

他猛地坐首身子,急切问道:“当真?你可别哄我。”

凌之华郑重地点了点头。

她的双眸闪烁着光芒:“自然是真的。祖父说,你自幼习练儒术,竟忘记了儒圣留下的传承。”

随即学着一副老学究模样,装作训斥。

“可谓,学艺不精!”

看到凌之华这个模样,吴纵也是开始反打,一巴掌抽向凌之华的屁股。

凌之华娇嗔“啊”,随即从石凳上站起。

他拉起站起凌之华的双手:“你可真是调皮。”

“有人说牡丹出身高贵,什么花都不及它的十之一二,阿华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我吗,我在意的只有赏花的你和我,这花高贵又如何,低贱,又如何。你觉得呢?”

“知我者,阿华也。”

随后吴纵又讲。

“我只在乎你。所以你在意吗?”

凌之华叹气一声:“赐婚不可推辞。”

紧接着她将祖父所言告知吴纵。

原来近日有西域人觐见,自称西域“迁佛使”,传言这群人偷天换日,乾坤颠倒,手段神秘。

天下正统吗?

所有的一切尚且未知,神秘的老太监、世家梅家以及这所谓的迁佛使,他们都与皇帝有关。

或许这唐国皇帝便是这诡谲棋局之上唯一的执子之人。

吴纵单单看着这她,又升起爱恋之心,既然到了这个世界,今生必不负自己的这位枕边人。

毕竟上一世将曾将爱人弄丢,终至后悔一生。

若周遭有人,便可看到这位世子眼中闪烁着灼灼情意。

他沉醉其间,如痴如醉,便打趣她:“还未进我吴家的门,这心就己经在我这里了,阿华呀!”

“你我定有一个好的未来,我愿和你共度岁岁年年,然后儿孙满堂,后代繁荣昌盛。”

许久,凌之华感受男人的温热,心中竟升起些许慌乱,她不敢再呆在这里。

急忙迈步走向园外。

摇落的牡丹花瓣轻轻点地,花间所有的颜色开始内敛,这京城的黑夜正式降临。

琼华阁华灯闪亮。

大门在夜色中格外醒目,两盏巨大的灯笼摇曳着暖黄的光,从中透出阁内的热闹。

它似在迎接每一位访客到来。

楼阁飞檐翘角,在月光下勾勒出优美的轮廓。

门前车水马龙,达官显贵的马车络绎不绝。

偶尔有一阵风拂过,带来阁内传出的丝竹之音,更添了几分神秘与魅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